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楠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西医
  • 4篇中西医结合
  • 3篇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疗效
  • 2篇腹水
  • 2篇肝硬化
  • 2篇肝硬化腹水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益气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预防复发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机构

  • 6篇开滦总医院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中医医院

作者

  • 6篇袁楠
  • 3篇王瑛
  • 3篇赵利
  • 2篇赵东娜
  • 1篇屈顺喜
  • 1篇李雪青
  • 1篇王文鸽
  • 1篇高洁
  • 1篇石志敏
  • 1篇董浩
  • 1篇付庆江
  • 1篇曹立瀛
  • 1篇杜丽明
  • 1篇孙秋
  • 1篇张冰
  • 1篇任庆帅
  • 1篇杨颖
  • 1篇李广鉴
  • 1篇吴志宇
  • 1篇王瑞霞

传媒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开角型青光眼44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8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中药结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良好效果。
高洁袁楠
关键词:青光眼中西医结合
清中汤加味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①目的探讨清中汤加味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②方法选择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相关性胃炎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口服清中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铝酸铋颗粒治疗。同时两组均口服泮托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疗程均为14d。结束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H.pylori根除率与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情况。③结果观察组H.pylori的根除率为80.0%,对照组的根除率为82.2%,两组根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清中汤加味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炎,其优势主要在于辩证施治,在根除H.pylori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李广鉴杜丽明王文鸽孙秋任庆帅袁楠张冰杨颖赵利吉瑞更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中西医结合
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及中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为主的联合胆道镜及中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2月—2008年12月采用以肝切除手术为主的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有结石残留23例,残石率27.3%;术后给予我院自制的中成药胆胰和胃冲剂预防结石复发,术后6周给予胆道镜取石后,残石率为6.6%;术后并发症:本组20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2.0%,包括胆瘘、肝断面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胆道出血。术后随访79例,随访1~6年,术后有轻度胆管炎症状者7例,占8.9%;再次手术4例,占5.1%。结论:以肝切除术为主的术中、术后联合胆道镜取净结石及中药后续治疗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办法,可降低残石率和复发率,提高手术疗效。
屈顺喜曹立瀛付庆江王瑞霞吴志宇董浩袁楠王瑛王树华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联合胆道镜中西医结合预防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血脂变化处于正常范围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方案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赵利李广鍳袁楠王瑛赵东娜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西医联合临床疗效
益气补肾利水方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益气补肾利水方对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益气补肾利水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5.7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气补肾利水方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利李广鍳袁楠王瑛赵东娜
关键词:顽固性肝硬化腹水
从“水俞五十七处”探讨针刺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思路被引量:8
2015年
"水俞五十七处"是《内经》中不多见的针灸成方之一。临床主要应用治疗水液代谢障碍疾病及水肿病。肝硬化腹水和水液代谢障碍、水肿病密切相关。笔者在临床应用"水俞五十七处"针刺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较好效果。进一步探讨其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机理。从"水俞五十七处"论治肝硬化腹水是临床新思路、新方法,亟待进一步论证。
袁楠李雪青石志敏
关键词:针刺肝硬化腹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