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靖

作品数:32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病毒
  • 10篇肝炎
  • 9篇抗体
  • 8篇免疫
  • 8篇肝炎病毒
  • 7篇细胞
  • 7篇酶联
  • 7篇酶联免疫
  • 7篇酶联免疫吸附
  • 7篇免疫吸附
  • 6篇严重急性
  • 6篇严重急性呼吸
  • 6篇严重急性呼吸...
  • 6篇综合征
  • 6篇呼吸综合征
  • 6篇急性呼吸
  • 6篇急性呼吸综合...
  • 5篇蛋白
  • 5篇血清
  • 5篇克隆

机构

  • 29篇解放军第30...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解放军第三○...
  • 2篇解放军第三0...
  • 2篇解放军302...

作者

  • 32篇程云
  • 32篇李靖
  • 20篇李伯安
  • 16篇高蓉
  • 16篇陈昊
  • 15篇赵军
  • 14篇舒翠莉
  • 13篇郑宇
  • 12篇何卫平
  • 6篇戚扬
  • 5篇侯俊
  • 4篇刘岩
  • 3篇迟淑萍
  • 3篇林芳
  • 3篇董漪
  • 3篇张鸿飞
  • 3篇张建宗
  • 3篇曹阳
  • 2篇杨晓晋
  • 2篇孙杰

