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家瑛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贡菊
  • 1篇多倍体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植物
  • 1篇四倍体
  • 1篇同源
  • 1篇同源四倍体
  • 1篇培苗
  • 1篇嵌合
  • 1篇嵌合体
  • 1篇秋水仙碱
  • 1篇种苗
  • 1篇种苗质量
  • 1篇种胚
  • 1篇壮苗
  • 1篇壮苗生根
  • 1篇组培
  • 1篇组培苗
  • 1篇组织培养与快...

机构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张家瑛
  • 4篇潘超美
  • 1篇李露华
  • 1篇闫斌
  • 1篇何洁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药用植物猴耳环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被引量:16
2015年
以猴耳环成熟的种胚无菌萌发小苗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植物生长物质对丛芽诱导增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完整的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猴耳环种胚最佳灭菌方式为0.1% HgCl_2处理12 min,污染率16.10%,无菌萌发率78.66%;丛芽初代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诱导率100%;继代增殖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 0.7 mg·L^(-1)+NAA 0.05 mg·L^(-1)+IBA 0.3 mg·L^(-1),增殖系数3.95;1/2MS+NAA 0.1 mg·L^(-1)+活性炭0.1 g·L^(-1)适合诱导生根,45 d后可获得健壮植株,生根率100%,平均根数4.41。将生长良好的植株移栽到等体积比蛭石、沙子、泥炭土混合的基质中,成活率66.67%。
付姝颖潘超美刘良婷张家瑛苏家贤柳亚青杨森山邹国光
关键词:猴耳环种胚快速繁殖
贡菊离体快繁体系优化及种苗分级标准研究
贡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cv.Gongju)为菊科(Compositae)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贡菊”、“徽菊”,以头状花序入药,为我国药典规定药用菊花来源之一。贡...
张家瑛
关键词:贡菊离体快繁种苗质量
文献传递
贡菊不定芽离体诱导增殖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优化贡菊不定芽诱导与增值的培养条件,为建立和完善贡菊离体快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贡菊无菌组培苗带芽茎段为试材,通过单因素、组合、正交试验等方法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增值的影响,并对基本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出适用于不定芽诱导的细胞分裂素为6-BA,本实验条件下不定芽诱导最佳配方为:MS+6-BA2.0 mg·L-1+NAA0.1 mg·L-1或6-BA2.0-1mg·L-1+IBA0.1 mg·L-1;不定芽增值最佳配方为:MS+6-BA2.0 mg·L-1+NAA0.02 mg·L-1+IBA0.1 mg·L-1;基本培养基优化结果为:大量元素MS标准浓度+铁盐1.5倍MS标准浓度+蔗糖20 g·L-1+椰子汁30 m L·L-1。结论:6-BA对不定芽诱导有显著影响,IBA、NAA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基本培养基的改良优化可增强不定芽生长发育。
张家瑛潘超美苏家贤肖辛垣
关键词:贡菊
贡菊组培苗壮苗生根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因子对贡菊组培苗壮苗和生根的影响,为贡菊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贡菊组培苗为材料,采用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添加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结果】壮苗培养基配方中150 m L/L大量元素有利于贡菊组培苗的生长;添加100 g/L椰子汁对贡菊组培苗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有利于组培苗根系的形成;添加一定浓度α-萘乙酸(NAA)与3-吲哚丁酸(IBA)能促进组培苗根系数量增多和根的生长。【结论】提高大量元素、降低培养基中琼脂浓度、添加椰子汁和生长激素有利于贡菊组培苗的壮苗生长;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05 mg/L NAA+0.05 mg/L IBA。
李露华潘超美苏家贤张家瑛付姝颖
关键词:壮苗
穿心莲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诱导穿心莲的同源四倍体,为穿心莲的种质创新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穿心莲的种子和刚萌发的成熟胚为诱导材料,采用秋水仙碱为诱导剂进行诱导处理,通过观察叶片形态特征和气孔特征的进行初步筛选,并以流式细胞仪法进行无菌苗倍性水平的鉴定。结果以种子为实验材料诱导得到的变异无菌苗均为嵌合体,以刚萌发的成熟胚为实验材料获得了4株穿心莲的同源四倍体无菌苗,其中以0.075%的秋水仙碱诱导24 h效果最佳,其四倍体诱导率为3.3%。穿心莲的同源四倍体无菌苗与二倍体无菌苗相比,在形态特征上、叶下表皮气孔特征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了穿心莲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方案,初步为后期穿心莲的多倍体培育和种质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
闫斌潘超美何洁付姝颖张家瑛苏家贤
关键词:闭花受精秋水仙碱嵌合体多倍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