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铭
-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家庭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护理对策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精神分裂诊断标准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支持组(62例)与对照组(68例),对照组包括无家人管理或有家人管理但很少来院探视的患者,支持组则包括家人定时探视并与之交流的人员。使用家庭关怀指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在疾病控制方面明显低于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关怀,有助于患者病情稳定及社会功能康复。
- 万雪英张红梅董铭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关怀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亡调查分析
- 在过去的研究与报道中,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意外死亡探讨较多,医院的管理重点放在防止精神疾病患者意外死亡上,而对因躯体疾病死亡的因素重视不够,通过对我院76例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病例调查分析,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护理的方法和...
- 杨金华黄子琼董铭
- 文献传递
- 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效果及对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97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联合组56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RM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性操作测验(CPT)、Hopkins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评分,并观察随访期间躁狂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BRMS和PANSS评分呈下降趋势,并于治疗1个月后达到最低值;联合组治疗2周、1个月后的BRMS和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WCST、CPT和HVLT-R评分呈上升趋势,并于治疗1个月后达到峰值;联合组治疗2周、1个月后的WCST、CPT和HVLT-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联合组躁狂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佳,控制兴奋躁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高。
- 余艳蒋志锋罗锐董铭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丙戊酸钠碳酸锂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 奥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执行功能及PSP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观察比较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执行功能及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经临床确诊的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组(n=44)和B组(n=41),A组给予奥氮平片治疗,B组给予氟哌啶醇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PSP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评估问卷(Q-LES-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1)。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SP和Q-LES-Q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A组PANSS评分下降较B组更为显著,PSP和Q-LES-Q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完成分类数、总正确数较治疗前上升,且A组各项WCST评分变化较B组更为显著(P<0.05,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效果优于氟哌啶醇,奥氮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执行功能,提高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 余艳蒋志锋罗锐董铭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奥氮平氟哌啶醇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亡调查分析
- 2008年
-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亡原因,为减少病人意外死亡,及时发现躯体疾病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1976年1月~2005年12月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含请假外出)的病历76份。结果躯体疾病成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65.79%),在总死亡率逐渐下降的情况下,躯体疾病死亡率呈增加趋势(P<0.005);躯体疾病从被发现到死亡时间较短,平均3.6天;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比例较大(13.16%)。结论在防止精神疾病患者意外死亡的同时应仔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等一般情况,及时给予综合对症处理,以有效预防精神疾病患者的死亡。
- 蒋兴碧杨金华黄子琼董铭
- 关键词:住院精神疾病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亡调查分析
- 在过去的研究与报道中,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意外死亡探讨较多,医院的管理重点放在防止精神疾病患者意外死亡上,而对因躯体疾病死亡的因素重视不够,而通过对我院建院至今的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病例调查分析,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护理的...
- 杨金枝黄子琼董铭
- 文献传递
- 哌罗匹隆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比较哌罗匹隆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2014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哌罗匹隆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4、6、8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合并用药情况。结果 64例患者中完成研究者62例,两组各有1例患者因依从性差而脱落。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49,P=0.961)。治疗前及治疗4、6、8周两组患者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及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及PANSS总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6、8周两组患者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及PANSS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嗜睡、记忆力下降、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失眠、视物模糊、头晕、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例、对照组3例患者因失眠导致焦虑、紧张而使用苯二氮卓艹类药物,均未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结论哌罗匹隆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哌罗匹隆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依从性更好。
- 余艳蒋志锋董铭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哌罗匹隆氟哌啶醇疗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