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伟

作品数:43 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骨折
  • 11篇腰椎
  • 8篇手术
  • 8篇椎间盘
  • 8篇椎体
  • 8篇内固定
  • 6篇椎弓
  • 6篇椎弓根
  • 6篇疗效
  • 6篇螺钉
  • 6篇关节
  • 5篇胸腰椎
  • 5篇椎骨
  • 5篇成形术
  • 4篇胸腰椎骨折
  • 4篇胸椎
  • 4篇腰椎骨折
  • 4篇入路
  • 4篇疏松性
  • 4篇骨质

机构

  • 43篇宜宾市第二人...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作者

  • 43篇江伟
  • 24篇叶蜀新
  • 15篇宋玉光
  • 15篇谢小平
  • 9篇余游
  • 7篇樊元胜
  • 5篇曾强
  • 5篇林海
  • 5篇刘兵
  • 4篇刘光大
  • 3篇赵勉
  • 3篇李杰
  • 3篇吴智涛
  • 3篇蔡建平
  • 2篇罗强
  • 2篇陈昕
  • 1篇龚光
  • 1篇赵兵
  • 1篇张亮
  • 1篇曹跃勇

传媒

  • 6篇四川医学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四川解剖学杂...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第二届海峡两...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吸收螺钉在下胫腓关节分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下胫腓关节分离并双踝骨折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的研究了下胫腓关节分离并内外踝骨折45 例,其中外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9例;双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15例;三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21例。在手术治疗...
宋玉光江伟叶蜀新谢小平
交锁髓内钉提前取锁法在治疗下肢长骨折中的应用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是近20年来创伤骨科的主要进展之一。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固定可以治疗严重、复杂的粉碎性长骨骨折,有较好的复位固定、抗旋转、抗短缩作用。缺点是骨折端没有纵向应力,对骨折愈合有一定的影响,易出现骨折...
叶蜀新谢小平江伟曾强
文献传递
椎间盘手术专用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间盘手术专用刀,属医疗器械类,本发明所提供的椎间盘手术专用刀,由于采用了定位针杆和外套的刀具等结构,可以做到定位准确,切除深度准确,环形刀刃控制范围准确,切口干净利落,而且由于避免了刀具滑动,从而从根本上...
江伟叶蜀新
文献传递
外侧锁孔技术在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定位及植入方法应用
目的:寻找更安全、更准确的胸椎椎弓根钉定位及植入方法。方法:在标准定位法的基础上,在胸椎椎弓根入点外侧开孔找到椎弓根的外侧缘及外侧壁,应用椎弓探子紧贴椎弓根的外侧壁标出外侧壁的边缘及方向,也就是椎弓根的外侧壁及方向。然后...
宋玉光江伟叶蜀新
多模式镇痛在局部麻醉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局部麻醉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2019年5月在局部麻醉下采用PETD治疗的120例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临床资料,按镇痛方式分组,对照组(60例)术中采用穿刺部位常规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帕瑞昔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的多模式镇痛方案。比较2组患者术前(T0)、手术开始时(T1)、椎间孔成形期(T2)、纤维环操作期(T3)、手术结束时(T4)及术后2 h(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检测术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腰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T1、T2、T3、T4时间点,观察组HR、MAP低于对照组;T1、T2、T3、T4、T5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4、T5时间点IL-6、TNF-α水平均高于T0时间点,观察组T4、T5时间点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术中不良反应观察组8例(13.33%),对照组19例(31.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1 d、3 d VAS评分及OD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观察组优33例,良2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1.67%;对照组优32例,良21例,可7例,优良率为88.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局部麻醉下采用PETD治疗的LDH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可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获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降低术中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李杰江伟彭立鹏
关键词:腰椎内窥镜检查镇痛
钢板前置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 探讨钢板前置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 ,以及预防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方法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 ,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4 9例 ,男 38例 ,女 11例。年龄 18~ 6 3岁 ,平均 35岁。新鲜骨折 2 7例 ,陈旧性骨折 12例 ,骨折不愈合 10例。按 AO分型 :A型 19例 ;B1 型 14例 ,B2 型 9例 ,B3型 5例 ;C1型 2例。闭合骨折 37例 ;开放骨折 12例 ,其中 Gustilo 型 8例 , 型 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 4例。手术经前方入路 ,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合并桡神经损伤者 ,行桡神经探查。 结果 术后有 4 8例获 6~ 4 8个月随访 ,平均 2 8.7个月。骨愈合时间 3~ 9个月 ,平均 4 .7个月。手术取除钢板 37例。 4 9例行 82次 (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除外 )手术 ,均未发生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结论 经前方入路 ,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既不影响骨折愈合 ,又能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谢小平叶蜀新林海江伟罗强
关键词:肱骨骨折钢板内固定钢板前置神经损伤
靶向入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椎重度压缩性骨折研究
2021年
研究靶向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椎重度压缩性骨折。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入的5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重度胸椎压缩性骨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2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保守治疗措施,研究组实施靶向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情况、矢状面Cobb角、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矢状面Cobb角均无差异,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矢状面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5天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重度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实施靶向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相关情况较为良好,患者疼痛评分较低,术后恢复较好,值得应用。
宋玉光江伟蔡建平
关键词:胸椎骨折
肱骨中下段骨折前置钢板固定的入路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介绍肱骨中下段骨折前置钢板固定的手术入路。并探讨该手术入路不损伤桡神经、不影响屈肘肌力的可能性。方法 解剖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两只。临床应用 2 0例。结果 通过尸体解剖和临床应用发现 ,在肱骨中下段 ,沿肱二头肌外侧缘往深层解剖即是肱肌。纵行分开肱肌和骨膜即达肱骨。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 ,桡神经则位于钢板外侧。手术中不必常规解剖游离长段桡神经 ,桡神经不跨越钢板。屈肘肌力和肘关节屈伸度不受手术影响 (P>0 .0 5 )。结论 经肱骨前方入路 ,将钢板置于肱骨中下段前方固定是一种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
谢小平叶蜀新林海江伟罗强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尸体解剖钢板内固定桡神经
颈前入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9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颈前入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0例,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颈椎弧度的改善。结果患者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术后3、6、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D值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术后6、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较好地恢复和维持颈椎生理弧度,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江伟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单纯PVP治疗,30例)和观察组(行RFA联合PVP治疗,32例)。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ODI、KPS评分、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KP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术后7 d及1、3个月VAS评分及ODI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渗漏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FA联合PVP较单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减轻其功能障碍并降低骨水泥的渗漏率。
李杰江伟彭立鹏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射频消融经皮椎体成形术疼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