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醉后恢复室病人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麻醉后恢复室(PACU)病人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PACU记录完整的1575例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结果 PACU并发症发生率为31.63%,其中并发症以循环不稳定、心律失常、舌后坠、恶心呕吐、寒战、躁动发生率高,其原因主要与术前准备欠佳、麻醉操作管理不完善、恢复室处理欠妥等有关。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麻醉管理、妥当的PACU处置,有利于降低PACU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对提高恢复室病人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 郭秀琼杨国仁陈涛孟强
- 关键词:麻醉后恢复室并发症
- 术后早期高黏滞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多元相关与回归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初步探讨术后早期高黏滞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44例术后早期出现血液黏度升高的全麻直肠癌患者的线性计量资料纳入分析,根据前期研究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⑴术后早期(T3)血液流变指标中切全血黏度(Mηb)的回归方程为:Y=2.608+0.046X1+0.002X5(X1=年龄,X5=丙泊酚总量)。最优线性方程:Y=3.831+0.042X1。⑵相关分析:年龄、体重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最优化方程可作为初步的预测术后早期高黏滞血症的方法。
- 陈涛钟庆李勇白毅平刘丰华王志唐显玲
- 关键词:术后高黏滞血症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在医院择期行ERCP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试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警觉/镇静评分(OAA/S)、丙泊酚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用药前(T0),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用药10 min后(T1)、用药20 min后(T2)、手术结束时(T3) MAP、HR、RR变化幅度较对照组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RCP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减少丙泊酚使用量不影响苏醒时间。
- 陈涛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丙泊酚麻醉血流动力学
- TIP30与p53、ki67在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分析TIP30与p53、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在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217例,均采用组织芯片(TC)结合免疫组化(IHC)技术检测TIP30、p53、ki67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217例患者,TIP30低表达79例(36.41%)、高表达138例(63.59%),p53阳性表达111例(51.15%)、阴性表达106例(48.85%),ki67低表达102例(47.00%)、高表达115例(53.00%);在肺癌中,TIP30低表达率与p53阳性表达率、ki67高表达率呈正相关(r=0.578、0.499,P<0.05);TIP30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肿瘤类型、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表达与肿瘤类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病理参数无关(P>0.05),ki67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病理参数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TIP30高表达组2年无瘤生存率87.52%高于TIP30低表达组21.39%(P<0.05),p53阳性表达组2年无瘤生存率36.72%低于阴性表达组76.48%(P<0.05),ki67高表达组2年无瘤生存率44.72%略低于低表达组56.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30低表达及p53阳性表达、ki67高表达均与肺癌有相关性,TIP30表达越低,p53、ki67表达越高,均与病理参数有一定关联。
- 赖永才罗志刚毛炜王钢李甫罡卢峰陈涛张正超
- 关键词:肺癌TIP30P53KI67免疫组化预后
- 自制下颌提升固定器辅助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在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中,比较自行设计的一种下颌提升固定器(Jaw elevation fixation device,JEF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00名ASA I~II级,年龄18~65岁的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C组和J组行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C组辅用人工托下颌法,J组用下颌提升固定器法。采用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行纤支镜操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成功率、调整托下颌手法/JEFD次数和出现颈前区红点的例数以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成功,未见明显并发症。声门暴露及插管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托下颌手法/JEFD的例数C组明显多于J组(P<0.05),而出现颈前区红点例数则明显少于J组(P<0.05)。结论下颌提升固定器可有效并安全地取代麻醉医生在纤支镜操作中的人工托下颌法。
- 颜勇军郑珈琳钟庆汪辉德陈涛邬瑞刚陈光忠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
- 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细胞因子水平关系研究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简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期来该院体检经胃镜检查未发现消化性溃疡的健康者28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14碳尿素呼气试验、免疫印迹法将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Hp感染阳性患者及Hp感染阴性患者、Ⅰ型Hp感染患者与Ⅱ型Hp感染患者,对各组之间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阳性患者血清IL-2、IL-4、IL-6、TNF-α、IFN-γ的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中,Ⅰ型Hp感染患者血清IL-2、IL-4、IL-6、TNF-α、IFN-γ水平明显高于Ⅱ型Hp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在Hp感染尤其是Ⅰ型Hp感染患者中升高更加明显,提示细胞因子水平改变可能参与到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
- 陈涛李甫罡刘淼卢峰王钢郭晓兰罗志刚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细胞因子
- 七氟醚与丙泊酚辅助镇静在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中的比较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在咽喉部表面麻醉+环甲膜穿刺下,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对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口气管插管提供辅助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麻醉前访视怀疑有困难插管的拟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七氟醚组(n=30,S组)和丙泊酚组(n=30,P组)。局麻后采用辅助镇静,待病人意识丧失后,行FOB操作。记录镇静诱导时间、肢体运动、舌后坠、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成功率及插管呛咳情况;术后满意度调查采用VAS评分;监测心电图、动脉血压、SpO2。记录时间点:给药前基础值(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结果两组患者均获成功,操作期间未见明显并发症,无退出病例。S组镇静时间明显长于P组(P<0.05),而插管时间、一次成功率两组基本相似(P>0.05),S组镇静诱导期出现肢体运动、插管呛咳的例数明显多于P组(P<0.05),而舌后坠则明显小于P组(P<0.05)。术后满意度调查VAS评分,S组小于P组(P<0.05)。在T1-3,S组HR高于P组(P<0.05);在T2,S组MAP高于P组(P<0.05)。结论两种辅助镇静方式皆可获满意安全的临床效果;丙泊酚提供更好更快的气管插管条件,患者满意度高,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七氟醚则可提供更为安全的气道。
- 赵敏钟庆汪辉德邬瑞刚陈涛巫韧何含
-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纤维支气管镜经口气管插管
- 用纱布包裹穿刺针柄行硬膜外穿刺的体会
- 2005年
- 陈光忠陈涛骆乐马梅
- 快速序贯诱导下纤维支气管镜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可视化气道管理技术的普及是麻醉学科近年来最突出的进展[1],而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麻醉医师气道管理的有力工具。传统上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气管插管,主要是基于困难气道的管理理念,但此法耗时,造成患者痛苦,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大[2-3]。
- 汪辉德钟庆伍保均肖其珍邬瑞刚陈涛杨国仁
- 关键词:经鼻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管理麻醉学科麻醉医师
- F形气管导管固定胶带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10年
- 牢固可靠的气管导管固定可有效避免气管导管移位、脱管等发生.目前临床多用临时制备的胶布来固定气管导管,但制备的胶布条长短宽窄不规范,而且使用过程易发生扭曲和互相粘贴,影响固定效果.近年研制了气管导管固定装置、一次性气管插管包、口导管保护套、外套通气道型气管导管固定器和防滑脱气管导管等[1-5],虽然较传统固定方法取得了一定改进,但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固定器体积较大,不适于特殊体位,临床应用受限.
- 陈光忠杨国仁张卫邬瑞刚陈涛赵敏
- 关键词:一次性气管插管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