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壮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普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手术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术后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细胞
  • 2篇消融
  • 2篇吉非替尼
  • 2篇肺癌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心包
  • 1篇心包囊肿
  • 1篇心动图
  • 1篇胸部
  • 1篇胸部肿瘤
  • 1篇胸腔
  • 1篇胸腔巨大肿瘤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30...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解放军306...

作者

  • 10篇邵壮
  • 7篇李鲁
  • 4篇杨帆
  • 3篇周君君
  • 3篇宋小勇
  • 3篇林毅
  • 2篇褚衍林
  • 2篇顾洪斌
  • 2篇郭伟
  • 2篇王志鸿
  • 1篇周乃康
  • 1篇熊江
  • 1篇张建中
  • 1篇杨颖
  • 1篇卫任
  • 1篇王志鸿
  • 1篇张君
  • 1篇李燕
  • 1篇孙晓风
  • 1篇王志鸿

传媒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总装备部医学...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切除左室后心包囊肿1例报告
2013年
患者女,65岁。因咳嗽、咯白色黏痰6个月于2012年9月17日入院。患者自2012年3月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咳嗽,伴咯白色黏痰,无胸闷、胸痛、乏力等不适,无下肢肿胀,于2012年8月18日于外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邵壮李鲁褚衍林周君君
关键词:心包囊肿手术切除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下肢肿胀咳嗽
肺小结节术前CT定位下硬化剂定位的临床应用
2015年
目的评价肺小结节术前CT定位下硬化剂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11-2015-06解放军306医院38例(50枚)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拟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19例。硬化剂组术前在CT引导下,注射白云医用胶进行病灶定位。亚甲蓝组CT引导下注射亚甲蓝。对比两组定位结果、时间等。结果硬化剂组与亚甲蓝组肺小结节定位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化剂组定位用时、手术用时均较亚甲蓝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注射后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小结节术前CT定位下硬化剂定位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效果优于亚甲蓝定位,值得临床推广。
周君君邵壮宋小勇林毅黄冰洋李鲁
关键词:肺小结节CT定位硬化剂亚甲蓝
射频消融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RFA)联合吉非替尼(Gefitinib)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晚期NSCLC(III、IV期)患者用RFA联合Gefitinib治疗,与23例单独使用RFA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之间有效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根据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价,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5.4%,高于单纯RFA治疗组的34.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接受RFA和Gefitinib联合治疗组中有71.3%的病人生活质量良好,而接受单纯RFA治疗组中只有47%的患者生活质量良好,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是疼痛、发热、腹泻等,只需对症处理。结论:RFA联合Gefitinib综合治疗NSCLC方案优于单纯采用RFA的治疗方案。
王志鸿李鲁周乃康邵壮解华杰杨帆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射频消融术
胸部巨大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生长部位主要见于腹膜后、腔隙及四肢,来自胸部的更为少见。1931年Klemperer andRabin报告了第一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由于病例不多,目前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现报告我院2005年至2010年间胸部SFT病例2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进行讨论。
林毅李鲁顾洪斌褚衍林张建中邵壮杨帆宋小勇
关键词:胸部肿瘤孤立性纤维瘤胸外科手术射频消融
联合应用达沙替尼可增强吉非替尼对HCC827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dasatinb)增强吉非替尼(gefitinib)对HCC827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单独(0、100、500、1000)nmol/L gefitinib及联合使用dasatinb(1000 nmol/L)处理HCC827细胞及gefitinib耐药株HCC827GR细胞,采用MTT法检测HCC827细胞、HCC827GR细胞增殖活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 3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HCC827GR细胞中Src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dasatinb显著抑制Src磷酸化水平,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caspase 3表达,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杀伤效果显著高于单纯gefitinib处理组。结论 Dasatinb与gefitinib联合应用可增强对Src家族表达的抑制,增强gefitinib对HCC827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王志鸿李鲁邵壮解华杰杨帆周乃康
关键词:SRC激酶
超一侧胸腔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
2009年
李鲁林毅王志鸿顾洪斌邵壮杨帆宋小勇解华杰
关键词:胸腔巨大肿瘤外科手术存活率
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食管癌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新斯的明0.5 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1次/d;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胃液引流总量。结果:对照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为6.2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病死率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4.79±6.97)h、(65.20±9.46)h,胃液引流总量分别为(688.57±95.83)mL、(1028.00±196.1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能明显促进食管癌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邵壮郭伟李鲁周君君孙晓风
关键词:食管肿瘤足三里穴位胃肠功能
肿瘤相关抗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IGF2BP3)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IGF2BP3-His融合蛋白,制备和鉴定小鼠抗人IGF2BP3多克隆抗体。方法用PCR方法扩增IGF2BP3基因,构建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IGF2BP3蛋白的表达。所获得的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并用透析方法脱去尿素使蛋白复性,获得IGF2BP3原核表达蛋白。将制备的原核表达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再用ELISA、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抗体的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克隆出IGF2BP3基因,经测序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PCR酶切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pET-28a-IGF2BP3原核表达载体;质粒在BL21(DE3)中成功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为70000左右的融合蛋白,纯化后经SDS-PAGE分析纯度在90%以上。ELISA确定抗体效价在1∶50000以上,且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均证实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目的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了特异性的小鼠抗人IGF2BP3的多克隆抗体。
赵伟徐清问杨颖童晶晶张君李燕邵壮李鲁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肿瘤相关抗原
乌司他丁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及缺血再灌注-乌司他丁组,每组24只。各组根据再灌注时间点不同分为0 h、2 h、4 h、8 h,各时间点6只大鼠。建立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乌司他丁组。同时,经股静脉采血备检;取骨骼肌组织分别固定,备电镜、光镜检验。分别测定各组动物骨骼肌在发生再灌注时间点0 h、2 h、4 h、8 h时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含量。同时检测各组不同时点大鼠后肢腓肠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光镜下观察骨骼肌细胞结构形态。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血浆LDH、CK的含量4 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缺血再灌注组和乌司他丁组LDH、CK在各时间点的水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乌司他丁组各不同时点血浆LDH、CK的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腓肠肌组织表现为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4 h为最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4 h为最高;缺血再灌注组各组动物血浆SOD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组各时间点腓肠肌中MDA含量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SOD含量高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①乌司他丁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②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骨骼肌细胞破坏而引起的LDH和CK的释放,因此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的损伤有保护作用;③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乌司他丁组的SOD活性要高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而反映氧自由基对骨骼肌损害的MDA的含量却较单纯缺血再灌注低,提示乌司他丁在清除氧自由基及减轻后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有明显保护作用。
邵壮熊江郭伟卫任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乌司他丁自由基
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伴膝下动脉病变球囊扩张成形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4月至2011年8月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下肢缺血患者46例,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49~93岁,平均73.03岁。所有患者均为单纯膝下3支动脉病变。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拜阿斯匹林)和治疗组(拜阿司匹林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每组23例。PTA术后基础治疗两组一致,治疗组加用盐酸沙格雷酯片(安步乐克,100 mg,每日3次,日本三菱制药),治疗时间为6个月。疗效观察时间为PTA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项目为静息痛缓解、溃疡愈合、术后成功开通血管通畅及再狭窄的情况,将静息痛完全缓解,或者溃疡愈合评为疗效显著。结果:糖尿病性膝下动脉病变PTA术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膝下血管病变PTA治疗后,再狭窄的预防、缺血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作用。
邵壮顾洪斌王志鸿解华杰宋小勇孙晓风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再狭窄盐酸沙格雷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