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俊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杭州市口腔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AHA与顺铂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背景与目的: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是一类新的极具临床应用潜能的抗肿瘤药物,新近研究发现除其自身的抗肿瘤活性外,SAHA在与众多传统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中也具有增效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SAHA与顺铂联合应用对不同口腔鳞癌细胞系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初步分析两种药物联合运用于口腔鳞癌治疗领域的可能性。方法:⑴采用MTS法首先检测口腔鳞癌细胞对单独使用SAHA或顺铂时的剂量反应;⑵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SAHA及顺铂作用于口腔鳞癌细胞后,对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⑶运用MTS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低剂量的SAHA及顺铂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随单独用药剂量的增加,2株口腔鳞癌细胞都对SAHA及顺铂呈现出较好的敏感性;低剂量的SAHA(2μmol/L)短时间内(4h)可以迅速导致Tca8113及KB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提高;MTS及克隆形成实验都证实低剂量的SAHA(2μmol/L)和顺铂(4μg/mL)联合应用较之两种药物的单独使用,能显著提高药物对口腔鳞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P<0.01)。在联合用药方式上,先后或者同时给予两种药物都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杀细胞功效,两种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A可以有效增强口腔鳞癌细胞对低剂量顺铂的敏感性。
- 申俊顾亚军柏景坪
- 关键词:顺铂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
- 腭部乳头状增生二例
- 2011年
- 腭部乳头状增生(palatal papillary hyperplasia)作为一种少见的慢性念珠菌感染,国内相关资料及临床报道均较少,杭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收治两例,现报道如下.
- 申俊徐如君巫肖虹
- 关键词:乳头状增生腭部念珠菌感染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顺铂联用激活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口腔鳞癌细胞的凋亡
- 2011年
-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与顺铂联合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1)采用MTS法首先检测不同浓度的SAHA(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和顺铂单独作用于口腔鳞癌细胞后,对其生长增生的影响,获得口腔鳞癌细胞对两种药物单独使用的剂量反应。(2)结合前面所得结果,采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分别检测低剂量SAHA(2μmol/L)及顺铂(4μg/ml)单独和联合用药后,对口腔鳞癌细胞的凋亡诱导情况。(3)采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观察单独及联合用药情况下Tca8113及κB两株口腔鳞癌细胞线粒体和胞质内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的表达变化。结果随单独用药剂量的增加,两株口腔鳞癌细胞都对SAHA及顺铂呈现出较好的敏感性。低剂量SA-HA用药组Tca8113及κB的凋亡率分别为0.9%和3.9%,低剂量顺铂组Tca8113及κB的凋亡率分别为17.4%和12.6%,而在联合用药组凋亡率可以达到34.6%和40.4%;较低剂量SAHA及顺铂的单独用药组,联合用药组TUNEL染色阳性的细胞明显增多,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低剂量的SAHA及顺铂,可以诱导cytochrome C从线粒体中释放到胞质。结论与单独使用两种药物相比较,低剂量的SAHA与顺铂的联合用药方式能诱导口腔鳞癌细胞通过线粒体相关通路发生凋亡。
- 申俊柏景坪王维倩顾亚军
-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顺铂口腔鳞状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