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春晓

作品数:27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宜宾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显像
  • 5篇化学发光
  • 5篇骨转移
  • 4篇转移癌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4篇骨转移癌
  • 3篇多发
  • 3篇血清
  • 3篇肿瘤
  • 3篇分析仪
  • 3篇SR
  • 2篇多发骨转移
  • 2篇多发骨转移癌
  • 2篇型胶原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透明质酸
  • 2篇前胶原
  • 2篇转移瘤

机构

  • 26篇宜宾市第二人...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宜宾市第一人...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达县人民医院
  • 1篇攀钢集团总医...
  • 1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宜宾市中心血...

作者

  • 26篇曹春晓
  • 18篇杨琦
  • 10篇尹红
  • 7篇汪建强
  • 4篇陈钰
  • 2篇单鸣
  • 2篇黄忠团
  • 2篇李文全
  • 2篇周凡
  • 2篇廖杰
  • 1篇倪剑
  • 1篇匡安仁
  • 1篇张其兰
  • 1篇易永忠
  • 1篇李林
  • 1篇张锡英
  • 1篇刘绍模
  • 1篇邓候富
  • 1篇雷开键
  • 1篇马丽莉

传媒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四川省卫生管...
  • 2篇西部医学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式影像^(18)F-FDG符合显影、^(99m) Tc-MDP骨显影及MRI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影像^(18)F-FDG符合显影、^(99m) Tc-MDP骨显影及MRI在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拟诊恶性肿瘤或肿瘤术后复发患者72例行常规^(99m) Tc-MDP全身骨显像,同期(2周内)行^(18)F-FDG符合显影和MRI。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或两种以上影像技术(MRI、CT等)结果或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为最终结果,比较^(18)FFDG符合显影、^(99m) Tc-MDP骨显像与MRI的诊断结果,每两种方法间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自结果。结果 72例患者中56人有脊柱转移,共探测到120个椎体转移,^(18)F-FDG符合显像探测脊柱转移瘤灵敏度为87.5%(49/56),特异性为81.3%(13/16)和准确性为86.1%(62/72);^(99m) Tc-MDP骨显像分别为85.7%(48/56),75.0%(12/16)和83.3%(60/72);MRI分别为94.6%(53/56);87.5%(14/16)和93.1%(67/72)。三种方法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种方法在120个转移瘤椎体的检出率分别是86.7%(104/120)、70.0%(84/120)和93.3%(112/120),^(99m) Tc-MDP骨显像与^(18)FFDG符合显像和MRI诊断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18)F-FDG符合显像和MR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 Tc-MDP骨显像一次成像便于整体评价全身骨病变,在肿瘤脊柱转移的筛查中仍是首选方法,^(18)FFDG符合显影与MRI起鉴别诊断和重要补充的作用,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汪建强曹春晓杨琦周凡廖杰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磁共振成像MDP
中老年2型糖尿病C肽变化的临床研究
2006年
目的: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胰岛C肽变化。方法:对2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测定,按不同年龄及病程分组。结果<60岁(非老年组)与≥60岁(老年组)单一空腹C肽水平有差异,而病程≥10年较病程<10年的,无论空腹或餐后2小时C肽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逐渐衰退。
蒋成霞曹春晓张其兰雷开键詹云华燕夏立强单鸣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年老年C肽细胞功能
降低雅培AXSYM运行成本的几种方法被引量:1
2007年
杨琦曹春晓尹红
关键词:AXSYM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仪肿瘤标志物
易善复联合苦参素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易善复与苦参素联合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毒性肝炎乙型合并肝纤维化患者8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易善复加苦参素,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易善复与苦参素联用可以明显改善乙肝肝纤维化,并且对乙肝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李文全范修平曹春晓
