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波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核
  • 3篇肺结核
  • 2篇毒性肝炎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肝炎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检测
  • 1篇血浆
  • 1篇血浆游离氨基...
  • 1篇衣原体
  • 1篇乙型
  • 1篇乙型病毒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乙型肝炎

机构

  • 6篇攀枝花市第四...

作者

  • 6篇张波
  • 5篇张伟
  • 1篇何庆周
  • 1篇李玉龙
  • 1篇路钧
  • 1篇刘艺
  • 1篇成霞
  • 1篇陈金荣
  • 1篇张耀

传媒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包头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芪苓益气片治疗HIV感染者64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芪苓益气片治疗HIV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HIV感染者64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随访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以及血CD4+T淋巴细胞,比较用药前后各阶段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升高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方面,自身比较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苓益气片对HIV感染者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路钧李玉龙段炬萍何庆周刘艺董先惠张耀张波陈金荣杨应树成霞
关键词:HIV感染者疗效
血浆游离氨基酸及热休克蛋白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浆游离氨基酸及热休克蛋白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9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浆游离氨基酸及热休克蛋白含量,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分期与严重程度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及热休克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浆缬氨酸、亮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进展期患者血浆缬氨酸、亮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含量低于好转期、稳定期患者(P<0.05)。观察组中重症患者血浆缬氨酸、亮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含量低于轻症患者(P<0.05)。观察组血浆热休克蛋白60、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蛋白90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进展期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60、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蛋白90含量高于好转期和稳定期患者(P<0.05)。观察组中重症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60、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蛋白90含量高于轻症患者(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及热休克蛋白呈现异常表达,在肺结核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陶朝荣曹帮英张波张伟
关键词:游离氨基酸热休克蛋白
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HRZE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抗结核期间予以齐墩果酸片进行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抗结核期间予以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保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 L)〕、抗结核治疗效果(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痰菌转阴)、临床症状(发热、咳嗽、盗汗)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TBi 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i 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空洞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率及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盗汗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肝功能及抗结核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张波李光树张伟
关键词:乙型肝炎肺结核硫普罗宁
加替沙星治疗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治疗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加替沙星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94.7%,淋球菌清除率分别为100.0%、97.4%,沙眼衣原体清除率分别为86.7%、85.7%,解脲支原体清除率分别为95.5%、91.3%,两组间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2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伟张波
关键词: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加替沙星
为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在实施常规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的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探讨为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在实施常规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期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75)和利奈唑胺组(n=75)。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结核化疗。在此基础上,为利奈唑胺组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的评分。结果:治疗后,利奈唑胺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其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及治疗后12个月的SF-36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末梢神经炎的发生率、蛋白尿的发生率、血液系统反应的发生率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为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在实施常规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陶朝荣曹帮英张波张伟
关键词:耐药性肺结核抗结核化疗利奈唑胺
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乏力、恶心、腹胀及纳差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还原性谷胱甘肽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效果显著。
张波张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还原性谷胱甘肽肝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