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景连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着陆
  • 3篇着陆冲击
  • 2篇体动力学
  • 2篇下人
  • 2篇加速度
  • 1篇代用品
  • 1篇诱发电位
  • 1篇振动
  • 1篇正加速度
  • 1篇上肢
  • 1篇尸体
  • 1篇体感
  • 1篇体感诱发电位
  • 1篇猕猴
  • 1篇加速度峰值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航天
  • 1篇航天医学
  • 1篇防护装置
  • 1篇非线性

机构

  • 7篇航天医学工程...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范景连
  • 4篇姜俊成
  • 4篇王玉兰
  • 3篇成自龙
  • 2篇王宪民
  • 2篇曾文艺
  • 2篇汪芳子
  • 2篇刘炳坤
  • 2篇由广兴
  • 2篇赵伟
  • 1篇崔建
  • 1篇芦海俊
  • 1篇刘来福
  • 1篇姜世忠
  • 1篇朱青安
  • 1篇向求鲁
  • 1篇张云然
  • 1篇王玉清
  • 1篇吴桂荣
  • 1篇罗进

传媒

  • 3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第二届全国人...
  • 1篇第四届全国人...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在防护下人尸体上肢对冲击力动态响应的研究
一、引言当飞机在高速飞行中飞行员应急出舱时,立即受到强大的气流吹袭作用。气流吹袭造成的损伤主要为四肢和头颈部的甩打伤,而四肢的耐受力最低,防护的技术难度大。国外虽然提出了各种防护措施,但对其防护性能缺乏较系统的医学实验研...
吴桂荣张云然刘炳坤向求鲁王宪民范景连朱青安芦海俊欧阳钧李忠华钟世镇
关键词:飞行员防护装置
不同冲击力作用下人体动力学响应特性研究被引量:12
1994年
为研究人体的冲击动态响应特性,6位受试者以坐姿承受垂直位冲击实验。冲击加速度为3G、5G、10G左右。11只猴各承受了1~50G连续冲击。测试了受试对象多个部位的响应。人及猴响应的加速度峰值与座椅加速度峰值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由于不同部位主共振峰一致,表明人体是以整体对冲击响应的,冲击G值的大小影响人体频响特性。随着冲击G值的增加,人体的共振频率左移,第二峰的峰值随着增高,10G时基本上融合为一个共振峰,致使主共振频率的峰值右移,显示出非线性。该规律与作者的振动研究结果一致。结果提示对于非线性系统可分段线性化逼近,可分别用不同的单自由度线性模型估计人体的动态响应。文中还讨论了冲击动态响应研究的方法学问题。
汪芳子由广兴崔建姜俊成范景连
关键词:振动非线性
人体坐姿着陆冲击(+Gz)耐限区间的研究被引量:20
1997年
研究证明了选择猕猴群中部分成龄猴模拟健康成年人进行坐姿冲击试验是可行的。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数学推导求出了猴与人之间的修正值,结合医学指标改变,得出了人对坐姿着陆冲击的耐受曲线,并求出了人的安全、轻伤、中伤和重伤不同区间的耐受值。这一结果可作为制订人体对坐姿着陆冲击耐限标准的科学依据。
成自龙韩延方曾文艺王玉兰范景连姜俊成
关键词:正加速度着陆冲击
+Gx着陆冲击损伤特点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1994年
为了探讨+Gx着陆冲击造成损伤的特点,22只家犬以仰卧姿势承受了10~60Gx,30~100ms的冲击,记录了冲击平台、动物胸部、脊柱的加速度和ECG、呼吸、心内压、胸内压、腹内压、身体位移等指标。结果表明,在+Gx冲击作用下出现以肺脏、心脏为主的广泛内脏损伤。在冲击时右心房、右心室和胸腹内压都明显增加。胸部响应加速度发生超调,脊柱响应加速度低于输入。胸最大相对压缩量为44%。当胸部加速度峰值>60G、0.03s时,出现可恢复性中度损伤。实验结果对制定着陆冲击防护措施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王玉兰罗进成自龙韩延方范景连王玉清
关键词:加速度着陆冲击
人体冲击与人体代用品关系的研究——猕猴与人动态响应规律的研究
在航空航天活动中,强大的冲击力常常是要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为了给飞行器设计和应急救生防护装备生产部门提供人体的耐冲力数据,必须要开展这方面实验研究。高过载的人体冲击实验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在我国是绝对不允许用真人作实验,因...
成自龙韩延方王玉兰范景连姜俊成赵伟曾文艺刘来福
关键词:代用品体感诱发电位加速度峰值
猴对不同冲击力的动态响应特性
1993年
6只猴在活体、麻醉状态下承受1~50g连续16次垂直冲击实验。测试了冲击台,座椅,猴的头、胸、腹等部位的加速度值,其中3只猴还接受手术埋藏传感器以测得下腰椎、肝和胃的数据。根据身体不同部位响应的峰值相对于座椅峰加速度的相关关系,所得到的方程表明猴对冲击的响应特性可看作拟线性系统。
汪芳子由广兴章志利范景连
关键词:航空航天医学
航天着陆冲击过程中人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目的 建立多自由度集中参数人体动力学模型,预测人体对着陆冲击的动态响应.方法 在人体结构及实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人体动力学模型的结构,建立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确定待识别的物理参数,进行人体冲击实验,获取数据,在时域内用最小...
刘炳坤王宪民王玉兰姜世忠陈文娟黄昕赵伟范景连姜俊成孟凡平
关键词:着陆冲击冲击加速度航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