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智杰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胸部
  • 2篇胸膜
  • 2篇诊断及鉴别诊...
  • 2篇纤维瘤
  • 2篇良恶性
  • 2篇孤立性纤维瘤
  • 2篇恶性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胸部X线摄影
  • 1篇胸部摄影
  • 1篇胸部肿瘤
  • 1篇胸膜瘘
  • 1篇影像质量
  • 1篇照射
  • 1篇照射野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胸膜瘘
  • 1篇支气管瘘
  • 1篇脂肪抑制

机构

  • 8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陈智杰
  • 4篇俞家熙
  • 3篇黄奋尧
  • 3篇宋玉全
  • 3篇李新春
  • 3篇方鸣
  • 2篇陈淮
  • 2篇叶永胜
  • 2篇王寿扬
  • 2篇黎剑宇
  • 2篇林晓锋
  • 1篇万齐
  • 1篇雷永霞
  • 1篇邓宇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T对胸部孤立性纤维瘤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016年
目的分析胸部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CT表现,探讨鉴别其良恶性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良性、12例恶性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特点,其中包括蒂、出血、钙化、胸腔游离性积液、不均匀强化、渐进性强化、边界清晰、对邻近结构的侵犯等。用秩和检验判断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SFT)最大径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使用ROC曲线评价最大径诊断良恶性SFT的准确性。结果对本组38例良恶性SFT最大径进行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 5)。ROC曲线分析最大径预测SFT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724 4。以最大径=9.3 cm为界值,诊断良恶性SFT的灵敏度为58%,特异度为85%,阳性似然比为3.791 7,阴性似然比为0.492 4。除了不均匀强化(P=0.030)和周围侵犯(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当胸部SF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当出现最大径>9.3cm、不均匀强化、周围侵犯有助于良恶性的评估。
陈智杰王寿扬叶永胜黎剑宇林晓锋陈淮
关键词:胸部肿瘤
胸部X线摄影照射野内外辐射剂量的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胸部X线摄影照射野内外的辐射剂量。方法 1剂量仪探头放置:在常规胸部摄影中,将剂量仪探头分别放置于探测板右上方照射野内1 cm处和照射野外1 cm处,用透明胶固定。2对照组(探头在照射野内):在常规胸部正侧位摄影中,记录每次曝光的电流、照射野内探头探测相对应的吸收剂量、影像上显示的吸收剂量。3实验组(探头在照射野外):在常规胸部正侧位摄影中,记录每次曝光的电流、照射野外探头探测相对应的吸收剂量、影像上显示的吸收剂量。4统计学方法:分别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正侧位电流、剂量仪吸收剂量、影像上显示的吸收剂量的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正侧位电流、剂量仪吸收剂量、影像上显示的吸收剂量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当P>0.0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探头在照射野内)正侧位摄影电流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1±0.8,7±4,实验组(探头在射野外)正侧位摄影电流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2±0.7,8±4;对照组正侧位剂量仪吸收剂量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89.4±33.7,237.6±106.6;实验组正侧位剂量仪吸收剂量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2±0.6,4.0±2.1;对照组正侧位影像上显示的吸收剂量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03±61,503±263;实验组正侧位影像上显示的吸收剂量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10±48,512±232;对两者电流、剂量仪吸收剂量、影像上显示的吸收剂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值分别为正位电流0.355,侧位电流0.085,正位剂量仪吸收剂量-23.694,侧位剂量仪吸收剂量-20.076;正位影像上显示的吸收剂量0.729,侧位影像上显示的吸收剂量0.224。P值分别为正位电流0.723,侧位电流0.932;正位剂量仪吸收剂量0.001,侧位剂量仪吸收剂量0.001;正位影像上显示的吸收剂量0.467,侧位影像上显示的吸收剂量0.823。正侧位m As、正侧位影像上显示的吸收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
黄奋尧俞家熙陈智杰方鸣宋玉全
关键词:照射野
胸部立位X线摄影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胸部立位X线摄影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方法:设计与探测板联动的防护装置用于防护颈部和腹部,通过比较防护装置使用前后的胸部正侧位摄影条件和剂量仪数据,评价该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结果:实验组(使用防护装置,50例)正侧位摄影均值(1.627 0±0.309 8)m As,(3.629 8±1.426 8)m As;对照组(未使用防护装置,50例)正侧位摄影均值为(1.658 0±0.374 2)m As,(3.680 0±1.252 1)m As。实验组正侧位探测剂量均值为(376.151 4±96.532 5)n Gy,(735.884 2±272.807 7)n Gy;对照组正侧位探测剂量均值为(506.926 0±180.591 2)n Gy,(1 178.916 0±535.254 9)n Gy。两组正侧位摄影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立位X线摄影防护装置的使用可有效减低防护部位的辐射剂量。
