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状态
  • 1篇治疗2型糖尿...
  • 1篇溶栓
  • 1篇糖化
  • 1篇糖化血红蛋
  • 1篇糖化血红蛋白
  • 1篇糖尿病患病率
  • 1篇齐拉西酮
  • 1篇青少年精神分...

机构

  • 6篇攀枝花市第三...
  • 3篇攀枝花学院

作者

  • 6篇徐进
  • 3篇徐万宇
  • 3篇周勇
  • 2篇熊辉
  • 2篇彭志
  • 1篇李培轩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血康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76例
2011年
目的评价心血康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心血康软胶囊组(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心血康软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外观相同的安慰剂。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C反应蛋白等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血糖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C反应蛋白等均有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康软胶囊可改善2型糖尿病的代谢异常,疗效可靠,依从性好,无不良反应。
徐进徐万宇周勇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析与糖尿病有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1月1日在我院住院诊断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诊断以我国现行临床诊断标准做出,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家族史、血糖、血脂、服药情况等做相关统计分析。结果10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患糖尿病的人数为19例,占18.1%。糖尿病发病与其年龄、病程、服药情况、高脂血症明显相关(P<0.05)。结论在对精神分裂症的收治中,其年龄、病程、服药、高脂血症等因素应视为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李培轩徐进尹继续李沛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糖尿病患病率
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Tourette综合征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Tourette综合征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48例Tourette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治疗,观察8周。应用耶鲁综合抽搐严重程度量表(YGTS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两组的疗效与副作用。结果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治疗Tourette综合征均有显著疗效,显效率分别为78.3%和82.6%。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药物副作用方面齐拉西酮组明显优于氟哌啶醇组。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疗效可靠、副作用少。
熊辉徐进彭志李沛亨
关键词:TOURETTE综合征齐拉西酮氟哌啶醇
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首次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青少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评价疗效,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来评估安全性。结果两组PAN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较少出现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和闭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较少出现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闭经溢乳等副作用。
熊辉李沛亨徐进彭志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疗效安全性
老年性痴呆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4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收集140例老年性痴呆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病死率、并发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进行评定。结果:68例老年性痴呆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较未溶栓病死率、并发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多项因子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结论:老年性痴呆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可挽救更多的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徐进徐万宇周勇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急性心肌梗塞溶栓
哮喘合并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哮喘合并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就诊的127例原发哮喘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统一哮喘病情评价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查,得到患者的哮喘病伴发抑郁状态发生率。通过显著性检验及Loge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对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哮喘伴发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7.2%(60/127),其中轻度抑郁14.2%,中度抑郁28.3%,重度抑郁4.7%。抑郁状态发生的相关因素按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性别、疾病严重程度、运动障碍严重程度、文化程度、是否应用平喘药5项。结论哮喘合并抑郁状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上述相关因素的检查可以预测哮喘合并抑郁状态的出现,并为其防治提供多个位点。
徐进徐万宇周勇
关键词:哮喘抑郁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