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青华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县农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专项资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高产
  • 4篇杂交
  • 4篇杂交中稻
  • 4篇中稻
  • 3篇冬水田
  • 3篇栽培
  • 3篇水田
  • 2篇栽培技术
  • 2篇再生稻
  • 2篇高产品种
  • 2篇高产栽培
  • 2篇高产栽培技术
  • 1篇性状
  • 1篇性状研究
  • 1篇栽培模式
  • 1篇植株
  • 1篇植株性状
  • 1篇收割
  • 1篇收割期
  • 1篇头季稻

机构

  • 6篇泸县农业局
  • 4篇四川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范青华
  • 4篇朱永川
  • 4篇熊洪
  • 4篇刘茂
  • 4篇郭晓艺
  • 4篇周兴兵
  • 4篇徐富贤
  • 4篇张林
  • 2篇陈应平
  • 2篇蒋鹏
  • 1篇张乃洪
  • 1篇刘明星
  • 1篇胡小刚

传媒

  • 4篇中国稻米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沪县种植的粳稻品种比较初报
2013年
泸县是农业大县,丰富的春夏秋温光资源,适宜种植水稻,常年水稻面积55万亩左右。推广杂交稻以来,一直种植籼稻,产量虽高,但品质不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不再需求高产品种,转而追求优质品种。为此,我们于2012年开展了粳稻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范青华方弟端肖结郑雪彬
关键词:粳稻品种高产品种
适宜冬水田不同栽培模式的杂交中稻高产品种鉴定被引量:2
2014年
以20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冬水田高密低肥、中密中肥和低密高肥3类栽培模式下,研究了产量及库源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产量在3个栽培模式间、20个杂交组合间及栽培模式与杂交组合间的交互作用均达极显著水平,20个杂交组合在3种栽培模式的平均产量表现为高密低肥>中密中肥>低密高肥,分别筛选出了适宜3种栽培模式和同时适宜3种栽培模式的杂交组合。
胡小刚张林范青华熊洪朱永川郭晓艺周兴兵刘茂徐富贤
关键词:杂交中稻冬水田栽培模式高产品种
冬水田杂交中稻川香优9838的高产栽培技术与植株性状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以杂交中稻组合川香优9838为材料,通过氮肥施用量、施氮方式与栽秧方式处理,研究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源库性状。结果表明,川香优9838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施纯氮90kg/hm2,采用"底∶蘖=7∶3"的重底早追施肥法;栽秧密度上等肥力田14~15万丛/hm2,中等肥力田18~19万丛/hm2,在栽秧方式上仍以传统的等行距栽培为好。稻谷产量达10500kg/hm2水平的地上部主要性状表现为:最高苗数360万/hm2,成穗率56%;齐穗期叶面积指数7.6,齐穗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13000kg/hm2,齐穗期叶绿素含量(SPAD值)41;有效穗205万/hm2,穗粒数180粒,千粒重32g,结实率84%,氮素稻谷生产效率50kggrain/kgN。
徐富贤张林熊洪朱永川郭晓艺方递端范青华陈昌荣陈应平刘茂周兴兵
关键词:杂交中稻栽培技术植株性状
再生稻“三因子”高产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连续2 a 对再生稻的母稻进行促芽肥施用、纹枯病防治、收割时期等三因子试验研究,揭示了“三因子”对冈优22 再生稻的腋芽成活率、发苗数和经济性状均具显著作用;“三因子”的综合作用大小为:收割时期> 促芽肥用量> 纹枯病防治。
周克安曾荣华张乃洪代寿图闫运德陈应平范青华
关键词:再生稻纹枯病防治促芽肥收割期
冬水田杂交中稻机插秧高产配套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以目前四川省水稻生产上推广的10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冬水田机插秧适宜的品种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机插秧因籽粒灌浆期比手插秧长,全生育期比手插平均长1.9 d;机插秧平均最高苗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均比手插秧高,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要比手插秧低,最终产量比手插秧高12.3 kg/667 m^2,增产2.54%。品种的最高苗数与机插秧增产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机插秧以选择分蘖力中上等品种为宜,辐优6688、D香707、蓉稻415、川农优498、协优027、川香317可作为机插秧的主推品种。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播种量80 g/盘;每667 m^2施纯氮6~9 kg,采用传统的"重底早追"的施氮方式;于4.5叶期按29.7 cm×19.8 cm规格移栽。
徐富贤张林熊洪范青华方弟端张永三周兴兵朱永川刘茂蒋鹏郭晓艺
关键词:冬水田杂交中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前氮后移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以20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前氮后移与重底早追两种施氮方式下,研究了前氮后移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氮后移有助于提高杂交中稻组合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且高于重底早追施氮方式,但各杂交组合间表现各异。其中,内5优306、蓉18优447、德香4103、内5优317和川谷优7329这5个组合前氮后移处理头季稻比重底早追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增产,乐优198、宜香优800、蓉优1808、冈比优99、冈优725、德香4103、炳优900、F优498、内5优317这9个组合的再生稻产量前氮后移处理比重底早追处理高。综合考虑头季稻产量和再生力,两季总产较高的组合为宜香优800、内5优317和蓉18优447。
刘明星张林范青华熊洪周兴兵朱永川蒋鹏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关键词:杂交中稻前氮后移头季稻再生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