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东 作品数:25 被引量:249 H指数:9 供职机构: 四川省骨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治疗、护理1例报告 本文以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病例1例,简述了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同时予以护理,经过三周的治疗、护理,疗效显著。 易倩 马晓东 付婷婷关键词:缺血性肌挛缩 病例分析 临床护理 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s,CRP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中药薰洗、关节松解、冷疗及功能锻炼综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CRPS患者38例,男6例、女32例。年龄24~76岁,中位数56岁。左侧17例,右侧21例。38例患者均有手指及腕部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掌指关节压痛及功能障碍,其中患侧指甲改变8例、手指及腕部痛觉过敏36例、手指及腕部肿胀30例、局部皮肤颜色改变32例、前臂及手背部毛发异常生长8例、震颤2例。均无神经压迫症状。病程6~18周,中位数7周。中药薰洗每日1~2次,每周连续治疗5 d;关节松解隔日进行1次,每次40 min,每周治疗3次;冷疗每日1~5次;功能锻炼每日1次。治疗6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手腕部疼痛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计分法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测量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旋前、旋后活动度,测量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屈曲角度。结果:治疗6周后,38例患者的手腕部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73±1.36)分,(2.45±0.97)分,t=6.813,P=0.000],Barthel指数总分及腕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72.69±9.04)分,(85.38±8.03)分,t=-6.076,P=0.000;(49.27±17.70)分,(68.58±13.56)分,t=-5.076,P=0.000];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旋前、旋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10.77°±10.18°,29.62°±12.98°,t=-5.615,P=0.000;18.46°±13.45°,35.38°±8.03°,t=-5.803,P=0.000;3.08°±5.22°,9.62°±5.19°,t=-5.516,P=0.000;9.00°±8.09°,14.62°±7.21°,t=-4.634,P=0.000;38.08°±26.50°,59.23°±21.87°,t=-6.589,P=0.000;26.92°±24.11°,47.69°±24.12°,t=-4.006,P=0.000];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屈曲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加[32.69°±19.11°,50.00° 付婷婷 刘波 张鑫 马晓东 刘辉关键词:桡骨骨折 薰洗 冷冻疗法 中医康复 传统关节黏连松解术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骨化性肌炎并发关节僵硬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传统关节黏连松解术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骨化性肌炎并发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6年6月,采用传统关节黏连松解术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骨化性肌炎并发关节僵硬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6~60岁,中位数30岁。原发损伤,肘部损伤10例,其中肱骨骨折4例、桡骨小头骨折2例、肘关节脱位4例;膝部损伤10例,其中髌骨骨折1例、股骨骨折6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髌韧带损伤1例。骨化性肌炎分期,形成期6例、静止期14例。病程2~16周,中位数8周。骨化性肌炎形成期者,采用中药内服、传统关节黏连松解、新伤消肿散外敷治疗;骨化性肌炎静止期者,采用软筋化坚洗药薰洗、传统关节黏连松解、芪藤软坚散外敷治疗;共治疗15 d。治疗前后测量肘、膝关节活动度,并分别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肘、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20例患者,并发肘关节僵硬者,肘关节活动度治疗前20°~40°、治疗后90°~130°,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53.56±18.68)分、治疗后(71.16±11.70)分;并发膝关节僵硬者,膝关节活动度治疗前10°~60°、治疗后85°~130°,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43.16±11.75)分、治疗后(66.65±17.42)分。结论:采用传统关节黏连松解术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骨化性肌炎并发关节僵硬,有利于增加关节活动度和恢复关节功能。 陈罗西 刘波 张晓芳 赵卫侠 付婷婷 马晓东 严攀关键词:骨化性肌炎 关节僵硬 肌肉骨骼手法 薰洗 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运动疗法配合超短波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及蜡疗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5例78椎,男33例,女42例。年龄46~83岁,中位数63岁。骨折节段T101例、T1114例、T1233例,L121例、L26例、L33例。病程15~93 d,中位数28 d。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腰部疼痛、腰椎功能改善及腰椎活动度等情况。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75例患者腰部疼痛均减轻,腰椎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4.45±5.99)分,(21.71±4.98)分,t=-6.583,P=0.000;(23.27±9.32)分,(13.46±8.56)分,t=6.637,P=0.000],腰椎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左旋、右旋活动度均增加(40.61°±29.05°,68.29°±25.36°,t=-5.370,P=0.000;8.93°±7.69°,14.53°±9.44°,t=-5.607,P=0.000;11.83°±10.29°,21.31°±10.65°,t =-5.090,P=0.000;12.15°±10.46°,21.07°±10.85°,t=-4.492,P=0.000;13.50°±11.83°,23.62°±11.72°,t=-3.767,P=0.003;14.00°±12.35°,24.31°±11.40°,t=-3.767,P=0.003)。结论:运动疗法配合超短波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及蜡疗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减轻腰部疼痛、增加腰椎活动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张鑫 刘波 刘辉 张强 席淼 赵卫侠 张晓芳 路怀民 付婷婷 马晓东 陈罗西 严攀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 运动疗法 物理治疗技术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创伤性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将创伤性关节炎患者55例采用电针、中药奄包、手法推拿等治疗,治愈13例,好转38例,总有效率96.23%. 