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精神病
  • 8篇精神病患者
  • 8篇病患
  • 6篇住院
  • 6篇住院精神病
  • 6篇住院精神病患...
  • 5篇护理
  • 3篇依从
  • 3篇依从性
  • 3篇抑郁
  • 3篇抑郁症
  • 3篇治疗依从
  • 3篇治疗依从性
  • 3篇精神科
  • 2篇抑郁症患者
  • 2篇自杀
  • 2篇自杀相关因素
  • 2篇临床护理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机构

  • 15篇攀枝花市第三...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5篇李明芳
  • 3篇程家蓉
  • 3篇赵维敏
  • 2篇祝鑫瑜
  • 2篇叶泽文
  • 1篇赵柏
  • 1篇唐向东
  • 1篇张月良
  • 1篇梁洪金
  • 1篇李海英
  • 1篇刘先群

传媒

  • 7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外医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菜单式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菜单式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采用菜单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分、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HAMD 评分和 IT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ITAQ 评分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73.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中应用菜单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知力,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李明芳唐向东
关键词:健康教育抑郁症病人依从随机对照试验
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攻击情况及防范措施
2008年
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遭受患者攻击情况,制订防范措施。方法用自制调查表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遭受患者攻击的护理人员中,存在诸多负性情绪,并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婚姻方面具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攻击后情绪反应直接关系到护理服务的质量,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临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可减少在工作中遭受患者攻击的概率。
李明芳赖忠勇程家蓉王远剑董春杏
关键词: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
家属药物管理技能训练对女性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家属药物管理技能训练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首发抑郁症患者127例,入院时根据有无家属陪护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增加家属药物管理技能训练。于出院时、出院后半年对2组患者抑郁症相关知识、药疗知识、服药依从性及病情复发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出院后半年,研究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比对照组好且有显著性差异(χ2=31.72,P<0.01),对药疗知识的掌握亦比对照组好(χ2=28.18,P<0.01),而出院时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后半年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家属药物管理技能训练,有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
程家蓉袁金莲李明芳
关键词:健康教育抑郁症治疗依从性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2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3例自杀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21~40岁最多;多发生于疾病的初期与缓解期;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多见。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加强安全措施,强化重点班次护理,及早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可将精神病人自杀率减少到最低。
赵维敏李明芳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自杀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精神病患者170按照自由分配法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另外增加安全管理,护理结束后分析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月发病次数、不良现象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月发病次数、不良现象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增添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综合护理效率。
李明芳叶泽文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老年精神病患者
1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2008年
李明芳赖忠勇
关键词:精神病住院精神病患者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7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73例自杀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20~30岁最多;多在病后1年之内发生;多发生于疾病的初期与缓解期;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多见;自缢是自杀的常见方式;自杀时间多在午夜以后。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加强安全措施,强化重点班次护理,及早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将精神病患者自杀率减少到最低。
李明芳蒋家美赵柏李海英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自杀
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中的运用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躁狂抑郁症也被称为躁郁症或双相障碍,躁狂症状发作时患者一般表现为机体活动增加、思维较为活跃及情绪高涨,部分情况下可出现破坏性、攻击性或刺激性行为;在抑郁症状发作时患者则表现为行为抑制、思维迟钝及情绪低落,在抑郁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妄想、幻觉及自杀等症状[1]。躁郁症可随时复发,且可能发展为迁延不愈的慢性精神障碍,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梁洪金李明芳
关键词:躁狂抑郁症护理路径
住院精神病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方法用自制调查表对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两年的25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影响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知力;受幻觉、妄想支配;认为已痊愈,不需要再服药;怕吃了药无精神,影响正常生活;药物不良反应;怕损害内脏器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理解和对患者的关怀、社会支持;对治疗缺乏信心;经济支付能力等。结论药物治疗依从性与精神病严重程度和自知力损害程度高度相关,依从性高者病情稳定,复发率低。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以及完善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提高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赵维敏李明芳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护理对策
精神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分析及对策
2014年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中存在的缺陷并探讨改进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8~12月住院电子病历350份,对照本院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对其存在的书写缺陷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护理病历存在诸多缺陷,护理记录单中以书写内容不全面、空洞、缺乏内涵;护理措施记录简单;记录连续性差;出院指导缺乏针对性多见。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精神专科知识的培训,加强对病历书写规范化的培训;同时应加大护理病历质量监控力度,切实提高护理病历质量。
李明芳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病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