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志坚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腔内
  • 3篇主动脉
  • 2篇腔内隔绝
  • 2篇腔内隔绝术
  • 2篇主动脉夹层
  • 2篇夹层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弓
  • 1篇对症支持治疗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缓释
  • 1篇胀痛
  • 1篇诊治
  • 1篇上腹
  • 1篇上腹部
  • 1篇上腹部胀痛
  • 1篇疼痛
  • 1篇内支架
  • 1篇内支架治疗

机构

  • 6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毛志坚
  • 5篇陈宦君
  • 5篇田民
  • 5篇张金辉
  • 4篇刘训强
  • 2篇王冀锋
  • 1篇向盈盈
  • 1篇张小文
  • 1篇刘斌
  • 1篇宋飞
  • 1篇金辉
  • 1篇谭晶
  • 1篇纪敏

传媒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第372例:腹痛-近肾腹主动脉闭塞-Riolan动脉弓窃血被引量:2
2016年
患者女,60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2年余,加重1个月余"于2016年2月19日入院。患者近2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进食或行走后明显,多次在外院诊治,诊断为"胃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可稍缓解。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反酸、胸部烧灼感,乏力、乏味,无咯血、出血及血便,伴胸闷、心慌、头昏、头晕,伴腰部及下肢疼痛,可耐受,无发热。
刘训强张金辉王冀锋陈宦君毛志坚谭晶田民
关键词:动脉闭塞动脉弓腹痛上腹部胀痛对症支持治疗下肢疼痛
完全穿刺技术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管缝合器完全穿刺技术缝合股动脉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外科184例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血管缝合器缝合穿刺股动脉,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 184例患者术中穿刺缝合单侧股动脉127例,术中穿刺缝合双侧股动脉57例,术中一侧股动脉使用2把血管缝合器184例,缝合器缝合完毕后立即停止出血170条,压迫5 min止血13条,压迫10 min止血1条,成功率100%,术中使用1把缝合器缝合完毕后立即停止出血51条,压迫5 min止血5条,压迫10 min止血1条,成功率100%,预埋1把血管缝合器时间为1.5 min,术后缝合推结时间1 min.术中无一条中转切开缝合,6条术后出现血肿,未治疗约2周后消退.术后随访3~36个月.3条动脉下肢疼痛经血管彩超或CTA检查证实有股动脉轻中度狭窄,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使用血管缝合器完全穿刺技术在主动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训强陈宦君田民毛志坚张金辉
关键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2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4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介入科实施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254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254例患者中253例成功植入覆膜支架,成功率99.6%,1例因降主动脉迂曲未成功置入覆膜支架,术中置入1个覆膜支架229例,置入2个覆膜支架24例,覆膜支架远端先置入限制性裸支架38例,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置入烟囱支架32例,术后左锁骨下动脉置入烟囱支架6例,手术时间30-108 min,平均48min,术中出血10-50 m L,平均20 m L,2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安全返回病房,术后4 d死亡1例,其余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232例2-48个月,23例死亡(其中包括置入支架不成功1例),其余均健在.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具有疗效确切、微创、操作简便、安全、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期、中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尤其适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患者.
刘训强陈宦君刘斌田民毛志坚张金辉
关键词:腔内隔绝术
2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紫杉醇壳聚糖缓释膜的药物缓释特性对比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比2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紫杉醇壳聚糖缓释膜的药物缓释特性.方法不同方法制备PTX-Suc-HECTS缓释膜和P-PTX-SRM缓释膜,采用FTIR表征检测PTX载入壳聚糖缓释膜情况;多因素正交实验测量2种缓释膜平衡溶胀度最佳因素;测量出PTX的标准曲线;2种膜的不同交联度的体外PTX缓释率;根据PTX的标准曲线测量及比较2种缓释膜的药物体外释放率.结果PTX可以载入壳聚糖缓释膜中;PTX-Suc-HECTS缓释膜平衡溶胀度最佳因素是250 mg Suc-HECTS、1 mg/m L EDC·HCl与DMAP水溶液、交联时间为1 h、交联比例为1∶100,P-PTX-SRM缓释膜平衡溶胀度最佳因素是1%稀醋酸浓度、交联时间为1 h、交联比例为1∶100;2种膜片体外缓释中均有突释和缓释2部分,其中PTX-Suc-HECTS突释率较P-PTX-SRM低(P<0.05),两者缓释部分均平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联比例越高,48 h内突释阶段药物释放越少,缓释阶段单位时间药物释放越多.结论 PTX-Suc-HECTS和P-PTX-SRM 2种缓释膜均有良好的缓释特性,P-PTX-SRM膜片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时间大大缩短,节省实验时间,优先选择此方法制备壳聚糖缓释膜.
宋飞向盈盈毛志坚张小文
关键词:紫杉醇药物
慢性主-髂动脉闭塞症致Riolan弓形成的腔内治疗二例报告被引量:2
2016年
病例1,女,60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2年余,加重1个月余”于2016年2月19日入住我院。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查体:脉搏79次/min,律齐;血压147/73mmHg(1mmHg=0.133kPa);双下肢无水肿,皮温皮色可,肌力正常,活动可;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左侧踝肱指数(ABI)为0.93、右侧ABI为0.88。腹部CT血管造影(CTA)示(图1):腹主动脉下段附壁血栓形成并中重度狭窄,腹主动脉中下段钙化,双侧肾动脉未见明显狭窄,侧支循环建立,肠系膜下动脉扩张,肠系膜分支动脉显影欠佳。
张金辉刘训强王冀锋纪敏陈宦君杨春鑫毛志坚田民
关键词:腔内支架治疗
2014年国际主动脉夹层研究协会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治的更新被引量:3
2015年
1介绍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理想的治疗策略一直在不断变革。对于非复杂性的B型主动脉夹层(主要指无高血压、无灌注不良、无主动脉周围血肿和无难治性疼痛等),现行指南推荐保守治疗。这些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院内生存率达到90%~98%。
张金辉金辉田民陈宦君毛志坚
关键词:主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