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祥

作品数:11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肺炎
  • 3篇支原体肺炎
  • 3篇哮喘
  • 3篇儿童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气管
  • 2篇细胞
  • 2篇小儿
  • 2篇疗效
  • 2篇患儿
  • 2篇肺部感染
  • 2篇病例
  • 1篇地奈德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疾病
  • 1篇血红
  • 1篇血红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血清PCT

机构

  • 10篇简阳市人民医...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0篇张祥
  • 7篇李立学
  • 6篇王平康
  • 3篇汪桂香
  • 1篇王雪玉
  • 1篇唐晓军
  • 1篇王涛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道病毒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体征及危险因素,为支气管哮喘患儿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简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374例,门诊患儿就诊当日采集咽拭子,住院患儿24 h内采用负压吸引器采集患者2mL鼻咽部分泌物,检测RSV、ADV、IVA、IVB、PIVI、PIV II、PIV III7项病毒抗原,根据病毒检测结果是否阳性分为试验组(n=191)和对照组(n=18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74份样本中病毒阳性率为51.07%(191/374),阳性标本中病毒种类构成比占前3位的分别为RSV占41.36%(79/191)、ADV占30.36%(58/191)和PIV III占9.42%(18/191)、IVA占5.24%(10/191)、PIV II占5.24%(10/191)、PIVI占3.66%(7/191)、IVB占1.57%(3/191)。男女患儿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7.96%(94/196)和54.49%(97/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7,P>0.05);1~3岁患儿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3岁组(χ^(2)=6.412,P<0.05);两组间哮喘发作次数、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发病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哮喘发作次数>3次、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发病季节是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哮喘患儿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时感染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冬季,以RSV为主要病毒病原,应针对哮喘发作次数>3次、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可降低哮喘患儿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
李立学王平康张祥陈雅祺王涛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对照
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非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热程、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病情反复次数、疗效、肺外并发症、影像学改变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患儿血清IgG、IgM水平。结果观察组热程、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反复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gG、IgM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gG、IgM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影像学改变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和病情,无不良反应。
张祥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儿童
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患儿T细胞亚群及降钙素原检测的诊断能效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合并细菌感染患儿T细胞亚群及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收治的MPP患儿106例,依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单纯MPP组(41例)和细菌感染组(MPP合并细菌感染,65例),另选健康儿童50名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FACS)计数CD4+T细胞、CD8+T细胞。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WB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纯MPP组(P < 0.05),单纯MPP组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细菌感染组和单纯MPP组CD4+T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CD4+T细胞低于单纯MPP组(P < 0.05);细菌感染组和单纯MPP组CD8+T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细菌感染组和单纯MPP组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CD4+/CD8+低于单纯MPP组(P < 0.05)。ROC分析:PCT及T细胞亚群指标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其中PCT的AUC为0.8以上。结论 MPP合并细菌感染患儿CD4+/CD8+降低、血清PCT浓度升高,T细胞亚群和PCT检测对于鉴别MPP患者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准确判断病情,减少抗生素滥用。
王平康李立学张祥汪桂香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细菌感染T细胞亚群降钙素原
血清PCT、BNP、DD与PCIS评分对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的评估效果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D-二聚体(D-dimer,DD)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评分)对重症肺部感染儿童临床结局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儿102例,根据患儿的临床结局状况将所有患儿分为治愈组55例和预后不良组47例。统计患儿进入重症监护病房24 h内的DD、血清PCT、BNP结果以及PCIS评分分值,分别绘制以上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合以上四项指标绘制ROC曲线,将其与各指标的AUC分别比较来评价血清PCT、BNP、DD与PCIS评分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结局的评估价值。结果治愈组患者BNP、血清PCT、DD水平均较预后不良组低,PCIS评分较预后不良组高(P<0.05);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24 h内的BNP、血清PCT、DD以及PCIS评分的AUC范围均在0.7~0.9之间,四个指标联合应用的AUC为0.931,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单独应用有所提升。结论血清PCT、BNP、DD与PCIS评分联合应用对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提高此类患者的预后判断的准确率。
