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瘘管分段解剖的改良梨状窝瘘管切除术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瘘管分段解剖的改良梨状窝瘘管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84例采用改良梨状窝瘘管切除术治疗的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患者临床资料。该术式采用瘘管顺行解剖法对瘘管进行精确定位、精细解剖,术程可归纳为4步,即喉返神经逆行解剖、喉上神经外支解剖、瘘管顺行解剖和甲状腺部分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手术时间(64.6±20.0) min,术中出血(19.6±13.0) mL,平均住院时间(6.8±1.1) d。术后感染1例(1.19%),暂时性声带麻痹1例(1.19%),无出血、咽瘘、吞咽困难、呛咳、永久性声带麻痹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3%(2/84)。随访57~106个月(中位74个月),无复发。结论:基于瘘管分段解剖的改良术式,不仅将传统术式化繁为简,更将具体步骤程序化,有的放矢、精准切除,为彻底消灭病灶、显著减少并发症及复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案。
- 宫喜翔陈良嗣许咪咪黄艳梁璐张贝黄舒玲盛晓丽徐贤贞
- 关键词:鳃裂瘘管外科手术
- 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通而不畅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通而不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5例疑似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金标准"选用腹腔镜下通液术结果,并分析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通而不畅的价值。结果:经腹腔镜下通液术检查结果得知,入选85例疑似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中15例诊断为阳性,占17.65%,70例为阴性,占82.35%;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的准确度为95.29%,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5.71%,阳性预测值为82.35%,阴性预测为98.53%;且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与腹腔镜下通液术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46)。结论:输卵管通而不畅采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诊断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输卵管通而不畅疾病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邵汝标黄艳黄新莲
- 关键词:输卵管通而不畅
- EV71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状态变化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 EV71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状态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各60例,收集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 IL-10水平、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结果轻症组、重症组 IgM、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症组 IgG、IgA、IgM、IL-10水平高于轻症组(P <0.05)。轻症组、重症组 CD16+56+、CD23+、CD19+高于对照组,CD25+低于对照组(P <0.05),重症组 CD19+高于轻症组,CD16+56+、CD25+低于轻症组(P <0.05);重症组 CD4+、CD8+低于轻症组及对照组(P <0.05)。结论EV71病毒引起的 HFMD 患儿存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疾病程度越严重,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程度越严重,应提高重视,及时检测,提高患儿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 张寿斌黄呈辉李涛廖华肖艺龙瑜黄日妹谭庆瑜黄艳
-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免疫功能
- 蓝芩口服液与匹多莫德片对手足口病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比研究蓝芩口服液与匹多莫德片对手足口病普通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300例手足口病普通患儿,随机分为蓝芩组、匹多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0例,在常规抗病毒、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蓝芩口服液、匹多莫德片、蓝芩口服液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观察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蓝芩口服液治疗组与匹多莫德片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单一治疗组对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明显促进退热及加快疱疹和皮疹的消退,并提高总有效率。两种药物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蓝芩口服液和匹多莫德片联合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较使用其中单一药物效果显著。
- 李涛黄艳郑淮武
- 关键词:手足口病蓝芩口服液
- 肠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肠球菌感染状况,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总结65例肠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无菌操作,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及时确诊并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加强支持治疗,重视心理护理,加强细菌学监测和医院感染知识宣教。结果:多数肠球菌感染患者具有感染背景因素,63例治愈出院,2例死于原发基础疾病。结论:肠球菌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消毒隔离,加强护理管理,有助于减少感染发生和有效控制感染。
- 廖月红张寿斌汪小娟钟馥霞廖华黄艳王春霞林吉涛
- 关键词:肠球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