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元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玉米
  • 3篇灰斑
  • 3篇灰斑病
  • 3篇斑病
  • 2篇自交
  • 2篇自交系
  • 2篇抗灰斑病
  • 2篇基因
  • 1篇导入系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基因
  • 1篇玉米灰斑病
  • 1篇玉米株高
  • 1篇玉米自交系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基因
  • 1篇数量性状基因...
  • 1篇数量性状基因...
  • 1篇穗位
  • 1篇穗位高

机构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李凤海
  • 4篇吕香玲
  • 4篇李元
  • 4篇闫伟
  • 2篇杜万里
  • 2篇史振声
  • 2篇孙铭泽
  • 2篇郑克志
  • 1篇朱敏
  • 1篇钟雪梅

传媒

  • 2篇玉米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玉米自交系齐319对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遗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齐319与10个不同抗病水平的玉米自交系组配的F_1及其与感病自交系丹340、龙抗11构建的F_2群体为试材,通过人工接种鉴定,研究自交系齐319对灰斑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选用齐319作抗性亲本,由其组配杂交组合可明显降低灰斑病发病程度,除与高感材料组配外,均能使杂交组合抗病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利用单个分离世代分析,齐319与龙抗11组配的后代群体符合B-2模型,即两对加性-显性主基因遗传模型;与丹340组配后代群体符合B-1模型,即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遗传模型。利用齐319组配群体,在不同遗传背景下,齐319均表现出2对主效抗性基因,在龙抗11背景下表现出的主基因遗传率更高,基因作用方式更简单。
孙铭泽宋茂兴吕香玲李凤海杜万里李元闫伟张旷野朱康宁吕静波
关键词:玉米齐319灰斑病抗性遗传
玉米抗灰斑病QTL元分析及其验证被引量:1
2016年
玉米灰斑病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对抗灰斑病基因数目、位置及作用方式仍然不清楚,这严重制约着玉米抗灰斑病育种进展。本研究利用元分析方法分析并整理了14篇玉米抗灰斑病QTL文献的信息,共筛选确定了13个一致性QTL区间。利用以自交系81162为轮回亲本、自交系CN165为非轮回亲本构建的回交导入群体根据连锁不平衡原理对13个一致性QTL进行验证,在13个一致性QTL区间共获得20多个偏分离位点。第1和第4染色体上偏分离最严重,其他染色体上偏分离度较小。说明第1和第4染色体上存在着效应较大的抗病QTL。第1染色体标记umc2227、bnlg1832、umc1243、umc2025、umc1515、umc1297、umc1461处供体基因频率均在50%以上,可能存在几个连锁的抗病基因。第4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标记bnlg2291和umc1194之间。研究为精细定位供体CN165中第1和第4染色体上的抗灰斑病QTL奠定了基础。
闫伟李元宋茂兴张旷野孙铭泽瞿会李凤海钟雪梅朱敏杜万里吕香玲
关键词:灰斑病回交导入系
利用BSA法发掘玉米抗灰斑病主效QTL被引量:9
2015年
以玉米高抗灰斑病自交系齐319与高感病自交系Ye478构建的RILS(重组自交系)为试材,通过两年田间表型鉴定,选取极端表型家系高抗16个,高感15个,利用SSR分子标记,并结合群体分离分析方法(BSA)筛选玉米抗灰斑病连锁标记并进行基因定位。结果表明,在玉米第1连锁群上检测到1个主效抗病基因位点(QTL),与两侧的分子标记umc2614和bnlg1803遗传图距分别为4.74 c M和3.78 c M,该抗病基因位点可解释40.9%的表型变异率,抗病基因来源于齐319,加性效应达到了-7.817 5。
吕香玲郑克志李元宋茂兴闫伟张旷野李凤海史振声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SSR标记基因定位
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定位被引量:9
2015年
利用以玉米自交系T319与9406为亲本构建的242个重组自交系(F8),对玉米株高和穗位高进行QTL(数量性状基因座位)分析,在第1、2、3、5、7、10染色体定位到6个株高QTL,位于umc2228与bnlg2295、bnlg1609与bnlg1350、bnlg210与umc1045,可解释表型变异率12.13%、13.00%、11.58%,为株高主效QTL;在第1、10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穗位高主效QTL,位于umc2228-bnlg2295、bnlg210与umc1045,可解释表型变异率10.73%、16.92%。位于umc2228-bnlg2295、bnlg210-umc1045的区域为株高和穗位高的一致主效QTL区间,这些位点的标记可进行株高和穗位高的株型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郑克志李元瞿会闫伟张旷野宋茂兴吕香玲李凤海史振声
关键词:玉米重组自交系株高穗位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