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毒血症
  • 2篇鸭瘟
  • 2篇野鸭
  • 2篇症状
  • 2篇伤寒
  • 2篇剖检
  • 2篇剖检变化
  • 2篇曲霉菌
  • 2篇曲霉菌病
  • 2篇霉菌
  • 2篇霉菌病
  • 2篇菌病
  • 2篇副伤寒
  • 2篇杆菌
  • 2篇杆菌病
  • 2篇肠毒血症
  • 2篇大肠杆菌
  • 2篇大肠杆菌病
  • 1篇鸭霍乱
  • 1篇鸭曲霉菌病

机构

  • 5篇吉林特产高等...

作者

  • 5篇赵桂英
  • 3篇丁秀文
  • 2篇于富贵
  • 2篇叶萍
  • 1篇周会敏
  • 1篇陈金山
  • 1篇梁彦
  • 1篇丛立新

传媒

  • 1篇特产研究
  • 1篇特种经济动植...
  • 1篇吉林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畜牧与兽医

年份

  • 2篇2003
  • 3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狍肠毒血症的防治被引量:1
2002年
赵桂英于富贵梁彦
关键词:症状剖检变化肠毒血症
野鸭常见病的防治
2003年
丁秀文赵桂英叶萍
关键词:野鸭鸭瘟鸭霍乱大肠杆菌病鸭曲霉菌病
狍肠毒血症的防治被引量:2
2002年
赵桂英于富贵周会敏
关键词:肠毒血症症状剖检变化
梅花鹿锯茸时出血特点及止血机理的研究
2002年
根据鹿茸的组织结构 ,阐明了锯茸时出血特点 :收取初角茸时呈渗出状出血 ;收取二杠茸时呈线状出血 ;收取三杈茸和怪角茸时呈喷射状出血 ,并且有节律地进行搏动。出血量则随着鹿茸的产量和茸围的增加而增多 ,但是当收取茸围为 2 0 .3± 0 .6cm的怪角茸时却不存在着这种明显的相关关系。同一茸形不同年龄的鹿 ,因茸重、茸围的不同出血亦有差别。锯茸时由于茸皮下和茸髓质的动脉、静脉血管被横断 ,还可能发生纵断 ,血流较急 ,它不同于一般的血管损伤 ,止血时又不能采用钳夹、结扎血管断端的方法控制血流 ,烧烙法也不适宜 ,因此研究锯茸止血机理时重要的是机械性止血 ,同时应有利于创面的愈合 ,对鹿茸的再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
陈金山丁秀文丛立新赵桂英
关键词:梅花鹿锯茸出血特点止血机理生理特点抗凝血
野鸭常见病的防治
2003年
丁秀文赵桂英叶萍
关键词:野鸭鸭瘟霍乱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副伤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