黄奋尧俞家熙陈智杰方鸣宋玉全
关键词:胸部摄影防护装置
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的建立及扩散峰度成像的b值优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制作适合MRI监测的兔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并对扩散峰度成像(DKI)b值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7只,使用宽度约8 mm的自制扁嘴钳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选取右后肢为手术侧,左侧为假手术侧,于术前及1 d、3 d、1周、2周、4周及8周各时间点行DKI扫描,b值分别为0、750、1500 s/mm^(2)及0、1000、2000 s/mm^(2)。于各时间点随机取2只兔子进行病理检查。结果DKI1500与DKI2000各参数值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FA1500与FA2000均在第1天降至最低,之后在3 d~8周持续回升,各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天均明显下降,此后开始缓慢、曲折上升的趋势,双侧MK1500值在术后第2周(P=0.022)、第4周(P=0.018)、第6周(P=0.016)及第8周(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K2000仅在第4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RK值及AK值在绝大多数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扁嘴钳钳夹兔坐骨神经中段制作损伤与修复模型,可方便使用MRI对损伤段神经进行直接监测与定量测量;DKI周围神经成像最大b值取1500 s/mm^(2)可能较2000 s/mm^(2)更为合适。
梁晓韵万齐余煜栋彭玉陈智杰李新春
关键词:周围神经动物模型磁共振成像
心膈角区中脂肪抑制技术的优选
2024年
目的:比较STIR技术与SPAIR技术在心膈角区的脂肪抑制效能,探讨STIR技术在心膈角区中脂肪与积液鉴别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3.0T MRI对30例患者进行心膈角区成像扫描。测量并比较STIR序列及SPAIR序列图像的信噪比,心膈角脂肪抑制的效率,主观评分及一致性分析。结果:STIR序列的信噪比为550.05±260.74,SPAIR序列的信噪比为625.31±466.32,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441)。STIR序列心膈角区脂肪全部抑制,诊断效能100%(30/30),SPAIR序列22例心膈角区脂肪无法抑制,诊断效能27%(8/30)。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良好,STIR组Kappa值为0.739,一致性良好,SPAIR组Kappa值为0.756,一致性良好。30例STIR序列中脂肪抑制均有效,主观评分为2.18±0.39,SPAIR序列主观评分为2.00±0.7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STIR序列在心膈角脂肪抑制的效率较好,诊断效能及主观评分较SPAIR序列高,能准确反映心膈角区的真实组织形态,更有利于对该区域病变的准确诊断,对心膈角区中脂肪与积液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陈智杰李新春俞家熙
关键词:脂肪抑制
对比剂浓度与DynaCT影像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对比剂浓度对DynaCT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一组:选用内径3mm的塑料管,在管内充盈不同浓度的对比剂进行DynaCT摄影,评价不同浓度对比剂对影像质量的干扰程度。实验二组:分别选用不同内径的塑料管,在管内分两组各充盈浓度200mg/m L、100mg/m L的对比剂,并进行DynaCT摄影,评价不同管径时对比剂对影像质量的干扰程度。结果 (1)对比剂浓度越大,对DynaCT影像的干扰越严重,随着浓度的降低,干扰逐渐减少,当对比剂浓度为100mg/m L时,干扰基本消失。(2)对比剂浓度一定时,管径越大,干扰越严重。结论在DynaCT摄影中,应根据目标血管管径的大小,选用不同浓度的对比剂,以减少对比剂对DynaCT影像质量的影响,目标血管大多在3mm以下时,对比剂浓度应选择不高于100mg/m L。
黄奋尧俞家熙陈智杰方鸣宋玉全
关键词:DYNACT
CT对胸部孤立性纤维瘤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陈智杰王寿扬叶永胜黎剑宇林晓锋陈淮
支气管胸膜瘘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多层螺旋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我院CT确诊的44例BPF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44例患者中,32例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12例仅行胸部CT平扫。结果:44例BPF患者中,30例有胸部手术(30/44,68%)。中央型BPF 21例(21/44,48%),CT上均能显示瘘口位置;外周型BPF 21例(21/44,48%),19例可显示瘘口,2例瘘口显示不清;混合型2例(2/44,4%),瘘口均能显示。28例存在1个瘘口;14例存在2个及2个以上瘘口。瘘腔最大径17~123 mm,平均(69.4±26.89) mm,瘘腔内壁光滑19例,不光滑25例;瘘腔内分隔20例;瘘腔内低密度结节12例,增强后均未见强化,其中6例证实合并曲霉菌感染,1例合并龋齿放线菌感染;瘘腔内条片状、条索状影7例,其中4例证实合并曲霉菌感染;瘘腔内少量积液31例。所有病例均合并胸膜增厚,胸膜增厚呈均匀或不均匀,厚约5~18 mm,平均(13.0±3.45) mm;13例胸膜出现钙化,呈斑片状、条索状(13/44,30%)。21例治疗后有随访,其中保守治疗11例(11/21,52%),治疗后改善5例,加重2例,无变化4例;手术(封堵器封堵和/或外科手术)治疗10例(10/21,48%),其中病灶改善5例,加重4例,无变化1例。结论 :支气管胸膜瘘是肺部手术或结核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当术后患者出现胸膜增厚、残腔内分隔及积液时,需多平面重建仔细观察支气管是否与胸膜腔直接沟通,以明确BPF的诊断,若残腔内出现低密度结节或不规则条索、条片状阴影,需注意有无合并感染,尤其是曲霉菌感染。
陈智杰成程胡剑锋邓宇李新春雷永霞
关键词:支气管瘘胸膜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