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栓塞误诊为心内科疾病的原因探究
- 2022年
- 观察肺栓塞误诊为心内科疾病的原因,方法:选取:威海市立医院在2019年8月到2022年8月近三年内就诊的肺栓塞患者50例,其中误诊患者为20例,未误诊患者30例,将误诊患者设为观察组,未误诊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误诊)其中胸闷5例,伴咯血 5例; 3 例以晕阙为主。口唇发绀5例,左侧胸骨旁 2 ~ 4 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2例,颈静脉怒张 5 例,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2例,20例均在入院时误诊为心内科疾病,并给予对症处理,但症状均无改善,后进一步完善冠状动脉造影、双源 CT 冠状动脉 血管成像或肺血管重建 CT 检查,确诊为肺栓塞;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两者患者劳力性气短、胸闷、咳嗽 、心前区收缩、杂音等方面具体高度相似性,结论:临床上将肺栓塞误诊为心内科疾病较为常见,医生未认真鉴别诊断、缺乏警惕性、未运用综合诊断思维、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等是肺栓塞误诊为心内科疾病的原因,值得临床关注。
- 孙鹏
- 关键词:肺栓塞心内科误诊
- 高尿酸血症诱导高血压发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对大鼠氧化氮产物影响及在高血压发病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过饲喂尿酸酶抑制剂在实验大鼠体内制造高尿酸血症。饮水方式服用别嘌呤醇作为阻断剂来拮抗高尿酸血症。将48只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别嘌呤醇组、氧嗪酸钾盐组(尿酸酶抑制剂)和联合用药组(别嘌呤醇加尿酸酶抑制剂)(每组各12只)。于实验的第1、8天断头处死各组6只大鼠,并检测其血清尿酸及氧化氮产物(亚硝酸盐/硝酸盐)水平。结果氧嗪酸钾盐可以诱导高尿酸血症,在第8天联合用药组与氧嗪酸钾盐组比较,血清尿酸明显下降(0.72比1.70mg/L),氧化氮产物(1.55比0.97mmol/L,P均<0.01)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氧嗪酸钾盐组大鼠第1天氧化氮产物(1.33比1.59mmol/L),第8天(0.99比1.58mmol/L)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盐可以诱导大鼠产生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导致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降低,并出现收缩压升高,这种作用可以通过应用别嘌呤醇降低尿酸水平得到改善。
- 滕志涛陈聪赵培勇汤金霞李妍枚郭志勇孙鹏
- 关键词:一氧化氮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内皮功能损伤
- 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2年
- 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治疗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供支持。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1年1月-2022年4月间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于我院接受PCI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后是否并发心律失常将其分为正常组(96例)与心律失常组(38例),根据两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总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70周岁、病程>1年、冠心病类型、有无吸烟史、心脏是否扩大、是否伴有慢性病等几方面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根据患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病程、冠心病类型等与PCI治疗后并发心律失常存在相关性,OR>1,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PCI治疗期间,针对高龄、有吸烟史或者心脏扩大等患者应高度警惕心律失常的风险,尽早做出风险预防,可以切实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孙鹏
- 关键词:冠心病PCI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