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海平

作品数:28 被引量:191H指数:7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手术
  • 9篇内镜
  • 9篇出血
  • 7篇神经内镜
  • 6篇切除
  • 5篇外科
  • 5篇疗效
  • 5篇护理
  • 4篇切除术
  • 4篇显微手术
  • 4篇颅内
  • 4篇高血压
  • 3篇血压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术后
  • 3篇肿瘤
  • 3篇微创
  • 3篇瘤切除术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机构

  • 28篇遂宁市中心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石海平
  • 15篇张施远
  • 13篇曾春
  • 12篇蒋永明
  • 8篇段佳
  • 6篇龙勇
  • 5篇罗可
  • 3篇李维民
  • 3篇黄伟
  • 2篇荣薇
  • 2篇廖进
  • 2篇李娟
  • 2篇唐爽
  • 1篇熊学华
  • 1篇杨晓莉
  • 1篇王娟
  • 1篇周鑫
  • 1篇康东
  • 1篇王晓娟
  • 1篇王秀容

传媒

  • 6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西部医学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立体定向抽吸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 d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以及术后3、6、12个月的活动能力状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立体定向抽吸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石海平曾春张施远段佳康东
关键词:精神外科手术
Ⅰ类切口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Ⅰ类切口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Ⅰ类切口开颅手术的7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25例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63例(8.6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体重指数(BMI)>27kg/m^(2)、手术时间>4h、糖尿病史、急诊手术、术中侧脑室开放、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留置引流管、脑脊液漏、术中使用显微镜是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脑脊液漏、留置引流管是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史、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留置引流管及脑脊液漏是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率。
张施远石海平曾春龙勇
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顺序硬脑膜剪开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顺序硬脑膜剪开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4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两组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行一次硬脑膜剪开术处理,观察组则采取顺序硬脑膜剪开术处理行逐次彻底减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瞳孔恢复率较对照组更高、急性脑膨出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6月预后良好率更高,而死亡率更低(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顺序硬脑膜剪开术用于特重型颅脑损伤效果佳,患者预后良好,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段佳何泽元罗可石海平
关键词:特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
ENO1缺失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NCOA4介导的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ENO1通过NCOA4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铁死亡的调节机制。[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BM组织和正常组织中ENO1的表达。人GBM细胞系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si-ENO1-NC组、si-ENO1-1组、si-ENO1-2组、si-ENO1+si-NCOA4-NC组、si-ENO1+si-NCOA4组,分别转染siRNA-ENO1-NC、siRNA-ENO1、siRNA-NCOA4-NC或siRNA-NCOA4序列,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ENO1或NCOA4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铁蛋白重多肽1(FTH1)蛋白表达;MTT法分析U251细胞增殖能力;试剂盒检测U251细胞ROS、MDA、Fe^(2+)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PI染色检测U251细胞死亡率。[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GBM组织中ENO1 mRNA和蛋白表达较高(P<0.05)。与对照组和si-ENO1-NC组相比,转染si-ENO1可降低ENO1 mRNA和蛋白表达、FTH1蛋白表达以及24、48、72 h的细胞增殖活力(24 h OD值:0.35±0.05 vs 0.48±0.09,0.35±0.05 vs 0.50±0.08;48 h OD值:0.56±0.07 vs0.98±0.13,0.56±0.07 vs 1.05±0.10;72 h OD值:0.69±0.08 vs 1.35±0.14,0.69±0.08 vs 1.38±0.11)、红/绿荧光比值(3.46±0.79 vs 11.14±1.53,3.46±0.79 vs 10.97±1.82)(P<0.05),增加ROS(7.13±0.69 vs 1.00±0.12,7.13±0.69 vs 0.97±0.16)、MDA(5.61±0.53 vs 1.85±0.26,5.61±0.53 vs 1.83±0.42)、Fe^(2+)含量(6.79±0.78 vs 2.41±0.32,6.79±0.78 vs 2.46±0.47)、细胞死亡率(25.48±3.17 vs 7.31±0.84,25.48±3.17 vs 7.24±1.02)、NCOA4 mRNA和蛋白表达(P均<0.05),si-ENO1的上述作用均可被si-NCOA4逆转。[结论]ENO1缺失可上调NCOA4表达,降低FTH1蛋白水平,进而促进ROS、MDA及铁释放,诱导GBM细胞铁死亡。
李维民刘应刚石海平石海平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
