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璇

作品数:36 被引量:36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超声
  • 8篇弹性成像
  • 8篇基因
  • 8篇成像
  • 4篇纤维化
  • 4篇量表
  • 4篇肝纤维化
  • 3篇信效度
  • 3篇卒中
  • 3篇纤维化程度
  • 3篇结节
  • 3篇基因检测
  • 3篇甲状腺
  • 3篇肝纤维化程度
  • 3篇测序
  • 2篇弹性成像技术
  • 2篇凋亡
  • 2篇心肌
  • 2篇心肌应变
  • 2篇信效度研究

机构

  • 30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曼彻斯特大学
  • 1篇莆田学院附属...

作者

  • 35篇李璇
  • 9篇周宏珍
  • 9篇潘速跃
  • 9篇胡亚芳
  • 6篇蒋海山
  • 6篇朱亚芳
  • 5篇周亮
  • 5篇朱佳佳
  • 5篇何云
  • 5篇王群
  • 5篇杨红
  • 5篇谢作善
  • 5篇李伟
  • 4篇王冬梅
  • 4篇彭娟
  • 4篇蒋长秀
  • 4篇姬仲
  • 3篇叶新平
  • 3篇彭涛
  • 3篇管玉青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沌理论应用于医院创新管理建设的实践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当医疗环境逐渐复杂、医患关系日益恶化的时候,内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医院正处于混沌状态,无法适应日趋激励的医疗市场竞争。本文阐述了混沌理论的概念及应用,提出将混沌理论应用于新时期医院管理建设,运用混沌理论的思维方式,重新定位医院管理战略,构建医院内部的弹性能力,从人力资源管理、强化行为激励、管理员工绩效和构建医院和谐新文化等方面入手,解决传统管理方法无法决断的复杂问题,为医院管理理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
周宏珍雷清梅朱亚芳李璇赵志荣
关键词:医院管理
MTHFR基因相关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性高胱氨酸尿症一例
目的 通过总结一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最终确诊为MTHFR基因相关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性高胱氨酸尿症的过程,探讨神经系统疑难病的规范化诊断流程.方法 患者,青年女性,21岁,四肢无力伴行走不稳,易跌倒4年余就诊....
姬仲王胜男李璇朱娟谢作善胡亚芳潘速跃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弹性特征量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RT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超声新技术,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技术诊断乙肝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
蒋长秀杨红何云彭涛李智贤江健宁廖新红叶新平李璇
关键词: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肝纤维化程度技术诊断特征量超声新技术
83例疑似颅内感染病例脑脊液微生物DNA的下一代测序分析
目的 与方法:用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疑似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样本中微生物DNA 序列进行分析,通过与数据库中已有微生物的核酸序列进行比对,鉴定样本中存在的可疑致...
王胜男蒋海山彭郁宋玮汪鸿浩林镇洲吴永明王群谢惠芳陈金玉郑卉方雅秀谢作善李伟李璇陈映丽陈霞潘速跃胡亚芳
关键词:颅内感染下一代测序
两种意识评估量表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比较研究被引量:43
2015年
目的:比较和评价2种意识评估量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为神经重症患者的意识评估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患者100例,运用2种量表评估患者的意识,以Cronbachα系数、评估者间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指数(CVI)以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判断预后预测的辨别力等方法评价和比较量表的信效度。同时收集同期血液的脑损伤程度的重要实验指标: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 FOUR的Cronbachα为0.811, GCS的Cronbachα系数为0.923;评估者间一致性信度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FOUR)和0.979(GCS)。 CVI分别为0.965(FOUR)和0.973(GCS)。2种意识评估量表均对不良预后具有较好的辨别预测能力,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8(FOUR)、0.932(GCS);预测不良预后的最佳分界值FOUR为12分、GCS为11分。 FOUR与NSE和S-100B蛋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4(P<0.05)和-0.427(P<0.01);GCS与NSE和S-100B蛋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6(P<0.05)和-0.395(P<0.01)。结论 GCS和FOUR都适合用于对神经外科患者意识评估,前者为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所熟悉,而后者更适应评估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且易于被神经外科医护人员记忆和掌握。
彭娟周宏珍史蕾王晓艳周瑛李璇
关键词:信度
一种马桶蹲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桶蹲架,包括支架和坐板,所述支架由三块竖板依次垂直连接构成,在支架的后侧是马桶套入口,所述支架的其中两块相对的竖板的上部内侧分别沿前后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后侧设有挡止部,所述坐板可抽拉的安装在该...
周宏珍郭遂群郭妍王莉慧李璇姚琳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征象与CD34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征象与癌组织CD3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肿瘤基因图谱数据库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34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编码基因VEGFA、VEGFR、PDGF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超声征象与CD34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34与VEGFA的mRNA水平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与VEGFR、PDGFR的mRNA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征象中,血流显像分级为Ⅱ~Ⅲ级者,癌组织中CD34高表达的比例高于0~Ⅰ级者;腋窝淋巴结转移者,CD34高表达的比例高于无转移者。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中血流分级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与CD34表达显著正相关,提示临床医师可结合CD34与超声征象为患者进行抗血管治疗用药的选择分析。
颜丽华章婧文王伟镇刘志刘娟王宝平纪丽景李璇马焕容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CD34
超声引导下骶孔精准穿刺技术在骶神经调节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下骶孔精准穿刺技术在骶神经调节术(SNM)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0月15例在我院行SNM的患者资料。15例患者中,7例采用传统X线透视下十字定位法(对照组);8例采用术中超声引导下骶孔精准穿刺定位法(试验组)。统计两组患者术中C臂透视次数、穿刺进针次数、穿刺成功所需时间、术中调控测试时间、体验阶段起效电压、电极植入位置、永久刺激器植入转换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排尿日记作为评判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5例手术均由同一名主刀医师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骶尾椎变异、尿动力学检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臂透视次数、穿刺进针次数、穿刺成功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调控测试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验阶段起效电压、电极植入位置、永久刺激器植入转换率及术后切口渗液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9例接受了Ⅱ期永久刺激器植入术的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症状获得持续缓解,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术中超声引导下骶孔精准穿刺技术的应用明显减少了C臂透视次数及穿刺进针次数,缩短了穿刺时间,提高了术中测试效率,短期随访结果表明超声定位法安全有效,同时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术后切口渗液等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增加。期待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验证术中超声引导下骶孔精准穿刺技术的临床疗效。
钟家雷李璇陈嘉炜黄伟娜张桂豪曾嘉荣吴芃
关键词:术中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何云李璇杨红蒋长秀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作用分析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感知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50名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同时选取100名护士进行工作环境感知状况调查,比较持续质量改进推行前后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护士对其自身工作环境的感知现状。结果持续质量改进理论的引入,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护士工作环境感知度也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可提高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且能够提升护士对其工作环境的感知度。
周宏珍朱亚芳雷清梅李璇于红蕾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优质护理医药体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