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霞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电图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演变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模型
  • 1篇血性
  • 1篇益气
  • 1篇益气活血
  • 1篇鼠肺
  • 1篇青年
  • 1篇青年缺血性脑...
  • 1篇青年缺血性脑...
  • 1篇青年人
  • 1篇清瘟败毒饮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机构

  • 5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5篇冯霞
  • 2篇王晓鑫
  • 1篇仝秀清
  • 1篇尹瑞娟
  • 1篇吴巍
  • 1篇白静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清和肽素及白细胞介素33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关联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及白细胞介素33(IL-33)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80例作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体检组。据Toast分型将80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型组41例,心源性栓塞型组20例,小动脉闭塞型组18例,其他明确病因型组1例,其他明确病因型组因病例数过少不进入亚组分析。观察比较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组及动脉粥样硬化型组、心源性栓塞型组、小动脉闭塞型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和肽素及IL-33水平,并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和肽素与IL-33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和肽素及IL-33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健康体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肽素及IL-33水平,动脉粥样硬化型组高于心源性栓塞型组和小动脉闭塞型组,心源性栓塞型组高于小动脉闭塞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IL-33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和肽素与IL-33显著相关(r=0.544,P<0.001)。结论血清和肽素及IL-33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Toast分型均显著相关。
冯霞仝秀清彭粉花
关键词:卒中青年人和肽素白介素-33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外科急腹症多,工作繁忙,一般包含一般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怀外科,是包括预防和治疗的科学,是以手术切除、修补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专业科室。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大众的健康意识在与日俱增,这给护理学科带来了挑战,也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工综合素质提出了,也给外科护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PDCA循环理论融入到外科护理中,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王晓鑫冯霞
关键词:PDCA护理教学
清瘟败毒饮治疗高热抽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清瘟败毒饮治疗高热抽搐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或科研在治疗高热抽搐方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高热抽搐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3例予"基本治疗",治疗组43例予"基本治疗+清瘟败毒饮"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量,白细胞计数(WBC),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CRP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治疗后,治疗组CRP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治疗后,治疗组WBC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对照组为(0.79±0.15)d,治疗组为(0.49±0.1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90.7%,治疗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热抽搐患者,在采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清瘟败毒饮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中CRP的含量和WBC计数,缩短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
冯霞
关键词:清瘟败毒饮高热抽搐临床疗效
鱼腥草提取物对大鼠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干预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鱼腥草提取物对大鼠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SD大鼠120只,分为对照组20只,感染组34只,感染+低剂量组33只,感染+高剂量组33只进行建模,将感染组、感染+低剂量组、感染+高剂量组建模成功30只大鼠进行灌胃,观察大鼠体质量、肺质量、肺湿质量指数、死亡关联蛋白激酶1(DAPK1)表达量、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感染+低剂量组、感染+高剂量组体质量、肺质量降低,肺湿质量指数、DAPK1表达量、IFN-γ、IL-6、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感染组相比,感染+低剂量组、感染+高剂量组体质量、肺质量升高,肺湿质量指数、DAPK1表达量、IFN-γ、IL-6、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感染+低剂量组相比,感染+高剂量组体质量、肺质量升高,肺湿质量指数、DAPK1表达量、IFN-γ、IL-6、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鱼腥草提取物可使肺炎肺部感染大鼠DAPK1、炎症因子降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LR4/NF-κB通路有关。
王晓鑫白静任智慧吴巍冯霞
关键词:肺炎肺部感染
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法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电图演变过程及中药干预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评价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法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心电图演变过程及中药干预的效果。方法取6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组(仅绕过左冠状动脉,打松结,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B组(通过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模型,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C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通心络胶囊作为对照药物灌胃)、D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益气药灌胃)、E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活血药灌胃)、F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益气药+活血药灌胃),各组均为10只。比较各组大鼠术前、术后即刻、术后7 d和术后14 d 12导联心电图变化、QRS波群时程及病理性Q波等参数的差异。结果 B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均发生明显的波形改变,术后即刻ST段较A组开始抬高,术后7 d时获得峰值,术后14 d时下降;D组ST段变化情况与B组相似,但其在术后7 d时ST段偏移程度更明显,后续回落速度减缓;E组术后不同时间点ST段未出现明显回落现象;C、F组术后不同时间点ST段变化幅度相当,且相比模型组,C、F组ST段显著降低,其中F组更显著(P <0. 05)。相比A组,B组术后不同时间点QRS波群时程均明显延长(P <0. 05),且术后7 d时达峰值;相比B组,C、E、F组术后14 d时QRS波群时程显著减少,其中F组更为显著(P <0. 05),而D组未出现QRS波群时程的明显缩短(P> 0. 05)。A组手术前后均无病理性Q波的出现;其它各组术后即刻时亦无病理性Q波的出现,但均在术后7、14 d时出现病理性Q波,且均在术后7 d时的发生率最高;相比B组,C、E、F组术后14 d时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其中F组发生率最低(P <0. 05),而D组术后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经心电图检查不仅可整体评估大鼠AMI演变过程,而且可有效评估中药干预的效果,从而可作为一种客观且值得推广的评估方法应用于心肌缺血性疾病的实验研究领域。
冯霞尹瑞娟彭粉花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图益气活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