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

作品数:3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文学
  • 4篇教育
  • 3篇学术
  • 3篇艺术
  • 3篇艺术教育
  • 3篇基督
  • 3篇比较文学
  • 2篇人文
  • 2篇生态批评
  • 2篇宗教
  • 2篇文化
  • 2篇文化研究
  • 2篇文论
  • 2篇教育模式
  • 2篇经文
  • 2篇基督教
  • 2篇汉学
  • 1篇大学排行
  • 1篇大学排行榜
  • 1篇大众化

机构

  • 20篇北京语言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作者

  • 20篇张华
  • 1篇张萍
  • 1篇李丙权
  • 1篇陈影
  • 1篇马若飞
  • 1篇付娜

传媒

  • 4篇中国文化研究
  • 4篇基督教文化学...
  • 2篇东岳论丛
  • 1篇辽宁教育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邵阳学院学报...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比较研究视域中的文学、汉学和宗教研究——第十届“神学与人文学”暑期国际研讨班综述
2015年
2014年9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和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协办的第十届"神学与人文学"暑期国际研讨班,在吉林延边大学举行。本届暑期国际研讨班同时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的一个圆桌论坛:"比较文学与宗教研究"分论坛。来自美国、英国、香港和国内11所高校共22位学者参加了本届暑期国际研讨班。在"比较文学与宗教研究"
张华李丙权
关键词:THEOLOGYHUMANITIESSTUDIESINTERCULTURALSTUDIES
圣像崇拜与圣言隐遁被引量:2
2012年
中国文明传统与两希文明传统对视觉和听觉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重视,但在视觉与听觉这两种官能的表意功效孰优孰劣上,不同的文明传统有时表现出相同的态度,有时却又有显著不同。即使是在两希文明的历史传统中,由于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的异质性融合,所以也常常出现时而重视觉轻听觉、时而重听觉轻视觉的现象。
张华陈影
关键词:SENSEAUDITORYSENSEWORDSGOD
梁实秋家书中的冷暖人生
2006年
将梁实秋先生定位于古典与浪漫之间,未能确切涵盖他的整个人生。文章通过对梁先生家书的解读,可以真切感知其八十余年的人生冷暖,可以更好地理解梁实秋先生的真正心境。
张华马若飞
关键词:家书
生态批评当代传播的始点与路向被引量:1
2008年
生态批评由最初立足于文学批评、"对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这个始点,向更为深层的文化批评、社会批评和思想批评为主导路向的演进,恰好像生态学以自然科学研究为始点,向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演进一样,表达了人类渴望从哲学和思想层面寻找产生生态危机的原因并进而进行精神疗救的吁求。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批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表明了生态批评在当代传播的最初始点和前进路向。
张华
关键词:生态批评文学
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视野——读《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2005年
高旭东教授的《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一书尚在审校阶段时,就已经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光明日报》以《用什么引领中国文化的未来》为题刊登了对高旭东教授的独家专访,后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以及二十多家网站转载。该书付梓出版之后,更因其涉及中国文化的传统与未来等当前学术和文化热点问题,特别是其中针对刘小枫教授以基督教文化对中国人进行归化的观点而展开的学术对话,
张华
关键词:中西文学比较文学研究宗教学术对话知识界
高罗佩与中国古琴文化被引量:1
2010年
高罗佩作为荷兰知名汉学家,涉猎中国古代文化多个领域,他曾经对中国古琴音乐艺术美学和文化内涵进行开拓性的研究,为中国古琴文化的传播做出很大贡献。高罗佩对以古琴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雅文化的研究跨越国界、透彻深入,远远超出音乐学范畴,而成为文化研究领域典范。本文对高罗佩在研习中国古琴和撰写相关专著时的文化选择、论述方法、得失贡献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向外推广交流寻求一些借鉴。
张萍张华
关键词:古琴汉学研究
身体——耶稣基督被移位的身体
2016年
卡尔·巴特宣称说,在终末论的视域中,神学总是一种后复活现象.在基督复活与我们自身之间的开放空间中,神学以基督复活的荣耀来解读《圣经》、教会传统与世界.在避免与之相抵触的同时,我想要为基督教教义中耶稣升天做一番论证,包括它的实践、解经和神学使命.这一有关耶稣升天的新神学始于对犹太人耶稣基督性别化的身体的探究.因此,它的起点不是尼西亚大公会议前后时期的教父们所熟知的哲学与神学概念,而是《圣经》中展示的以及教会所思考的耶稣性别化的身体.
格拉汉姆·沃德张华
儒家思想中的超越观被引量:1
2008年
"超越"一词在中国和西方思想交流史上、特别是儒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中是一个一直有着广泛争议的概念,但是,如果在最一般意义上理解"超越"一词,儒家思想的道德修养观念、"成圣"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导人们如何通过践行贤明而超越自身局限,并最终达到一种至上和永生的境界。本文在辨析对"超越"概念的不同理解后,论述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超越观念的理解。
张华
关键词:儒家汉学
经文辩读与比较文学——巴黎2013年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圆桌会议纪要被引量:1
2014年
2013年7月18日至24日,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简称国际比协)2013年年会在法国巴黎索邦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名代表与会。会议按照常规安排了国际比协委员会会议、大会主题发言、分论坛及圆桌论坛,每个分论坛又按论文题目分为不同小组。在本次大会上,国际比协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杨慧林教授申请了"经文辩读与比较文学"(Scritpural Reasoning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研究委员会并专门组织了一个跨学科的圆桌会议。本文将回顾此次圆桌会议情况并简要介绍各位与会学者的思想。
张华
关键词:REASONINGCOMPARATIVELITERATURECOMPARATIVEPHILOSOPHY
伯明翰文化学派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影响
2010年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中国理论界对文化研究的热情就一直不减。中国文化研究在对待西方文化研究理论过程中走过了一条从接受、质疑、反思、批判到渐成体系的研究之路,取得了有益的成绩,但研究涉及的问题、方法、视角、敏感度与国外文化研究还很不一致。因此,对中国文化研究30年的经验与问题的回顾与反思很有必要。文化研究特有的任务就是表明经验和存在的不同模式的可能性,这一研究路径值得我们关注。事实上,国内已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了当下中国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跨文化研究中如何同时借鉴、吸收西方批判与实证两种研究方法以及兼容等问题。自法兰克福学派开始打出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旗号以后,文化研究不仅影响了西方的文艺学理论,也影响了中国的文艺学理论,而在文化研究影响下的文艺学理论内涵则成为学者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期这组专题讨论文章,不仅有对中国文化研究30年经验与问题的回顾与反思,还有西方文化研究对中国当代文论影响的分析探讨、西方学者对中西文化的看法以及方法与研究路径借鉴的研究,希望对读者能有一定的理论启迪。
张华
关键词:文化学派中国当代文论历史语境学术概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