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成
- 作品数:16 被引量:2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施磷量对春小麦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施磷量与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小麦种子活力影响,为生产中合理施用磷肥、生产高活力种子、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春小麦‘新春26号’(A_1)、‘新春34号’(A_2)为主区,施磷量为副区,设P_0、P_1、P_2、P_3、P_4共5个水平,分别为0、45、90、135、180 kg/hm2。结果表明,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总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根长、幼苗苗长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对主穗长、结实小穗数影响不显著(P>0.05);品种间籽粒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主穗长呈显著差异(P<0.05);种子活力与籽粒产量有显著相关性,与主穗长、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施磷量间有着极显著相关性。在0~135 kg/hm^2范围内增施磷肥能够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增加其干鲜重、根系长度,提高春小麦种子活力;但过量施用磷肥不利于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进一步提高。磷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2个品种春小麦产量及种子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施磷处理,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磷肥最适施加量为135 kg/hm^2。
- 宋勤璟贾永红刘孝成张金汕吴薇祖丽胡玛尔.阿卜杜热依木吴娜尔.努尔丹汗石书兵
- 关键词:施磷量春小麦种子活力
- 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生产中磷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春小麦新春26号(A1)、新春34号(A2)为主区,施磷量为副区,共五个水平,分别为0(P0)、45(P1)、90(P2)、135(P3)、180(P4)kg/hm2。【结果】施磷量对春小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总量、成熟期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率、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及花前干物质转移率、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极显著(P〈0.01);品种间花期、成熟期干重、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茎和颖壳干物质分配率、总干物质、籽粒产量、主穗长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施磷量的增加,小麦总干物质积累表现为先快后慢的递增趋势;而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表现为一定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则反之;且施磷量与籽粒产量及干物质积累总量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0.969,籽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总量间也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41;各器官花后干物质分配比例表现为:籽粒〉茎〉颖壳〉叶片〉叶鞘。【结论】在一定范围(0~135 kg/hm2)内增施磷肥可提高春小麦籽粒分配率及后期的光合能力,实现增产,且磷肥最佳施用量为135 kg/hm2。
- 宋勤璟贾永红张金汕刘孝成吴薇李玉龙温浩然石书兵
- 关键词:春小麦施磷量干物质
- 高产小麦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研究背景]小麦产量的提高对稳定我国粮食供给和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如何在现有品种水平和栽培水平的基础上,选育小麦生产潜力较大的高产、超高产品种,研究其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是目前小麦生产中亟...
- 亓振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刘孝成王雨吕冰赵广才
- 关键词:小麦农艺性状整齐度
- 追氮时期和施钾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调控被引量:36
- 2016年
- 【目的】氮肥追施时期和钾肥用量是影响小麦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研究这两个营养元素的相交效应,为小麦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供试品种,设置盆栽试验。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研究。氮肥用15N标记,追施氮肥时期设返青期和拔节期两个施肥时期。施钾量设K2O 0(K0)、50(K1)、100 kg/hm2(K2)三个水平。于开花期采集全株样本,成熟期将植株分为籽粒和植株两部分,分析氮素含量,计算氮素吸收、分配以及氮素利用率。【结果】虽然追氮时期和施钾量互作对‘济麦20’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但钾肥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及分配的影响因追氮时期不同而有所差异。不施钾(K0)返青期追氮处理,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氮素转移量及贡献率均达到最高;在施用K2O 50 kg/hm^2处理(K1)下,拔节期追施氮肥能有效提高小麦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成熟期植株和籽粒来自土壤的氮积累量、氮素转移量及贡献率,并最终显著提高产量。由此,提高了小麦氮素积累量、转移量、籽粒产量、氮肥生产效率及收获指数,在施用钾肥100 kg/hm^2(K2)条件下,两个追氮时期处理均不利于‘济麦20’氮素利用效率及籽粒产量的提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K_2O 50 kg/hm^2施用量、拔节期追施氮肥条件下更有利于强筋小麦‘济麦20’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和高产的形成。
-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亓振王雨代丹丹魏星李银银刘孝成
- 关键词:冬小麦氮素钾素氮素吸收
- 早熟型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对氮磷肥和种植密度的响应被引量:11
- 2016年
