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 作品数:30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61例神经遗传病的基因诊断体会
- 目的:对本科收治的疑似神经遗传病患者进行基因诊断。 方法:纳入病例:排除外伤、卒中、感染、中毒等非遗传因素,完善各项生化及影像学辅助检查,提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并根据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疾病特点选择以下基因分析方式:对...
- 胡亚芳蒋海山管玉清王群刘晓加周晓朱佳佳王冬梅袁超王遥张奇山宋伟冀雅彬周亮谢作善李伟潘速跃
- 肿瘤坏死因子α及β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β(TNF-β)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CI)的相关性。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对110例脑梗死患者(CI组)和11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及β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CI组TNF-α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I组TNF-αA等位基因频率为0.0364,对照组为0.10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I组TNF-β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TNF-βA/A基因型频率(41.82%)明显高于正常人(26.36%),但G与A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CI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TNF-β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CI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 张国忠潘速跃陆兵勋李伟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Β脑梗死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 腓肠神经活检在周围神经病诊治中的应用
- 目的 结合近期活检病例,探讨腓肠神经活检在周围神经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确认符合腓肠神经活检的适应症。选择相应下肢的外踝和跟腱中线作为活检部位,标记、消毒、铺单、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
- 蒋海山李伟
- 83例疑似颅内感染病例脑脊液微生物DNA的下一代测序分析
- 目的 与方法:用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疑似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样本中微生物DNA 序列进行分析,通过与数据库中已有微生物的核酸序列进行比对,鉴定样本中存在的可疑致...
- 王胜男蒋海山彭郁宋玮汪鸿浩林镇洲吴永明王群谢惠芳陈金玉郑卉方雅秀谢作善李伟李璇陈映丽陈霞潘速跃胡亚芳
- 关键词:颅内感染下一代测序
- 61例神经遗传病基因诊断体会
- 目的对南方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的疑似神经遗传病患者的DNA进行分析,以明确诊断。方法纳入病例:排除外伤、卒中、感染、中毒等非遗传因素,完善各项生化及影像学辅助检查,提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并根据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 胡亚芳蒋海山管玉清王群刘晓加周晓朱佳佳王冬梅袁超王瑶张奇山宋玮冀雅彬周亮谢作善李伟潘速跃
- 关键词:神经遗传病基因诊断
- 四羟基二苯乙烯增强肝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四羟基二苯乙烯(THS)是否能增强肝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方法:⑴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和THS对肝癌细胞SMMC-7721与Bel-7402细胞活力的影响;⑵TUNEL法检测THS加强顺铂的促凋亡作用;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在THS作用下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结果:THS和顺铂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两种细胞的细胞活力;THS加强顺铂对SMMC-7221的促凋亡作用;THS可明显提高肝癌细胞系XIAP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THS可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增强肝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 顾民华李伟顾勇
- 关键词:顺铂肝癌细胞凋亡
- 克隆缺失连接片段——一种基于PCR技术的缺失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携带者检测
- 2008年
- 目的依据dystrophin基因缺失后断端重接可形成一段变异的DNA序列,提出一种利用缺失连接片段进行缺失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携带者检测的新方法。方法实验以来自广东省肇庆地区的一个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家系为研究对象,其中2例确诊的男性BMD患者,3例待诊的女性携带者,1例待诊的人工流产绒毛。先证者经外显子PCR检测确定第3.5外显子缺失,随后采用PCR步移法在相应内含子设计引物定位断裂点的位点,最后利用靠近断裂点设计的引物直接对家系的6例基因组DNA进行缺失连接片段的PCR扩增和测序。结果6例基因组DNA均扩增出阳性的产物片段且连接片段的测序序列完全一致,绒毛的性别诊断结果为女性,可以确诊本家系中的3个女性和流产绒毛均为缺失型BMD携带者。结论作者成功地将整个家系患者和携带者的缺失连接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实现了利用缺失连接片段对缺失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携带者进行准确基因诊断的设想,同时对在产前诊断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 钟敏潘速跃陆兵勋李伟
-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基因诊断
- 周围神经超声和腓肠神经活检的对比研究:附30例报告
- 蒋海山李伟彭郁胡稷杰王遥
- 反复多次脑脊液细胞检查提高不典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率
- 目的研究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5年5月已明确诊断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例共62例。每张玻片收集0.5ml脑脊髓液,离心收集沉淀,脑脊髓液中新型隐球菌的...
- 谢作善李伟蒋海山胡亚芳潘速跃
-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20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31名健康者(对照组)的IL-10-592C/A、IL-10-819C/T及IL-10-1082G/A,共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IL-10-1082G/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4,P=0.001);IL-10-1082A等位基因频率为99.5%,对照组为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10-592C/A和IL-10-819C/T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1082G/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增高与脑梗死发病有关。
- 张国忠潘速跃杜冉陆兵勋李伟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