严攀 刘波 刘辉 易倩 张晓芳 张鑫 付婷婷 马晓东关键词:创伤性肩周炎 针灸 推拿 蹬踏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蹬踏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02例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蹬踏组,每组51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蹬踏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用蹬踏训练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本体感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蹬踏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48/51),高于常规组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治疗前,2组患者踝关节跖屈角度、背伸角度和活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踝关节跖屈角度、背伸角度和活动范围均大于治疗前,且蹬踏组均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蹬踏组高于常规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蹬踏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总稳定指数(SI)、平均轨迹误差(ATE)及测试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蹬踏组患者SI、ATE均低于常规组,测试所需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蹬踏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蹬踏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缓解疼痛感,提升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马晓东 张鑫 张晓芳 敬竹子 陈罗西 郜娟 鲜明关键词:术后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 目的 验证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对照组给予西医Maitland关节松... 严攀 刘波 张鑫 马晓东 路怀民 刘辉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僵硬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用于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评定的反应度研究 被引量:93 2016年 膝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关节软骨损伤及进行性消失、骨质增生为特点,可见膝关节疼痛、肿胀,甚至畸形。据流行病学调查,骨关节炎患者约占总人口8%,而50岁以上发病率可高达60%以上,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致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一问题也会更加突出,因此展开膝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防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严攀 刘波 阴俊 龙旭东 路怀民 赵卫侠 张鑫 马晓东 付婷婷关键词:退行性骨关节病 安大略 关节软骨损伤 反应度 关节疼痛 正骨理筋手法、“8”字弹力绷带固定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43例报道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8"字弹力绷带固定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10月,采用正骨理筋手法、"8"字弹力绷带固定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43例,平均39.7岁;左足25例,右足18例;新鲜损伤34例,陈旧损伤9例;病程平均13.6天;均经DR和CT检查发现单处跖骨近端或跗骨骨折12例,二处以上跖跗骨骨折31例,MRI检查显示跖跗关节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合并损伤。经4周治疗后采用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中足功能评分量表评价中足功能,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4周治疗后,患者足功能改善(54.23±13.89 vs 83.65±9.60分,P=0.00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76.86±14.72 vs 93.14±8.73分,P=0.000)。优12例,良27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达90.7%。结论:正骨理筋手法、"8"字弹力绷带固定的被动治疗与主动运动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疗效肯定。 路怀民 谭佳汶 刘蓓 刘波 刘辉 赵卫侠 张晓芳 马晓东关键词:正骨 理筋 运动疗法 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应用于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采用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对66例足踝部损伤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男45例,女21例;年龄12~73岁,中位数40.5岁;胫腓骨骨折20例,Pilon骨折1例,跟骨骨折13例,单踝骨折11例,双踝骨折3例,三踝骨折3例,跖骨骨折8例,跖骨骨折合并骰骨骨折1例,跖骨骨折合并楔骨骨折2例,Lisfranc关节损伤2例,距骨骨折1例,踝关节脱位1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量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度,并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肢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患侧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30.22±9.62)°、(19.08±9.84)°]均较治疗前[(21.88±11.00)°、(11.31±9.69)°]增加,踝关节功能评分[(55.45±22.39)分]较治疗前[(34.67±21.09)分]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41,P=0.000;t=-6.882,P=0.000;t=-12.459,P=0.000)。结论:应用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对足踝部损伤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治疗,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鑫 刘波 刘辉 张晓芳 路怀民 付婷婷 马晓东关键词:中医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