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会来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切除
  • 7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6篇切除术
  • 4篇胆囊
  • 4篇并发
  • 3篇胆囊结石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囊切除术
  • 3篇全胃
  • 3篇全胃切除
  • 3篇胃切除
  • 3篇结石
  • 3篇并发症
  • 2篇手术
  • 2篇全胃切除术
  • 2篇胃切除术
  • 2篇开腹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机构

  • 11篇济源市第二人...
  • 1篇商丘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张会来
  • 6篇王向征
  • 4篇杜文斌
  • 3篇赵宗耀
  • 2篇赵忠耀

传媒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患者的效果对比
2024年
目的对比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贲门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胃切除组(35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组(35例,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胃切除组手术时间短于近端胃切除组,术后胃管引流量低于近端胃切除组(P<0.05)。两组的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胃切除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于近端胃切除组(P<0.05)。结论与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相比,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胃管引流量更低,且可明显减少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杜文斌张会来
关键词:贲门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并发症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治疗时间、禁食时间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利于缩短抗菌药物治疗时间、禁食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张会来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
Roux-en-Y吻合方案对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常规Roux-en-Y吻合方案与Uncut Roux-en-Y吻合方案对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患者共15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2例采用常规Roux-en-Y吻合方案,设为对照组;52例采用Uncut Roux-en-Y吻合方案,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指标水平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食物襻排空异常和RY滞留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及总蛋白(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患者采用Uncut Roux-en-Y吻合方案可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食物襻排空异常和RY滞留综合征发生风险,且未影响营养状态和生存情况,价值优于常规Roux-en-Y吻合方案。
赵宗耀王向征张会来邱东文
关键词:ROUX-EN-Y吻合消化道重建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全胃切除156例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经验,以提高临床中对于该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方法选择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12月—2012年4月收治的156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手术,且大部分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运用全胃切除配合淋巴结清扫的方式来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不仅安全和可靠,且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王向征赵宗耀张会来邱东文杜文斌
关键词: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全胃切除
小柴胡汤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运用于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某院2019年7月~2020年9月纳入的82例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柴胡汤,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规西药,观察两组的术后引流量、初次排气、下床活动、住院时长,同时对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测评,记录不良反应(腹部不适、切口感染、腹膜炎等)发生率,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GGT(谷氨酰转肽酶)指标,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且初次排气、下床活动、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68%)高出对照组(75.61%)(P<0.05);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与对照组(14.63%)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相关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GT比较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AST、ALT、Tbi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运用于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中效果突出,可缩短住院时长,促进相关指标恢复,快速稳定病情,防止严重不良反应产生,值得推广。
张会来
关键词:胆囊炎小柴胡汤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范围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淋巴结清扫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6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D1或D2淋巴结清扫术。分析淋巴结转移与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对不同淋巴结清扫术后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最大径、Borrmann分型、TNM分期、分化程度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D2淋巴结清扫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5.0个月(95%CI:51.1~58.9),明显长于行D1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28.5个月(95%CI:21.3~34.7)(P<0.01)。结论肿瘤最大径、Borrmann分型、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可能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而D2淋巴结清扫术后进展期胃癌患者能获得更长的生存期。
王向征赵宗耀张会来邱东文
关键词:预后
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96例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甲状腺瘤是发生于人体头部以及颈部的一种常见肿瘤,根据肿瘤性质的不同又可以将其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这2种[1]。大部分甲状腺瘤患者都属于良性肿瘤,因此只要及时治疗,就能够控制恶变,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用手术方法切除患者肿瘤是治疗甲状腺瘤的主要方法,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都是临床上经常会使用的手术方法,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这2种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瘤的不同疗效.
张会来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小切口手术甲状腺瘤手术方法良性肿瘤
腹腔镜下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松解术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术后下床活动、进食、拔尿管、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下松解术用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可有效缩短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确切。
张会来
关键词: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
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对比。方法将16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各8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比开腹手术,具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且创伤小等特点,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王向征赵忠耀张会来邱东文杜文斌
关键词: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阑尾炎
LCBDE+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样本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68例CB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LCBDE+LC组和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LC组,每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3d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P)]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情况。结果:LCBDE+L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胆汁引流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ERCP/EST+LC组,结石完全清除率明显高于ERCP/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4.623、3.198、2.225、2.214、4.012;χ^(2)=4.221,P<0.05);术后3d,两组患者IL-6、TNF-α和P水平明显升高,但LCBDE+LC组患者低于ERCP/EST+LC组,两组患者CD4^(+)、CD8^(+)水平和CD4^(+)/CD8^(+)明显降低;LCBDE+LC组与ERCP/EST+L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是14.71%和2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5,P>0.05)。结论:LCBDE+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相较于ERCP/EST+LC更有助于确保结石完全清除,且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郭雪亮王向征张会来叶赛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