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波
- 作品数:48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白扁豆花多糖、制备方法、生产线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氧化和降糖降脂作用的白扁豆花多糖、制备方法、生产线及应用。本发明采用乙醇通过醇沉法提取白扁豆花粗多糖,采用热水浸提、三氯乙酸除蛋白和醇沉进一步纯化得到了白扁豆花多糖,并对白扁...
- 张红星 余金毅王红波
- 一种用于果脯中的含纽甜的复合甜味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果脯中的含纽甜的复合甜味剂。该复合甜味剂的组成:纽甜0.21~0.28%,罗汉果甜苷0.11~0.26%,三氯蔗糖0.3~0.6%,山梨糖醇23~29%,木糖醇20~26%,麦芽糖醇20~29%,香草...
- 胡思前谢新春万伟雄王红波宋春宇王亚珍
- 文献传递
- 中国豆豉生产技术及其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进展
- 2024年
- 豆豉作为一种豆子加工的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在国内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基础。豆豉可以根据加工原料、生产工艺和发酵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种类。从豆豉微生物种群、豆豉原料、豆豉发酵工艺、豆豉营养及生物活性组分、豆豉食品安全性能、豆豉的储存与保鲜和豆豉研究的趋势等方面总结了中国豆豉营养与安全的研究进展。豆豉微生物种群的鉴定以及豆豉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挖掘是当前豆豉研究领域的热点。用纯种微生物发酵规模化生产特定生物学功能的豆豉产品,提高豆豉的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性能是今后豆豉产业研究的重点。本综述可为中国豆豉理论研究和产业开发提供参考。
- 余金毅许梦粤陈章博陈禅友王红波
- 关键词:豆豉微生物种群发酵工艺活性成分食品安全
- 低糖苹果脯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以新鲜苹果为原料,在新的制备工艺中用新的、安全、低热量甜味剂取代传统工艺中的蔗糖制备低糖苹果脯。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切片厚度0.4~0.6 cm,护色硬化过程中氯化钙添加量1.5%,亚硫酸钠添加量0.3%,处理时间2 h;糖液甜味剂质量分数0.75%,糖煮时间15 min;糖煮糖液用于糖渍,糖渍时间40 h;烘烤温度65℃,烘烤时间8 h。新工艺得到的苹果脯感官品质得分93.8±4.5分,总糖含量34.5%;而传统工艺制备的苹果脯感官品质得分88.1±3.2分,总糖含量70.3%。新工艺制备的苹果脯色泽浅黄、均匀一致、块形完整、滋味和气味俱佳,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同时,新工艺显著降低了用糖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 孙纽李倩倩王亚珍徐俊晖胡思前王红波谢新春万伟雄
- 关键词:甜味剂低糖苹果脯
- 蕲艾精油提取工艺优化与抑菌活性成分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017年—2020年不同年份、不同处理方式下蕲艾材料中的精油,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GC-MS鉴定不同年份蕲艾精油的主要成分,并利用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评价蕲艾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陈年艾叶(2017年)出油率最高,出油率约为1.2%。蕲艾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6 h,提取6 h,料液比为1∶14。2017年艾叶精油鉴定出30种主要成分,2018年艾叶精油鉴定出13种主要成分,2019年艾叶精油鉴定出25种主要成分;不同年份艾叶精油中占比较高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包括如桉油精、樟脑和龙脑等,这些物质可能就是蕲艾精油中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 车明哲王晨曦侯柄竹王红波漆小泉
- 关键词:蕲艾精油提取抑菌GC-MS
- 一种菜豆种子均一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菜豆种子均一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菜豆种子均一多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菜豆种子,粉碎,进行乙醇脱脂,热水浸提,三氯乙酸除蛋白和醇沉,冷冻干燥制得菜豆种子粗多糖;获得的粗多糖经离子交换柱,浓缩...
- 王红波许梦粤屈雅宁
- 一种豇豆豆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豇豆豆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将100份的豇豆种子、10‑20份的大豆、5‑10份葵花籽仁混合成原料;2)将所述原料在100‑120℃下焙烤5‑10分钟;3)将所述焙烤后的原料浸泡;4...
- 王红波陈禅友徐媛潘磊
- 文献传递
- 食用豆类资源中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食用豆类资源中酚类化合物种类丰富。酚酸化合物主要通过莽草酸代谢途径和苯丙烷代谢途径生物合成。酚类化合物作为豆类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抗炎等生理功能。微生物发酵、发芽、膨化挤压和蒸煮烘烤等不同加工方法能够改变豆类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改良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文章综述了食用豆类资源中酚类化合物的结构、生物合成代谢、生理功能以及不同加工方法对酚类化合物的影响,为以酚类化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豆类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唐双庆陈禅友王亚珍王红波
-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生理功能
- 两种发酵工艺豆类亚硝酸盐与硝酸盐代谢规律被引量:3
- 2023年
- 通过分别接种干酪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绿豆、红豆、豇豆、蚕豆、菜豆、大豆、豌豆和扁豆8种传统食用豆类,研究了连续发酵7 d的豆类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代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干酪乳杆菌发酵豆类的亚硝酸盐含量均在第2天达到最高值,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类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值的出现时间不同;两种发酵工艺中豆类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量20 mg/kg。干酪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是发酵制备不同豆制品的理想菌株,亚硝酸盐的食品安全性控制良好。该研究为发酵豆类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食品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唐双庆屈雅宁陈禅友王亚珍王红波
- 关键词:发酵豆类亚硝酸盐硝酸盐
- 菜豆种子遗传变异的InDel分子标记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InDel(insertion/deletion,插入/缺失)在基因组上数量多、分布广。InDel标记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共显性分子标记,以PCR技术为基础,检测方便、经济有效,且准确性高、稳定性好。因此,InDel标记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基因型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定位以及功能标记开发等。但是,目前菜豆资源遗传变异的InDel分子标记研究尚知之甚少。【方法】利用已报道的菜豆InDel序列,合成InDel引物,通过普通PCR扩增,检测25份菜豆种质资源的InDel多态性位点,分析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合菜豆籽粒农艺性状评价,研究菜豆种子遗传变异特点。【结果】25份菜豆的种子表型差异明显,包括单粒长度、单粒宽度、单粒厚度、百粒质量等。种皮的颜色大致可划分为纯色和花色两个系列。纯色主要包括为黄色(7份)、黑色(5份)、白色(4份)和红色(1份);种皮花色的类型包括红色带黄斑(4份)、黄色带红斑(2份)、红色带白斑(1份)和黄色带白斑(1份)。12对InDel多态性引物在25份菜豆中,共探测到26个InDel位点,平均位点数是2.17个。引物的平均有效等位位点数为1.78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是0.33,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为0.42,观察杂合度(Ho)平均值为0.52,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I为0.63。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4时,25份菜豆资源可分为5个类群,聚类结果与其种皮颜色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12个InDel标记检测出25份供试菜豆资源的中等遗传多样性水平,并揭示其种皮颜色的遗传分化特点。这将有助于菜豆遗传资源的评价、鉴定和保护利用等分子生物学研究。
- 潘磊宋丽娟高桐郭瑞王红波陈禅友
- 关键词:菜豆INDEL标记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