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元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特殊群体心理特征研究--以北京市近郊失地农民为例
- 我国大部分的失地农民居住在城乡结合部,他们本来是“我国最富有、最有文化、最见过世面的农民”,但是他们在短时间内很难认同自己的“市民”身份,他们所过的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差异非常大,能否被城市文明接纳,也成为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
- 王子元杨凤池姚怡明刘松怀
- 北京市农转非人群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调查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调查北京市农转非人群的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探讨其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于2014年4—7月选择北京市朝阳区垡头街道13个社区中符合入选标准的农转非人员,共发放问卷450份,当天回收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87份,有效回收率为86.0%,调查问卷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区基本信息调查表。结果北京市农转非人群的自我效能感得分〔(26.2±6.4)分〕低于全国常模〔(28.6±5.2)分〕(t=-7.332,P<0.001)。北京市农转非人群积极应对方式得分〔(2.6±0.7)分〕高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2.1±0.6)分〕(t=15.262,P<0.001)。北京市农转非人群自我效能感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23,P<0.001);自我效能感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无直线相关关系(r=-0.08,P=0.117)。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方式有回归关系(β=0.195,t=4.131,P<0.001)。结论农转非人群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认识不全面,对心理健康的理解程度有限。农转非人群对于新生活没有清晰的设想,自我效能感需要提高。农转非人群要完全融入城市生活,适应城市居民的身份需要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 王子元杨凤池姚怡明石扩张辉裴一
- 关键词:自我效能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数据收集
- 浅析特殊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通过访谈法了解特殊群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为政府采取适合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朝阳区农转非群体为例,随机抽取387名被调查人员进行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使用了自编访谈提纲对随机抽取的20名被调查人员分三次进行了小组访谈。结果特殊群体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有:(1)特殊群体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仍以传统媒体为主。(2)特殊群体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3)特殊群体退休生活易产生孤独感的问题。(4)特殊群体因经济压力过大产生焦虑、无助感的问题。(5)特殊群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产生心理不适应的问题。(6)特殊群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产生身份认同的问题。结论特殊群体在生活中存在比较多的有待解决的心理困惑,传统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面临着考验,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应用于针对农转非群体的心理健康宣教中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
- 王子元姚怡明杨凤池耿雪张斌
- 关键词:访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 北京市朝阳区失地农民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心态特征分析
-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访谈法,采用心理学定性的研究方法为政府健全城镇化建设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访谈法,使用了自编提纲对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随机抽取的16名失地农民分两次进行了小组访谈。研究结...
- 王子元裴一杨凤池周连红
- 文献传递
- 特殊群体心理特征研究——以北京市近郊失地农民为例
- 我国大部分的失地农民居住在城乡结合部,他们本来是'我国最富有、最有文化、最见过世面的农民',但是他们在短时间内很难认同自己的'市民'身份,他们所过的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差异非常大,能否被城市文明接纳,也成为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
- 王子元杨凤池姚怡明刘松怀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