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辰 作品数:9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 解放军第307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稳定敲低MYH10基因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构建稳定敲低MYH10基因的COS-7细胞株。方法在293TX细胞中进行病毒的包装,用获得的高效价慢病毒感染COS-7细胞,通过免疫印迹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病毒感染后COS-7细胞MYH10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构建的两种重组质粒中,MYH10-lentiviral shRNA-2在转染后表现出明显的干扰作用,感染后能明显下调COS-7细胞的MYH10蛋白表达。结论病毒感染的COS-7细胞可明显抑制COS-7细胞内源MYH10的表达,说明了稳定敲低MYH10基因的COS-7细胞株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MYH10在相关疾病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周晨辰 陆琤 张鹏飞 张硌关键词:慢病毒感染 PLEKHQ1基因敲除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建立PLEKHQ1基因敲除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永生化细胞系,为全面研究PLEKHQ1基因功能提供细胞实验材料。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猿猴病毒40(SV40)大T抗原基因导入已鉴定出基因型的MEF中,建立永生化细胞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SV40大T抗原基因在MEF中的整合情况,利用反转录PCR及凝胶成像的方法观察SV40大T抗原基因在MEF中的表达。结果:SV40大T抗原基因已整合至MEF中,且此类MEF已扩大培养及稳定传代半年之久。结论:成功建立的PLEKHQ1基因敲除MEF永生化细胞系,可为进一步研究PLEKHQ1基因功能提供细胞实验材料。 张鹏飞 张硌 陆琤 周晨辰关键词:慢病毒感染 胚胎成纤维细胞 永生化 原核质粒pGEX-4T-2-PLEKHQ1及真核质粒pCMV-Myc-PLEKHQ1的构建与蛋白表达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构建基因PLEKHQ1的原核质粒及真核质粒。方法:全长编码基因PLEKHQ1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经Eco RⅠ和Kpn1双酶切后,分别与双酶切后的载体pGEX-4T-2及载体pCMV-Myc相连,在pGEX-4T-2-PLEKHQ1转化E.coli DH5α提取质粒后,转化E.coli BL21中诱导GST-Q1融合蛋白表达,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4B纯化诱导的融合蛋白;而pCMVMyc-PLEKHQ1则瞬转至293TX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ST-Q1和Myc-Q1融合蛋白表达。结果:将获得的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得到约1500 bp的目的片段,符合预计大小。质粒经测序分析正确后,Western blot检测到诱导及纯化后的GST-Q1和转染293TX后的Myc-Q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的pGEX-4T-2-PLEKHQ1和pCMV-Myc-PLEKHQ1重组质粒,为深入研究PLEKHQ1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陆琤 周晨辰 张鹏飞 张硌关键词:重组质粒 PLEKHQ1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方法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鉴定PLEKHQ1基因敲除(KO)小鼠基因型的方法。方法:对PLEKHQ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进行单独饲养及配种繁殖,繁殖后其子代出现野生型、杂合子型及纯合子型3种基因型,提取每只小鼠的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方法进行基因类型鉴定。结果:采用PCR和变性法成功鉴定出PLEKHQ1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型。结论:这种无需T7酶切的小鼠基因型鉴定方法可用于PLEKHQ1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张鹏飞 张硌 陆琤 周晨辰关键词:基因敲除小鼠 纯合子 杂合子 稳定表达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L929细胞株的建立 2018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MCSF)的L929细胞株,用于体外培养人源巨噬细胞。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载体质粒pCDH-hMCSF-HA导入L929细胞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感染情况,利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及培养上清中hMCSF的表达。结果:慢病毒感染的方法使L929细胞株能够稳定表达hMCSF,并已稳定传代。结论:采用慢病毒重组系统能够成功建立稳定表达hMCSF的L929细胞株,并高效表达hMCSF,为体外培养人源的巨噬细胞提供高效途径。 陆琤 周晨辰 张鹏飞 张硌 张鹏关键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慢病毒感染 PLEKHQ1基因敲除小鼠的永生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系的建立 2017年 目的:建立PLEKHQ1基因敲除小鼠的永生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系,为PLEKHQ1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包装质粒pCDH-SV40/GFP导入野生型和PLEKHQ1基因敲除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建立永生化细胞系;观察永生化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目的基因的整合,用RT-PCR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并对永生化和非永生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构建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系已扩大培养并稳定传代,经鉴定,SV40LT抗原已整合入细胞并稳定表达。结论:通过慢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成功构建了PLEKHQ1基因敲除小鼠的永生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系。 陆琤 周晨辰 张鹏飞 张硌 查玉华关键词:永生化 稳定敲低PLEKHQ1基因细胞株的建立 2017年 目的:建立稳定敲低PLEKHQ1基因的RAW和THP-1细胞株。方法:在293TX细胞中进行病毒的包装,用获得的高滴度慢病毒感染RAW和THP-1细胞,通过免疫印迹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病毒感染后RAW和THP-1细胞PLEKHQ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PLEKHQ1-lentiviral sh RNA-1质粒在转染后表现出明显的干扰作用,感染后能明显下调RAW和THP-1细胞的PLEKHQ1蛋白表达。结论:稳定敲低PLEKHQ1基因的RAW和THP-1细胞株的建立,可为进一步研究PLEKHQ1在相关疾病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周晨辰 陆琤 张鹏飞 张硌关键词:慢病毒感染 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GFP并鉴定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16年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原核表达质粒,用以研究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方法:编码GFP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经Eco RⅠ和Bam HⅠ双酶切后,与双酶切后的载体p GEX-4T-2相连,将p GEX-4T-2-GFP转化E.coli DH5α提取质粒,经测序后转化E.coli BL21中诱导GST-GFP融合蛋白表达,将表达融合蛋白的大肠杆菌滴入培养巨噬细胞的皿中,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及大肠杆菌被吞噬情况。结果:获得的重组质粒测序正确。荧光显微镜下能清晰观察到培养基中及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发绿色荧光的大肠杆菌。结论:成功构建了pGEX-4T-2-GFP重组质粒,为研究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创造条件。 陆琤 周晨辰 张鹏飞 张硌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 重组质粒 荧光显微镜 病历抽查在高值耗材溯源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为做好高值耗材的溯源管理,根据医院现有的耗材管理流程,以问题倒推方式抽查高值耗材使用病历,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以高值耗材的收费信息、病历条码、术中产品描述和相关告知的知情同意书等内容抽查病例资料,查找存在的管理漏洞。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完善耗材溯源管理,有效维护患者权益。结论:参与病历抽查,可以保障高值耗材的溯源链的完整和准确,进而杜绝使用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 周双勤 邢跃 巩伟红 罗婧媛 周晨辰 李丹 陈文霞关键词:病历 高值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