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江

作品数:37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9篇心肌
  • 8篇血压
  • 8篇高血压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5篇心肌梗死
  • 5篇造影
  • 5篇疗效
  • 5篇介入
  • 5篇梗死
  • 4篇动脉造影
  • 4篇心率
  • 4篇心率变异
  • 4篇心率变异性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高血压
  • 4篇疗效观察
  • 4篇冠脉
  • 4篇冠状动脉造影

机构

  • 37篇宜宾市第二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宜宾市第三人...

作者

  • 37篇何江
  • 28篇刘丽
  • 18篇林文果
  • 17篇梁超
  • 11篇杜一平
  • 4篇肖祥彬
  • 4篇刘成霞
  • 3篇淡雪川
  • 3篇黄大岗
  • 3篇吴小玉
  • 2篇郑建华
  • 1篇雷开键
  • 1篇罗开良
  • 1篇梁宾
  • 1篇周立红
  • 1篇王良兵
  • 1篇蒲小波
  • 1篇刘婷婷
  • 1篇杨田
  • 1篇罗智

传媒

  • 9篇四川医学
  • 6篇泸州医学院学...
  • 4篇西部医学
  • 3篇重庆医学
  • 3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老年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曲线平滑指数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反映血压波动程度的新指标动态血压曲线平滑指数(SI)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89例EH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析动态血压曲线SI、动态血压变异性(ABPV)。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早晨微量白蛋白尿(MAU),根据MAU量分为EH早期肾功能异常组41例(MAU≥8.68 mg/L)和正常组48例(MAU<8.68 mg/L)。结果肾功能异常组24 h收缩压ABPV(24 h SABPV)、夜间收缩压ABPV(nSABPV)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24 h收缩压SI(24 h SIS)、24 h舒张压SI(24 h SID)、夜间收缩压SI(nSIS)、夜间舒张压SI(nSID)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AU与24 h SABPV呈正相关;与24 h SIS、nSIS、nSID之间呈负相关。结论SI可以作为一种反映血压波动的新监测指标,其与ABPV联合观察可以更好地反映血压的波动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林文果刘丽何江管一平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
厄贝沙坦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的干预作用及血醛固酮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其杓型血压昼夜节律恢复情况,并观察治疗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杓型和非杓型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150-300 mg/d,观察降压效果及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并监测用药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有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下降值与杓型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出现了明显的昼夜节律,血浆醛固酮水平出现了明显差异。结论:厄贝沙坦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能恢复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向杓型血压变化。
何江郑建华刘丽梁超
关键词:厄贝沙坦非杓型醛固酮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联合地尔硫和硝酸甘油防治桡动脉痉挛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对比研究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经桡动脉应用硝酸甘油、地尔硫及联合地尔硫和硝酸甘油防治桡动脉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20例经绕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诊疗患者,成功置入动脉鞘管后在鞘管内注入硝酸甘油200μg,地尔硫5mg,联合硝酸甘油200μg和地尔硫2.5mg,用心电血压监护仪记录注入药物前、注入后患者最高(或最低)心率、最低血压、心电及观察桡动脉痉挛、局部和全身症状发生情况。结果①联合药物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局部和全身症状发生率均低于硝酸甘油组和地尔硫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联合药物组对心率和心电的影响低于硝酸甘油组和地尔硫组,但3组间对血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时,局部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和地尔硫可以更有效防治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并且对心率、血压和心电无明显影响,且患者耐受能力好,并发症少,比单一应用硝酸甘油或地尔硫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易为患者所接受。
林文果刘丽何江梁超
关键词:桡动脉痉挛硝酸甘油冠状动脉介入
长期口服小剂量乙胺碘呋酮预防心律失常2年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长期口服小剂量乙胺碘呋酮预防心房纤颤、室性早搏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 全部病例来自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 ,服药前作心电图 ,心房纤颤者经药物或电击除颤转为窦性心律 ,室性早搏者经药物控制。查T3、T4 、TSH正常 ,然后口服乙胺碘呋酮 0 2g,1次 d ,以维持性治疗。观察 2年 ,定期查心电图 ,T3、T4 、TSH。结果  2年观察维持窦性心律者为 5 2 % ,房颤复发为 5 2 % ,室性早搏复发为 0 ,因乙胺碘酮副反应而终止治疗为 4 2 8%。其副反应以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最高 ,甲状腺功能亢进次之 ,心脏毒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 乙胺碘呋酮小剂量长期使用在预防心律失常复发方面显示出优势 ,但长期用药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也显示出相当的百分比 ,影响治疗的继续进行。是否可以再进一步减少剂量或根据药物半衰期采用间断用药法临床需进一步观察。
杜一平何江李世民
关键词:乙胺碘呋酮心律失常长期用药
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
2002年
目的 为提高射频消融手术的安全性 ,防止消融所致的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方法 对消融中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的 11例患者采用分组对照 ,对照组不作特殊治疗 ,治疗组早期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 对照组在 4 8~ 96h间均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组随访 6个月 ,动态心电图未显示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对射频消融手术中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者早期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可有效防止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
杜一平何江刘丽
关键词:术后射频消融房室传导阻滞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02例诊治回顾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分析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时的误诊原因与救治方法。方法 :总结回顾国内报告的 10 2例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并具有 (AMI)样临床表现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VMC) 10 2例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理 ,讨论其诊断及误诊原因 ,鉴别诊断与救治方法。结果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 ,临床易造成误诊 ,延误治疗。结论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 ,动态分析患者心电图演变情况十分重要 ,冠状动脉造影和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对两者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刘丽杜一平何江林文果罗智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死
硝酸甘油和丹参对心肌梗塞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2008年
目的分析定期联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和丹参注射液对未行冠脉血运重建的心肌梗死型冠心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40例无血运重建指征或不愿血运重建的多支C型病变心肌梗死后冠心病患者在二级预防的基础上定期联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对其再发心绞痛、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进行分析,同时与44例仅二级预防的未行血运重建的多支C型病变心肌梗死后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随访两年,观察治疗组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及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均相近。结论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定期联合静滴硝酸甘油和丹参能减少多支复杂病变未行血运重建的心肌梗死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尚需进一步观察。
梁超林文果刘丽何江
关键词:硝酸甘油丹参注射液心肌梗死后血运重建
冠状动脉瘘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何江杜一平梁宾胡平连文
关键词:冠状动脉瘘冠状动脉造影
左束支起博研究进展
2022年
传统的右心室起搏会导致电和机械不同步,这与房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有关。左束支起搏(LBBP)已成为一种新的生理性起搏方式。早期临床研究结果证明了LBB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这种方法可以提供生理性起搏,保证左心室的电同步,起搏阈值较低。LBBP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但应用前景良好,以期取代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该文旨在综述LBBP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王建灵(综述)何江
关键词:生理性起搏有效性安全性
贝那普利对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脑钠肽水平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外周血中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95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药物+贝那普利),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中BNP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BN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LVEF和LVEDD明显改善。结论贝那普利能抑制慢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
何江杜一平刘丽林文果
关键词:脑钠肽血浆肾素活性左心室功能贝那普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