张祥李立学陈雅祺王平康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例评分重症肺部感染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BNP、PCT及IL-6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39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BNP、PCT及IL-6水平;比较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BNP、PCT及IL-6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BNP、PCT及IL-6水平:研究组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FVC1、PEF、FEV1/FVC明显低于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BNP、PCT及IL-6水平与FVC1、PEF、FEV1/FVC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BNP、PCT及IL-6水平的变化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进行预后判断。
张祥李立学陈雅祺王平康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BNPPCTIL-6
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5.05±1.73)d、咳痰消失时间(4.76±1.28)d、退热时间(2.03±0.72)d、气促消失时间(3.04±0.86)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6.73±1.24)d及住院时间(7.84±1.5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31±2.27)、(7.93±1.80)、(4.42±1.19)、(5.29±1.68)、(10.27±2.42)、(12.65±2.0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抑制炎性反应及免疫反应,提升整体疗效,且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张祥王平康
关键词:小儿肺炎氨溴索布地奈德
川崎病52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52例川崎病作回顾性分析,结合川崎病的诊治标准,探讨不典型川崎病及川崎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出敏感性指标。结果:通过分析在所有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中,发热、结膜充血、肢端肿胀出现率高,肢端脱屑及肛周皮肤脱屑有诊断特异性。结论:虽然川崎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现与感染有关,但病例数太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唐晓军张祥汪桂香李立学
关键词:川崎病
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和支原体肺炎重症感染患儿心脏疾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索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支原体肺炎重症感染患儿心脏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18例支原体肺炎重症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同期于医院接受体检的118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观察组按照RDW分为RDW增高组和RDW正常组,对比两组患儿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RDW、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指标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8例支原体肺炎重症感染患儿中76例患儿RDW增高,42例患儿RDW正常,RDW增高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等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9.74%,明显高于RDW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8例支原体肺炎重症感染患儿中发现12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共79株占比63.71%,革兰阳性菌共41株占比33.06%,真菌4株占比3.23%。结论支原体肺炎重症感染患儿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支原体肺炎重症感染患儿RDW、Hb、WBC指标含量水平增高明显,且RDW增高与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关系密切。
李立学王涛王平康张祥陈雅祺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重症感染心脏疾病
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模型构建
2023年
目的探究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并构建回归方程。方法回顾性选取简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52例急性哮喘患儿,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86例)和非感染组(366例)。统计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的现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模型对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86例急性哮喘肺部感染患儿共检出病原菌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1株,占比68.54%,革兰阳性菌18株,占比20.22%,真菌4株,占比4.49%,支原体6株,占比6.74%;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哮喘发作次数、有合并鼻息肉或鼻窦炎或鼻中隔偏曲、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有应用糖皮质激素、家里有养动物、血清IgE水平高是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据此危险因素模型:Logit(P)=-13.515+0.753×哮喘发作次数+0.789×有合并鼻息肉或鼻窦炎或鼻中隔偏曲+0.676×抗菌药物使用时间+0.771×有应用糖皮质激素+0.795×家里有养动物+0.904×血清IgE水平高;按照危险因素模型绘制预测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发生的ROC曲线,结果显示诊断敏感度为80.23%、特异度为79.78%。结论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建立的危险因素模型预测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发生的价值高,临床可据此予以针对性预防措施进而降低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姚男华王雪玉蒋小丽张祥陈雅琪施跃琼
关键词:急性哮喘肺部感染病原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儿科住院病人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住院病人常见的细菌感染类型及药物耐药情况.方法:分析和采用美国B-D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细菌株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我院2006年1月~2008年5月共收治住院病人6200例,作细菌培养630例,其中培养阳性111例,占17.6%,G+菌株60例,G-菌株51例;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为主,G-以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大肠埃希氏菌为主。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分别为87%、74%,对万古霉素敏感率100%;大肠埃希氏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泰能敏感率高,分别为100%、90%,有一例对泰能耐药。G-菌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达65%。结论:由于大量广谱高效抗生素的运用耐药菌株明显增多,呼吁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严格按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积极开展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
唐哓军张祥汪桂香李立学
关键词:细菌抗生素耐药药敏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