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阳

作品数:104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艺术
  • 25篇文化科学
  • 10篇历史地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3篇美术
  • 18篇艺术
  • 17篇总布胡同
  • 14篇出版
  • 10篇连环
  • 10篇连环画
  • 9篇中国美术
  • 9篇书法
  • 8篇艺术家
  • 8篇术家
  • 8篇画家
  • 6篇出版家
  • 5篇新中国
  • 5篇图书
  • 5篇工笔
  • 4篇人物画
  • 4篇书法艺术
  • 4篇五言
  • 4篇美术出版
  • 3篇中国美术馆

机构

  • 72篇中国美术出版...
  • 37篇中国美术家协...
  • 34篇人民美术出版...
  • 13篇中国编辑学会
  • 5篇中国人民政治...
  • 3篇中国作家协会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央美术学院
  • 1篇中华诗词学会
  • 1篇上海美术馆

作者

  • 102篇林阳
  • 1篇李一
  • 1篇丁宁
  • 1篇王镛
  • 1篇邵大箴
  • 1篇徐里
  • 1篇王维新

传媒

  • 30篇艺术品
  • 18篇荣宝斋
  • 12篇中国美术
  • 6篇民主
  • 4篇美术之友
  • 4篇连环画报
  • 3篇出版发行研究
  • 3篇中国编辑
  • 2篇中国艺术
  • 2篇美术
  • 2篇美术大观
  • 2篇中国出版
  • 2篇出版经济
  • 2篇中国书画
  • 1篇书摘
  • 1篇美术观察
  • 1篇编辑之友
  • 1篇青岛文学
  • 1篇寻根
  • 1篇美术向导

年份

  • 3篇2022
  • 6篇2021
  • 12篇2020
  • 15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4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阳:网络文学何去何从被引量:1
2019年
提及网络文学,许多人爱恨交加。爱者,或爱其曲折生动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者爱其方便的阅读方式,只要网有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零门槛甚至零费用阅读。恨者,或者恨其过于娱乐化、快餐化,作品有长度没深度,或者恨其在价值导向上误导青少年。但爱也罢恨也罢,网络文学已是不容忽视的现象。如何看待网络文学?
李香钻林阳
关键词:网络文学娱乐化青少年天马
以画入书——书法创作的一个途径
2013年
书法界在三十年前曾流传着一种说法,说书法中有三种字:书家字、画家字、学者字。意思是说,书家字是传统的书法继承者,画家字在用笔和字体结构上多注意画意,学者字是指不常习书法而又有修养的字。然而,这样的说法在今天已不被注意了。
林阳
关键词:书法创作字体结构画家学者用笔
与连环画同呼吸、共命运——我熟识的姜维朴先生
2009年
姜维朴,1926年生于山东省黄县,自幼家贫,1944年投身革命,并在解放战争中有多次立功表现。建国之初,担任上海《华东画报》主编,1953年调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持组建了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先后任连环画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1983年主持创立了中国连环画研究会。1985年创建了中国连环画出版社,任总编辑。现任中国版协连环画艺委会主任。姜维朴先生一生致力于新中国的连环画事业,先后主持出版了《水浒》、《岳飞传》、《杨家将》、《西厢记》、《我要读书》、《人到中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地球的红飘带》等一系列耳熟能详、影响深远的优秀连环画作品和大型连环画库,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83岁的姜老仍然为连环一画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09年9月,他将花费十多年心血编著的,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连环画60年》奉献给了读者。本文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副总编辑林阳为姜老撰写的文章,可以帮助大家更进一步的了解姜老与连环画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卓越历程。
林阳
关键词:连环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
曹辛之:从诗人到书籍装帧家
2013年
曹辛之(1917—1995),笔名杭约赫、曲公等,江苏宜兴人,著名诗人,书籍装帧设计家。中国装帧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林阳
关键词:书籍装帧诗人中国民主促进会艺术研究协会会员
勇于创新的先行者——徐希
2015年
不愿相信,却又无力挽回,徐希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这种悲伤和惋惜的心情不仅来自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各位新老同事,也来自于中国美术界的众多同仁。徐希先生是一位对艺术极为真诚,很早就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却不断探索创新的艺术家。1965年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徐希先生便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1978年,人美社从各编辑室抽调部分编创人员成立了创作室。当时创作室成员有王叔晖、刘继卣、任率英、王角、林锴、张汝济、张广、徐希、楼家本。后姚奎、石虎、郭怀仁、赵晓沫、许全群又先后调进创作室。邵宇同志曾任第一任创作室主任。这一时期,徐希先生在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的专业画家后,迎来了他在艺术上的"黄金时代"。他的作品屡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艺术水平和知名度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徐希先生移居美国,创作了"纽约组画"、"美利坚组曲",在"中西融合"的创新道路上走出了一条新路。他热爱祖国,回国定居后,走遍中国大地,创作了一大批中国风景、中国山水和中国人物,其中包括了许多巨幅的中国画作品;与此同时,还不断在油画、版画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新材料、新技法入画,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绘画作品。徐希先生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美术界的重大损失。本刊在徐希先生离世后不久,特邀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林阳和艺术家张广两位先生撰写文章,讲述徐希先生的历史生平和艺术道路,以此来纪念这样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愿先生此去,一路走好。
林阳
关键词:勇于创新先行者美术编辑工作国画作品艺术道路艺术家
林锴的艺术道路与追求
2014年
林锴自幼就喜欢画画,但家里没有这个环境,长辈中亦无擅画者。他那时正念小学,邻居有个高中生,会画画。受那高中生的影响,林锴到户外画水彩,国画就买点宣纸在家里画。那时一张宣纸二十几个铜板,每天家长只给他3个铜板的零花钱,他把它们全攒下来,攒一段时间,才能买一张纸。他喜欢画大画,一张宣纸几笔下来就没了,画完之后很后悔,为什么不裁小一点呢?但下回再画时还是画大的。
林阳
关键词:艺术道路宣纸零花钱画画铜板水彩
从图书选题创新角度看出版社的功能及作用
图书选题创新,可以分为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材料创新等;从选题的组织划分,可以有自然来稿,也有出版社主动策划等。本文从图书选题创新角度看出版社的功能及作用。
林阳
关键词:图书出版文化创新功能分析
文献传递
六祖惠能句
2019年
林阳
关键词:六祖惠能
沃渣与《黑土子的故事》被引量:1
2018年
2018年8月23日,中闯美术出版总社在第25届北京国际图:挡博览会举办了‘《黑土子的故事》新书发布氍木刻连环画座谈会”。活动中,巾围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月沐先生介绍了连环画走出去的优势和近年来连环圃走出去的成果.并对连环画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引人深思。《黑土子的故事》的策划者,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林阳先生重点讲述了,将这件在中同现代木刻连环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佳作重新整理并再版的意义,并对中网和外国木刻连环画交流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林阳
关键词:故事黑土美术出版副总经理走出去木刻
编书与绘画统一——出版艺术家郜宗远
2015年
郜宗远从事过教师职业,从做小学教师到做北京东城教育学院的教师,都很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1978年进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美术编辑室当美术编辑。他虚心好学,工作兢兢业业,很快在众多编辑中脱颖而出,1985年评为编辑,1987年破格评为副编审,1990年又被破格评为编审。按正常的晋升规律,后两次的晋升一般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为什么到他这里全是破格?这背后有着他不被人知的勤奋和汗水。
林阳
关键词:小学教师美术编辑中国美术馆编辑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