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
- 作品数:9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寿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剖宫产术中输血引起下肢静脉血栓1例
- 2004年
- 患者女35岁。因“停经9^+月,阵腹痛半天,先兆子宫破裂”由乡院转入。查体: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30/85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脐上有一病理性缩复环,肝脾未及,宫高34cm腹围105cm胎心142次/分。内诊:宫口开大4cm。凝血四项:PT:13s,APTT、:30s,TT:14s,FIB:2.4g/l。无高血压家族史,入院后即行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出血多约1000ml,给予按摩子宫。
- 赵志芹张云
- 关键词:剖宫产术中输血下肢静脉血栓血栓性静脉炎
- 子宫体部分切除术疤痕妊娠1例
- 2007年
- 患者35岁。G4P2A2L2,因停经53天,阴道流血20天入院。2年前曾因子宫肌瘤行子宫体部分切除术,术后经量减少2/3,月经规律,无痛经史。入院查体:T36.9℃ P66次/分R18次/分Bp120/60mmHg,一般情况好。妇查:外阴正常,阴道畅,宫颈Ⅱ°糜烂,宫体为正常2/3大,宫底压痛、不规则,双附件区末及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尿HCG阳性,血HCG5445.36mlu/ml,B超示:子宫左上方探及3.3×3.2cm包块,其内见1.7×1.3cm液性回声。入院诊断:1.宫外孕2.宫体部分切除术后3.子宫腺肌症。入院后当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宫底左侧有4×3×3cm包块,充血、外突、张力大,双附件无异常。考虑为妊娠病灶,行包块楔形切除术,深达肌层0.6cm。探查病灶底部与富腔无贯通通道。1—0可吸收肠线缝合子宫壁及浆膜层,行双输卵管结扎术。术后5天痊愈出院。随访1月无异常。术后病理报告:平滑肌内见绒毛,符合宫壁妊娠。
- 张云韩艳荣邵明霞
- 关键词:疤痕妊娠阴道流血切除术后输卵管结扎术术后病理报告入院查体
- 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病1例报告
- 2005年
- 丁孝娥郭素香赵志芹张云张春梅
- 关键词:子宫入院进行性平滑肌瘤病痛经
-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1例
- 2006年
- 患者38岁。孕5产1,5年前行剖宫产术。因停经92大,阴道少毓流血2天。住院要求引产。b超示:宫内奸娠活胎.入院后,给予米非司酮200mg口服,36小时后,米索600ug置阴,未引起宫缩。于第三天8am米索600ug阴,出现宫缩。行钳刮术,出血多,止血后行B超检查,提示子宫下段妊娠,胚胎停止发育。在B超监护下,再行钳刮术,再次发生阴道大出血而行子宫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子宫疤痕处妊娠,侵及肌层。
- 张云宋慧邵明霞
- 关键词:子宫疤痕妊娠剖宫产术后阴道大出血子宫下段妊娠胚胎停止发育子宫全切除术
- 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腹腔镜在子宫斜隔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腹腔镜在子宫斜隔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1月入院收治的子宫斜隔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手术前对患者分别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进行诊断、治疗,将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诊治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腹腔镜在子宫斜隔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0例患者均经过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腹腔镜检查最终得到确诊,对于确诊的子宫斜隔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痛经、阴道分泌物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术后均未见斜隔瘢痕狭窄、闭合情况。结论:将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腹腔镜用于子宫斜隔患者诊断、治疗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为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张云
-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腹腔镜影像学
- 参柏清热燥湿方对阴道炎疗效及IL-2、TNF-α的变化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参柏清热燥湿方口服并外洗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中细胞因子IL-2、TNF-α的变化。方法:将湿热蕴结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参柏清热燥湿方口服并外洗,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23/26),对照组为76.92%(20/26)。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分泌物中IL-2和TNF-α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柏清热燥湿方口服并外洗治疗湿热蕴结型阴道炎疗效显著,并能降低阴道分泌物中IL-2和TNF-α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云杜锋
- 关键词:阴道炎湿热蕴结IL-2TNF-Α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 2004年
- 张云汤红英张秀德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肿物子宫妊娠妇科
- 腹壁切口血肿1例报道
- 2007年
- 患者女29岁。子宫全切术后9天。下腹包块3天就诊。患者9天前在我院行经腹部子宫全切除术。术后5天刀口甲级愈合出院。出院后1天感刀口胀痛。并触及一包块。查体:T37.2℃P75次/分BP120/80mmHg。轻度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刀口左侧见7×8cm皮肤淤斑,高起皮肤,压痛。边界不清。实验室检查:血HGB102g/L,B超示左下腹液性回声。入院后行切口引流术,清出褐色血液及血块约200g。血肿位于前鞘及肌肉问。经引流,刀口换药等治疗。22天后刀口愈合。
- 宋慧张云孙秀莲
- 关键词:腹壁切口子宫全切术后刀口愈合下腹包块子宫全切除术皮肤淤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