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兰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丁苯
  • 5篇丁苯酞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5篇苯酞
  • 4篇纳洛酮
  • 4篇大面积脑梗死
  • 2篇疗效
  • 2篇纳洛酮治疗
  • 2篇老年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治疗
  • 1篇有效性
  • 1篇人血
  • 1篇人血白蛋白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治疗
  • 1篇疗效观察
  • 1篇临床疗效

机构

  • 5篇青县人民医院

作者

  • 5篇张学兰
  • 4篇张海波
  • 3篇尹玲玲
  • 3篇赵延宁
  • 3篇张静
  • 1篇张静
  • 1篇徐艳霞
  • 1篇徐艳霞
  • 1篇赵桂英

传媒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联用丁苯酞和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联用丁苯酞和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单纯使用纳洛酮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用丁苯酞和纳洛酮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的改善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ADL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6.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未发生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在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于治疗初期出现轻度躁动、血压轻度升高等情况,经减慢输液速度后均好转,未影响治疗。结论 :联用丁苯酞和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学兰张静张海波
关键词:丁苯酞纳洛酮临床疗效
丁苯酞、纳洛酮、人血白蛋白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张学兰尹玲玲张静赵延宁徐艳霞张海波段薇静陈友子肖立坡
课题应用于临床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虽然报道的方法不少,但因时间窗问题,风险问题,医疗机构条件所限,以及患者家庭经济条件、心理接受水平不同等原因而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在治疗大面积脑...
关键词: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纳洛酮人血白蛋白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4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基础治疗相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神经保护、强化降血脂、调控血压和血糖以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81.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 Stroke Seale,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张学兰段薇静赵延宁赵桂英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
丁苯酞及纳洛酮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大面积脑梗死80例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及纳洛酮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在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维持生命体征等一般综合性治疗基础上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及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血白蛋白治疗。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7,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更明显(P<0.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75%(P<0.05),且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酞及纳洛酮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安全有效。
张学兰尹玲玲张静张海波段薇静徐艳霞赵延宁
关键词:丁苯酞纳洛酮白蛋白大面积脑梗死
丁苯酞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36例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缺损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效率75.0%,观察组为92.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6.2%,观察组为5.9%,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纳洛酮可显著提高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同时降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张学兰尹玲玲张静张海波段薇静
关键词:丁苯酞纳洛酮大面积脑梗死有效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