关键词:肝纤维化易善复苦参素复方丹参
甲亢Craves病伴多系统疾病误诊1例
2003年
曹春晓杨琦
关键词:甲亢CRAVES病误诊甲状腺机能亢进副作用
雅培AxSYM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全程质量控制解决方案
2011年
目的探讨美国雅培AxSYM化学发光分析仪全程质量控制解决方案。方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15189)》管理规程以及在日常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提出做好雅培AxSYM化学发光分析仪全程质量控制所采用解决方案和手段。结果美国雅培AxSYM化学发光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同所有的医学检验一样,免疫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其影响因素来自于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三个主要过程。只有监测控制这三个过程中各环节的误差,才能保证最后检验结果的质量。结论做好美国雅培AxSYM化学发光分析仪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其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制定相关的检测质量控制解决方案显得十分必要。
曹春晓龚智仁杨琦尹红
^(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痛临床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观察博宁、1 53Sm -EDTMP治疗骨转移痛的止痛疗效。方法 :博宁组 2 9例 ,采用博宁 30mg静滴 ,每 2周 1次 ,首次剂量加倍 ,总剂量 30 0mg。1 53Sm -EDTMP组 19例 ,停止放疗或化疗 2周 ,1 53Sm -EDTMP一次静注 ,重复注射间隔 4周。结果 :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计为有效。博宁组有效率为 79.2 % ,1 53Sm -EDTMP组有效率为 84 .2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博宁与1 53Sm -EDTMP临床毒副作用小 ,患者均可耐受 ,控制骨转移癌痛疗效确切 ,能够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曹春晓魏彪
关键词:153SM-EDTMP骨转移癌痛
治疗剂量^(153)Sm-EDTMP骨显像效果评价及临床应用
2007年
目的:量化评价治疗剂量153Sm-EDTMP骨显像的效果并探讨其显像条件和临床应用范围。方法:肿瘤骨转移患者52例,99Tcm-MDP骨显像后3d~12d内首次接受153Sm-EDTMP内放射治疗并行153Sm-EDTMP骨显像,将两种骨显像效果进行目测比较,以感兴趣区(ROI)技术分别测得两种显像的M/N比值并将其对数值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剂量153Sm-EDTMP骨显像M/N比值为2.63,高于99Tcm-MDP骨显像M/N比值2.16。治疗剂量153Sm-EDTMP骨显像效果优于99Tcm-MDP。结论:在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瘤时注射后可直接进行显像观察骨转移病情变化,节省部分骨显像剂99Tcm-MDP的使用。
陈钰曹春晓汪建强罗远文
关键词:SPECT骨显像
^(89)Sr及联合局部放疗治疗多发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锶^(89)Sr及^(89)Sr联合外放疗治疗肿瘤晚期多发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恶性肿瘤多发骨转移癌患者分为两组,^(89)Sr治疗组(单纯组)53例和^(89)Sr+外放疗联合治疗组(联合组)53例,每例患者^(89)Sr静脉注射剂量均为4mci,放疗采用6MV直线加速器外照射给予30Gy-60 Gy/2周-4周。结果:单纯组镇痛缓解率83.01%,联合组镇痛缓解率90.56%;骨病灶好转率单纯组75.48%,联合组86.8%,生活质量得到相应改善。结论:^(89)Sr对肿瘤全身多发骨转移癌具有较好的缓解疼痛作用,而联合放疗可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汪建强曹春晓陈钰尹红杨琦曾国丽
关键词:^89SR放疗
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胃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 (TBA)在胃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法检测 65例胃癌病人、48例胃溃疡病人、3 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和 85例正常健康人群血清TBA。结果 :胃癌、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正常健康人群血清TBA高于正常参考范围的阳性率分别为 40 3 %、12 5 %、11 1%和 3 5 % ;胃癌病人血清TBA阳性率显著高于胃溃疡病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和正常健康人群 ;而胃溃疡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与正常健康人群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清TBA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联 ,可作为疾病良恶性的参考指标。
揭荣刚曹春晓刘绍模
关键词:总胆汁酸胃癌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