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杰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宁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嘉兴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肿瘤本质及其病因的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结合肿瘤病邪的临床特点,从中医元气层面来分析肿瘤本质和病因。提出元气发生异常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元气先天禀赋异常或在受到各种外邪、各种内因长期反复作用下发生变异而产生了癌邪。癌邪作为一种独立的特异性病邪,具有隐蔽性、火毒性、广泛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以及黏滞和缠绵难愈的临床特点。
- 卢文杰段绿化
- 关键词:中医肿瘤病因
- 益气养阴解毒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肺损伤38例被引量:4
- 2010年
- 段绿化卢文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损伤放疗后中晚期肺癌
- 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2
- 2019年
- 本研究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思想指导下,探讨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1资料及方法病例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宁市中医院大肠癌早诊早治基地发现的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
- 卢文杰曹建春李慧苹周继勇江涛姜春晓沈永洲
- 关键词:早期大肠癌癌前病变中医证候
- 血小板联合肿瘤标记物对恶性肿瘤血瘀证患者复发或转移的监测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恶性肿瘤血瘀证患者的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联合肿瘤标记物作为检测指标,探讨两者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本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血瘀组和非血瘀组,比较两组患者复发转移的情况及它们各自与血小板及肿瘤标记物的相互关系。结果:1伴血瘀证的恶性肿瘤组PLT计数为(283.14±72.45)×109/L,其PLT计数增高的比率为61.80%,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已复发或转移组PLT计数为(316.48±75.37)×109/L,PLT计数增高的比率为41.48%,未复发或转移组PLT计数为(207.53±53.48)×109/L,PLT计数增高的比率为10.77%;已复发或转移组PLT计数及PLT计数增高的比率均明显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已复发或转移组与未复发或发转移组早期及晚期恶性肿瘤组肿瘤标记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PLT计数的增高与肿瘤相关标记物的升高无相关性(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常常伴发有外周血PLT计数增高;已复发或转移组患者PLT计数值明显高于未复发或转移患者;血瘀证患者转移或复发时更易伴发PLT计数增高;PLT计数测定,对检测恶性肿瘤复发或转移有一定意义,可作为诊断恶性肿瘤进展检测的一项有益补充。
- 卢文杰段绿化周刚马浩清沈永洲
- 关键词:血瘀证血小板肿瘤标记物中医诊断
- 对45例恶性肿瘤患者精神抑郁状态进行中医药及心理干预的初步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旨在客观评价中药配合中医心理干预方案在改善肿瘤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并试图为完善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并形成初步的规范化心理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择患有抑郁的恶性肿瘤患者中86例分为45人治疗组和41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解毒疏肝中药方并配合心理干预疗法。全部病例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每组分别观察治疗1个周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社会支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状况。结果:中医药及心理干预方案对于改善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分、SAS评分及SDS方面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调畅情志为主的中医药及心理干预治疗可以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对提高肿瘤患者生活信心,改善精神抑郁或者焦虑方面大有裨益。
- 卢文杰段绿化周月强沈永洲沈高飞陈振华周刚
- 关键词:恶性肿瘤中医药干预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思路探讨被引量:9
- 2010年
- 段绿化卢文杰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中医药防治
- 肝癌治疗中小柴胡汤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2年
- 肝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损伤,病死率高。中医在肝癌治疗中具备较好效果,其中小柴胡汤为常用的肝癌治疗方剂,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就综述小柴胡汤的抗肿瘤机制,包括免疫调节功效、影响巨噬细胞功能、影响淋巴细胞功能、对肝癌病灶的直接抑制作用,以及其在肝癌中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为肝癌治疗中小柴胡汤的应用提供参考。
- 卢文杰
- 关键词:肝癌小柴胡汤抗肿瘤机制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