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全程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为(13.24±2.64)分,对照组为(11.52±2.22)分(P<0.05)。观察组死亡1例(2.4%),存活40例(97.6%),其中植物生存1例(2.4%),中残6例(14.6%),良好33例(80.5%)。对照组死亡6例(14.6%),存活35例(85.4%),其中植物生存2例(4.9%),重残6例(14.6%),中残5例(12.2%),良好22例(53.7%)。观察组良好恢复率(80.5%)高于对照组(53.7%),重残率和死亡率(0.0%和2.4%)低于对照组(14.6%和14.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残疾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周鑫杨晓莉石海平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
内镜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鼻腔蝶窦人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58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内镜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前均进行影像学和血液内分泌激素检查,术后随访0.5~1年。结果在内镜辅助下,肿瘤全部切除41例(70.7%),大部分切除11-例(19.O%),小部分切除6例(10.3%),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在内镜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临床疗效显著。手术过程中认真操作和科学处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石海平曾春段佳张施远蒋永明
关键词:内镜辅助蝶窦入路垂体瘤安全性
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不同手术方式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分析51例经开颅脑室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和75例经单纯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钻孔组)治疗的脑室出血并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血肿完全清除时间、手术并发症、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差异。结果1脑室内血肿完全清除时间:开颅组平均(5.24±0.41)d,钻孔组平均(16.85±0.37)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开颅组术后颅内再出血、脑积水、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钻孔引流组,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出院时GOS评分:开颅组恢复良好15例,轻残14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7例;钻孔组恢复良好5例,轻残7例,重残16例,植物生存19例,死亡28例。随访6~12个月,ADL评分开颅组[平均(47.84±2.45)分]明显优于钻孔组[平均(27.97±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脑室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脑室钻孔外引流术,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张施远曾春蒋永明石海平
关键词:重型脑室出血显微外科手术脑室外引流
术中超声辅助下急诊手术切除破裂出血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在超声辅助下急诊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出血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例急性破裂出血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均急诊在显微镜下行血肿清除术并同时在超声辅助下行畸形血管团切除术。结果 13例畸形血管团全切除,2例少量残留;全切率为86.7%。术后3例术区少量积血,2例出现癫痫持续状态,2例出现交通性脑积水,1例偏瘫,2例死亡。出院时GOS评分5分7例,4分4例,3分2例,死亡2例。13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按照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分级:Ⅰ级9例;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2例。结论在术中超声辅助下急诊显微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前结合3D-CTA以及DSA充分了解畸形血管团的结构以及血流动力学特征能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疗效。
张施远曾春石海平龙勇唐爽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急诊手术术中超声
创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PHI)的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早期诊治措施。方法对476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PHI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血糖、凝血功能、血压、血肿部位、血肿类型、血肿体积、是否合并SAH)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发生PHI 68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年龄(P=0.019)以及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P=0.008)为影响创伤后颅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PHI的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预后按照GOS评分,恢复良好47例,轻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结论进展性颅内血肿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SAH密切相关;伤后严密观察意识状态、动态复查CT、使用无创颅内压监护有助于早期发现PHI,首次CT扫描后4小时内复查CT是早期发现PHI的关键时间。
张施远龙勇曾春石海平蒋永明
关键词: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手术治疗
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3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观察组,n=66)和经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对照组,n=72)。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5.5%VS 83.3%),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1%VS 19.4%、3.0%VS 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随访1年以上,观察组术后2例轻度面瘫患者在随访期间均康复;对照组术后5例面瘫患者,随访期间有3例明显恢复,3例听力障碍患者1例明显恢复。两组术后出现头晕头痛、皮下积液以及颅内感染在出院前均治愈,均未发生后组颅神经损伤以及颅内血肿。结论应用神经内镜行微血管减压术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张施远曾春廖进石海平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