- 为确定早熟型冬小麦品种中麦8号在高肥力田达到最佳群体质量时合理的氮磷肥施用量和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4个氮磷肥施用量水平,分别为N120P96(纯氮120kg·hm^(-2)、P_2O_5 96kg·hm^(-2))、N_(180)P_(144)(纯氮180kg·hm^(-2)、P_2O_5 144kg·hm^(-2))、N240P192(纯氮240kg·hm^(-2),P_2O_5 192kg·hm^(-2))、N_(300)P_(240),(纯氮300kg·hm^(-2)、P_2O_5 240kg·hm^(-2));副区设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D180(180万株·hm^(-2))、D240(240万株·hm^(-2))和D300(300万株·hm^(-2)),研究了氮磷肥和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性状、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降低;种植密度的增加提高了成熟期群体总茎数和单位面积穗数,而千粒重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在N180P144至N_(300)P_(240),范围内,同一施肥条件下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早熟品种中麦8号在种植密度180万株·hm^(-2)、施纯氮120kg·hm^(-2)和P_2O_5 96kg·hm^(-2)的条件下,产量达到最高。
- 刘孝成石书兵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亓振王雨
- 关键词:冬小麦氮磷肥种植密度群体性状
- 施氮量对不同粒色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成熟期氮素分配和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给彩色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选用不同粒色小麦品种中麦8号(白粒)、漯珍1号(紫黑粒)和N3688(绿粒)为供试材料,设置施用纯氮210kg·hm-2(N210)、270kg·hm-2(N270)、330kg·hm-2(N330)和0kg·hm-2(N0)四个施氮水平,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施氮量对不同粒色小麦品种花后旗叶光合特性、成熟期植株氮素分布及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改善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延长旗叶光合作用功能期,并显著提高不同粒色小麦品种成熟期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和籽粒中总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花后旗叶光合特性、成熟期植株氮素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对施氮量的效应存在差异,中麦8号在N330处理下各项被测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而漯珍1号和N3688在N270处理下各项被测指标综合评价最优。
- 王美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郭明明亓振王雨孙通刘孝成
- 关键词:施氮量粒色氮素吸收光合特性蛋白质组分
- 施氮及控水对黑粒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籽粒灌浆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7年
- 为探究施氮及控水对黑粒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籽粒灌浆的影响,以漯珍一号为供试材料,采用施氮量(N)和花后控水(W)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研究,其中花后控水设置3个盆栽试验处理:W1为整个生育期充足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75%~85%;W2为中度水分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55%~65%;W3为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前期处理同W1,从开花期开始控水到收获,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35%~45%。施氮量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N1(施纯氮150 kg·hm-2)、N2(施纯氮240kg·hm-2)、N3(施纯氮330 kg·hm-2),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花后控水对漯珍一号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充足的水分供应(土壤相对含水量75%~85%)能够有效提高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严重水分亏缺(土壤相对含水量35%~45%)阻碍了灌浆后期光合作用的进行。施氮量相同时,理论籽粒最高粒重、最大灌浆速率及平均灌浆速率均表现为:W1>W2>W3,且W1快增期结束时间较晚、快增期持续时间最长,有利于延长灌浆过程和粒重的增加;W2时,增施氮肥能够提高籽粒的灌浆速率,但灌浆持续时间缩短,灌浆不充分,影响粒重增加。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施氮240 kg·hm-2和花后充足供水处理为较优肥水组合。本研究结果为黑粒小麦生产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王美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郭明明亓振王雨刘孝成
- 关键词:灌水量光合特性灌浆特性
- 肥水调控及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选用早熟型冬小麦品种“中麦8”为试验材料,以固定氮磷肥比例为前提,设置施肥量和种植密度配合的大田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探讨了在高肥力土壤条件时,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群体性状、产量、肥料吸收利用、品质及籽粒蛋白...
- 刘孝成
- 关键词:冬小麦种植密度肥水调控作物产量种子品质
- 播期对冬小麦旗叶光合性能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 [研究背景]播期是优化分配小麦生育期内光、温、水资源的重要栽培技术之一,目前,关于小麦适宜播期的研究多集中在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方面,而对于不同春化特性与熟期的品种在适宜播期条件下达到较优光合能力,进而实现高产的研究鲜见报...
- 王雨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亓振刘孝成赵广才
- 关键词:冬小麦播种期光合性能
- 氮磷肥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研究背景]氮磷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小麦群体质量与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前人关于氮磷肥、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的研究多限于单一因子,且在中低肥力条件下以中晚熟品种为研究对象者居多,对于土壤较高肥力条件下早熟品种的研...
- 刘孝成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亓振石书兵赵广才
- 关键词:氮肥磷肥种植密度叶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