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西娟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腔隙
  • 2篇腔隙性
  • 2篇腔隙性脑梗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区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栓塞
  • 1篇性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同型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 1篇血性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密云县...
  • 1篇北京市密云县...

作者

  • 6篇韩西娟
  • 2篇孙永馨
  • 1篇贾建平
  • 1篇周辛平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和腔隙性脑梗死(LI)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181例穿支动脉区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AD 114例(BAD组)、LI 67例(LI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BAD组、LI组临床表现主要为偏瘫和构音障碍,其偏瘫发生率分别为94.7%(107/114)、79.1%(53/67),构音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8.9%(90/114)、52.2%(35/67),两组比较P均<0.01。经规范治疗,BAD组、LI组分别有83、21例发展为进展型运动障碍,两组比较P<0.01。两组均纳入9个预后相关因素,分别为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HbA_(1C)、LDL。单因素分析显示,BAD的预后可能与患者年龄、糖尿病、HbA_(1C)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bA_(1C)是BAD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而LI的预后与上述9个因素均无关(P均>0.05)。结论与LI比较,BAD更易发展为进展型运动障碍,其不良预后与患者年龄、HbA_(1C)有关。
韩西娟孙永馨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预后
不同药物治疗初发癫痫患者的2年保留率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对初发癫痫患者的2年保留率。【方法】收集本院救治的初发成人全面性强直阵挛癫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拉莫三嗪、丙戊酸及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对三组患者随访2年,记录三组患者的保留率、临床疗效及停药的原因。【结果】治疗2年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拉莫三嗪组患者的2年保留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余2组患者。【结论】拉莫三嗪2年的保留率明显高于丙戊酸及奥卡西平,值的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任守英周辛平韩西娟
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SU)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SU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出血性卒中患者695例,其中发生SU的患者80例(11.51%),将患者分为发生SU组和未发生SU组,比较两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病变部位、意识情况、出血量、APACHEⅡ评分、合并出血性卒中史、合并高血压史、收缩压、阿司匹林用量10个因素的差异,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以及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出血部位、意识状态、出血量、APACHEⅡ评分、SBP、阿司匹林每天的用量为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SU的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出血部位(OR=3.150,P=0.001)、出血量(OR=1.957,P=0.000)、收缩压(OR=0.432,P=0.000)、阿司匹林每天用(OR=0.539,P=0.004)为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SU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出血量、出血部位、收缩压、阿司匹林每天用量为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SU的独立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预防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SU,对于易发人群要早期给予合适的预防性药物治疗和措施。
任守英周辛平韩西娟
关键词:出血性卒中应激性溃疡
腔隙性脑梗死与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被引量:16
2015年
1989年,Caplan[1]把脑深部小梗死的发病机制分为4类:(1)由于脂质透明样变或纤维玻璃样变所引起的穿支动脉终末部分病变,即临床上常说的腔隙性脑梗死(LI);(2)颅内外载体动脉病变:由于发出穿支动脉的载体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穿支动脉供血区低灌注或动脉-动脉的栓塞,即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LAI);(3)心源性栓塞;(4)主干动脉分出穿支动脉入口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
韩西娟贾建平孙永馨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心源性栓塞穿支动脉动脉病变动脉供血区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与脂质透明样变性病临床差异的研究
目的脑深部小梗死的病因主要分为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和脂质透明样变性病(LD)。BAD在国内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BAD和LD两组患者的特点,寻找发生该病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其病情及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宣武医院穿...
韩西娟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含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的含量,以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1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同期10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梗塞面积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57例)和非大面积脑梗死组(51例)。所有受检者均检测血清Hcy和UA,并对脑梗死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来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分析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不同脑梗死面积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和轻微组的血清Hcy和UA水平的差异,并对脑梗死组的NIHSS评分和血清Hcy、UA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和UA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相比,血清Hcy、UA值也明显升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血清Hcy较缺损轻微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U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与NIHS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5),而血清UA与NIHS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17,P>0.05)。结论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UA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是血清Hcy与脑梗死面积和NIHSS评分可能有关联,而血清UA在脑梗死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韩西娟任守英
关键词: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尿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