传媒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中华实验和临...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肝脏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CV高变区1串联模拟表位基因免疫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高变区 1(HVR1)串联模拟表位基因免疫在BALB c小鼠体内引起抗体产生的特点。方法 针对中国人群HCVHVR1位中 6个较保守的AA位点设计并合成多肽表位 ,从中筛选活性最好的肽 1、5、6、7构建含 4条多肽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将HCVHVR1串联模拟表位表达载体对小鼠股四头肌直接免疫 ,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内抗体的产生 ,并将免疫血清与一系列基于本室对HVR1氨基酸序列的分析结果合成的多肽进行反应 ,分析免疫血清对这些多肽的交叉反应性。结果 免疫血清同编码的各合成肽都有较好的反应性 ,其中对肽 1反应最好。免疫血清同合成的 4条HVR1全序列多肽及其他非编码HVR1多肽有较好的反应性。结论 基因免疫能够在小鼠体内引起表位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此串联表位设计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对HCVHVR1合成肽有较好的交叉免疫反应。
赵军李靖陈昊舒翠莉高蓉李伯安何卫平迟淑萍程云
关键词:模拟表位基因免疫
我国不同人群抗输血传播病毒抗体的检测
2003年
李伯安杨松涛郑宇赵军高蓉李靖程云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抗体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抗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应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制抗SARSCo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纯化的GSTN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SARSCoVN蛋白mAb;用免疫双扩散鉴定Ig亚类;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鉴定mAb的特异性;间接ELISA检测mAb的腹水效价、相对亲和常数。结果:获得1株可分泌特异性mAb的抗SARSCoVN蛋白的杂交瘤细胞系3E10H,Ig亚类为IgG2b;其腹水效价为8×10-5;其相对亲和力1.725×10-10mol/L,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阳性。结论:获得特异性抗SARSCoVN蛋白的mAb,为进一步用于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创造了条件。
孙杰文翠容戚扬李靖汪莉亚周继文程云
关键词:N蛋白单克隆抗体
丙肝病毒高变区1相关基因免疫小鼠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以真核质粒pcDN3.1(+)为载体携带丙肝病毒高变区1(HVR1)相关模拟表位DNA序列对小鼠进行基因免疫,观察其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效果。方法:根据HCV HVR1模拟表位多肽序列,合成DNA序列,并将其连接到pcDN3.1(+)上,构建为pcDN3.1- SP。免疫中分别采用2种剂量pcDN3.1 SP(10μg和100μg),以及10μg质粒中混合了非甲基化CpG基序( CpG),以其作为佐剂增强免疫原性,并比较其与100μg剂量的免疫效果。杀鼠、收集血清、分离脾细胞;ELISA法检测小鼠体液中的抗体;脾细胞经混合肽刺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 IFN γ+细胞;用非放射性MTS法检测细胞增殖反应;以非放射性LDH法检测CTL反应。结果:混合肽体外刺激100μg和10μg -CpG基因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后,T细胞增殖反应明显;脾淋巴细胞中CD8+ IFN γ+细胞增多;并能检测到明显的CTL反应,同时伴有较弱体液免疫反应。结论: 合成的模拟表位中可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表位;非甲基化CpG基序增强了DNA免疫效果。
高蓉舒翠莉李靖迟淑萍赵军陈昊李伯安程云
关键词:高变区模拟表位基因免疫
病毒性抗原体外刺激HCV感染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集落增殖的实验研究
2001年
林芳程云郑宇李靖陈昊高蓉
关键词:体外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HCV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在肝细胞内作用蛋白AK026018亚细胞定位的研究
2005年
目的:确定肝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作用蛋白AK026018的亚细胞定位,初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HepG2细胞中扩增编码AK026018蛋白的全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AK,转染HepG2、293T细胞系,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与转染空载体pEGFPN1的细胞比较观察。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鉴定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正确。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了重组载体pEGFPAK的细胞绿色荧光信号较集中分布于胞浆中,而空载体pEGFPN1转染的细胞绿色荧光信号在整个细胞中均匀分布。结论:成功分离了AK026018全基因序列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该基因表达产物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浆中。
李伯安刘岩李靖舒翠莉何卫平戚扬侯俊毛远丽程云
关键词:基因表达真核表达
HBeAg与CD81分子结合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HBeAg与CD81分子在细胞内、外的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RT PCR技术 ,从HepG2细胞中扩增CD81全基因 ,并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将其与pGBKT7 eAg共转染营养缺陷型酵母细胞 ,观察生长情况。应用网织红细胞裂解体外翻译及免疫共沉淀试验 ,进一步验证CD81分子与HBeAg的结合。结果 :经EcoRI和BamHI酶切和DNA序列测定鉴定表明 ,构建的CD81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正确。共转染后的酵母细胞在营养缺陷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体外免疫共沉淀试验证实 ,CD81与HBeAg出现沉淀带。结论 :HBeAg与CD81分子在细胞内、外均可结合 。
李伯安刘岩李靖舒翠莉何卫平侯俊程云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CD81酵母细胞免疫共沉淀
PGEFP-C1/N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转染细胞中的初步定位
2005年
目的观察SARS冠状病毒(SARS-CoV)N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方法将SARS-CoV N基因片段克隆入融合绿色荧光蛋白载体(PGEFP-C1)中。采用瞬时转染技术,在A549、VeroE6细胞株中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PT-N蛋白的亚细胞定位,Westernblot鉴定N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GEFP-C1/N表达载体,在A549、VeroE6细胞中观察到N蛋白定位于细胞胞浆中,Western blot证实了N蛋白表达。结论SARS-CoV N蛋白在真核细胞中定位于细胞胞质中。
戚扬孙杰文翠容李靖舒翠莉程云
关键词:SARS病毒N蛋白亚细胞定位
输血传播病毒部分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活性的初步鉴定
2000年
目的 构建含输血传播病毒 (TTV)部分基因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及产物活性的鉴定。方法 在计算机模拟基础上 ,采用PCR的方法 ,从一名非甲~庚肝炎患者血清中 ,扩增编码蛋白具有抗原活性的TTVORF2部分基因片段。将该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QE - 30 ,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鉴定表达产物活性。结果 SDS -PAGE电泳后经电脑分析显示 ,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与预计相同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 2 2 33%。经ELISA检测表明表达产物有结合抗体活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TTV部分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
李伯安程云侯俊郑宇苏琴高蓉李靖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原核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PBMC中TNF—α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初步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0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0例单纯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PBMC体外培养72h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的浓度。结果(1)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组、单纯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PBMC培养上清中TNF-α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组PBMC培养上清中TNF-α的水平较单纯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α是导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个重要因素。
董漪张鸿飞朱世殊陈昊李靖程云
关键词:肝炎丙型慢性脂肪肝非酒精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