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祥林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旅游
  • 1篇兴亡
  • 1篇休闲
  • 1篇休闲文化
  • 1篇遗址
  • 1篇印刷术
  • 1篇元祐
  • 1篇掌门人
  • 1篇山河
  • 1篇盛世
  • 1篇盛衰
  • 1篇市井
  • 1篇水印木刻
  • 1篇太庙
  • 1篇套色
  • 1篇套色印刷
  • 1篇铜器
  • 1篇青铜
  • 1篇青铜器
  • 1篇全家

机构

  • 7篇杭州古都文化...

作者

  • 7篇朱祥林

传媒

  • 3篇杭州文博
  • 1篇杭州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半闲坐论宋平章
2006年
古都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浓缩了人世兴亡,观洛阳园林之盛衰而知天下兴亡是也。虽然,园林盛未必天下兴。秦建阿房,隋兴东都,宋造艮岳,皆穷极壮丽而亡不旋踵,即可为证。临安虽称行在,而政令所出,实是一朝古都。人口百万,文明昌盛,领先于当时之世,不逊汉唐。其间得失、成败、兴衰之迹,皆足以深思而为后世鉴,算得上是一笔难得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现代旅游的宝贵资源。所幸是湖山依旧,坊巷格局尚存,穿起历史的碎片,让人实地感受古都兴亡之迹,当日工人休闲文化更深层次的发展。
朱祥林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古都文化现代旅游休闲文化兴亡盛衰
有关■公盨的几点看法
2006年
2002年10月21日,《北京晚报》刊登记者丁肇文先生所作的考古学术研究动态报道——青铜器■公盨首展。据报道,这件■公盨是当年春天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当时盨盖已失,只存器身,且大半为土锈所掩。显露部分的铭文,文辞古奥,难以释读,给人以无头无尾的感觉。由于器上有近百字的铭文,该博物馆专家意识到其中可能蕴含着重大的价值.
凌知易朱祥林
关键词:博物馆铭文青铜器
市井大隐李笠翁
2007年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此联为李渔晚年从南京移居杭州云居山东麓'层园'所作,此时离他去世不过三年。'旧业尽抛'四字,可谓一语成谶。李渔移居杭州以后,病榻缠绵,筑园之事,更是有心无力。
朱祥林
关键词:全家
盛世之光--记杭州水印木刻套色印刷与十竹斋掌门人魏立中
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可谓源远流长.而水印木刻套色印刷术,经历了雕版、活字印刷术后始于明中后期南京胡正言的十竹斋,其代表作是《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与《十竹斋印谱》.与此稍后,则有湖州闵齐伋的《西厢记》,杭州...
朱祥林
关键词:水印木刻
最想看到北宋在开封留下的几个历史遗址
原北宋汴京开封,与南宋行在临安,关系非同寻常。至今杭州民间风俗、饮食、甚至语言,有不少皆可追溯到当年的汴京。所以杭州人对开封极有亲近感,对当年北宋在那里留下的历史遗迹,极愿一睹为快。笔者在这里愿以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供...
朱祥林
半闲坐论宋平章
古都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浓缩了人世兴亡,观洛阳园林之盛衰而知天下兴亡是也。虽然,园林盛未必天下兴。秦建阿房,隋兴东都,宋造艮岳,皆穷极壮丽而亡不旋踵,即可为证。临安虽称行在,而政令所出,实是一朝古都。人口百万,文明昌盛...
朱祥林
试论南宋以临安为行在与岳飞恢复中原之略
2009年
历史不会重演,但有时却惊人相似。比如北宋之于西晋,同样是国亡家破,中原沧海横流;二帝蒙尘,百姓南奔如潮。又如继起的南宋之于东晋,同样是山河半壁,多少人壮怀激烈,为之慷慨悲歌。但是,南宋立国之艰难,远甚于东晋。晋世诸王权重,西晋覆灭之际,司马睿已王江东,东晋继起,可谓顺理成章。其时中原分裂,十六国无一可与东晋抗衡。故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已立国66年。
朱祥林
关键词:百姓山河立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