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中春

作品数:113 被引量:98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专利
  • 4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3篇油藏
  • 60篇缝洞
  • 56篇缝洞型
  • 49篇缝洞型油藏
  • 18篇油田
  • 17篇驱油
  • 16篇盐岩
  • 16篇碳酸盐岩
  • 16篇采收率
  • 15篇油水
  • 12篇塔河油田
  • 12篇缝洞型碳酸盐...
  • 11篇剩余油
  • 10篇生产井
  • 10篇碳酸盐岩油藏
  • 9篇提高采收率
  • 8篇低渗
  • 8篇低渗透
  • 8篇粘弹性
  • 8篇注气

机构

  • 47篇中国石油化工...
  • 40篇中国石油大学...
  • 29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
  • 1篇抚顺石油学院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远景能源(江...

作者

  • 113篇刘中春
  • 32篇侯吉瑞
  • 18篇岳湘安
  • 11篇张立娟
  • 11篇吕心瑞
  • 9篇张慧
  • 9篇赵凤兰
  • 6篇康志江
  • 6篇朱桂良
  • 5篇夏惠芬
  • 5篇李江龙
  • 5篇张宏方
  • 4篇王凤刚
  • 4篇唐永强
  • 4篇张宏方
  • 3篇刘慧卿
  • 3篇吕铁
  • 3篇杨锦宗
  • 3篇张允
  • 3篇宋传真

传媒

  • 6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大庆石油学院...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特种油气藏
  • 3篇石油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石油学报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第七届全国流...
  • 2篇中国石油学会...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国外油田工程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油田化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8
  • 12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及提高采收率研究
康志江张宏方胡向阳刘中春张冬丽赵艳艳崔书岳张允张杰吕心瑞李红凯权莲顺程倩张慧郑松青
碳酸盐岩油藏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左右,中国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石油三级储量已达30多亿吨,该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已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及提高采收率研究”是中国石油化...
关键词:
关键词:油藏注水开发提高采收率方法
缝洞型油藏氮气辅助重力驱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动用塔河油田奥陶系中下部剩余油,文中探索了氮气辅助重力驱技术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建立了缝洞型油藏中启动最小裂缝尺度的计算公式。当裂缝宽度达到1.0 mm以上时,其沟通的盲端剩余油可被动用;当裂缝宽度达到0.2 mm以上时,其沟通的溶洞剩余油可被动用。制作了缝洞体二维可视化剖面模型,研究氮气辅助重力驱技术在缝洞型油藏中的力学机制,提出驱动准数的概念,定量表征气驱垂向重力分异力与水平驱替力的比值,明确了缝洞型油藏氮气辅助重力驱发挥作用的生产界限为驱动准数大于0.05。实施氮气辅助重力驱现场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井组含水率从71.7%下降到39.7%,累计增油3100 t。文中论证了氮气辅助重力驱技术在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应用的可行性,为改善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气效果提出了技术方向。
张慧张慧张慧鞠斌山朱桂良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可行性
油水界面深度确定方法及防止生产井水窜的预警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水界面深度确定方法及防止生产井水窜的预警方法。该油水界面深度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水锥界面的压力平衡、未充填溶洞生产井的流量方程、水锥高度和储集体厚度以及含水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未充填溶洞储集体顶...
朱桂良刘中春程倩宋传真张慧
油藏开发效果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油藏开发效果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利用已知油藏开发数据对初始神经网络进行K折交叉训练,得到对应于K组验证数据的K组网络参数;步骤二,根据所述K组网络参数和K组验证数据,计算对应于K组验证数据的K组误差数...
张慧刘中春吕心瑞朱桂良郑松青程倩
文献传递
油水界面深度确定方法及防止生产井水窜的预警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油水界面深度确定方法及防止生产井水窜的预警方法。深度确定方法包括:基于水锥界面的压力平衡、径向达西流动产油量方程、水锥高度和储集体厚度以及含水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充填溶洞或溶蚀孔洞类储集体顶部到充填溶洞或...
朱桂良刘中春程倩宋传真袁诺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粘弹性及界面活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6
2003年
实验研究了大庆油田所用ASP三元复合驱替液的驱油效率与碱浓度之间的关系。在45℃(大庆油藏温度)下,随碱浓度增大(0~1.5×104mg/L),NaOH/ORS 41/HPAM蒸馏水溶液在全部实验剪切速率范围内的粘度及在全部实验剪切振荡频率范围内的损耗模量、储能模量、松弛时间均不断下降,表明溶液粘弹性不断减小;溶液与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60min稳定值)基本上不受聚合物浓度的影响,而随碱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在碱浓度≥8.0×103mg/L时达到超低值(10-3mN/m)。用注入水(矿化度3.7×103mg/L)配制的相同ORS 41和HPAM浓度、不同碱浓度(0、3.0×103、6.0×103、1.2×104mg/L)的ASP溶液在不同岩心上的驱油效率变化规律有很大不同,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在人造非均质岩心上在碱浓度3.0×103和6.0×103mg/L时达到高峰值,在标准长度和加长至两倍长度的两组天然均质岩心上随碱浓度增大而逐步提高,在碱浓度增大至1.2×104mg/L时略有降低。高碱浓度ASP溶液尽管具有超低界面张力,但由于粘度低、粘弹性低,驱油效率也低;油水界面张力在10-1~10-2mN/m、粘弹性(和粘度)较高的ASP溶液在岩心上驱油效率最高;超低界面张力不是绝对必要的。图4表2参11。
夏惠芬刘春泽侯吉瑞岳湘安宋文玲刘中春
关键词:粘弹性粘度驱油效率界面活性氢氧化钠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14年
利用室内实验、动静态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缝洞型油藏剩余油赋存方式分析技术,揭示了缝洞型油藏五种剩余油赋存方式,包括:因储集空间尺度差异,高导流通道圈闭的剩余油;油井未在洞顶,水淹后溶洞的顶部剩余油;未井控有效储集空间的剩余油;能量严重不足的各类储集空间内剩余油;因碳酸盐岩的亲油性,水波及过后的残余油膜。并分析了塔河油田裂缝、溶洞、储集空间类型、井型、工作制度以及注采比对剩余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洞型储集体是主要的储集空间,井打在溶洞上的开采效果较好;裂缝、溶洞以及开发因素对剩余油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剩余油分析中,要同时考虑多种因素。
吴永超黄广涛胡向阳刘中春
关键词: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碳酸盐岩剩余油影响因素
计算底水油藏单井控制原油储量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底水油藏单井控制原油储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1)基于井底流压生产基本流动方程,获得拟稳态时流量重整压力和物质平衡时间的关系;2)基于拟稳态时流量重整压力和物质平衡时间呈现的正相关关系,获得含油面积、油...
朱桂良刘中春
文献传递
一种缝洞型油藏油水界面确定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洞型油藏油水界面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利用油井基础数据,确定缝洞型油藏单元的原始油水界面深度;利用油井压力测试数据、流体高压物性参数和地震正演模拟资料,计算重力分异作用下油井的油水界面推进高度,根据...
程倩刘中春吕心瑞郑松青朱桂良张慧
文献传递
碱剂对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流变性的影响
大庆油田已经开始了较大规模的ASP复合驱油矿场试验.随着试验区的扩大,逐渐暴露出了因使用高浓度的碱剂而造成的不利影响.针对大庆油田的具体情况,利用Haake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复合体系的流变性,结果表明碱剂的加入明显地破...
侯吉瑞岳湘安刘中春张立娟
关键词:三元复合体系流变性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