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宇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摄像机监视器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摄像机监视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用来监视摄像机的摄影画面。;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该外观设计的外部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
- 孙洪宇
- 中国生态本位纪录片的历史沿革、价值旨归和影像书写被引量:3
- 2023年
- 随着工业化的掠夺式发展,此在世界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现代性危机,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渐被社会所尊重和践行。从历史轨迹上看,中国生态纪实影像经历了自然风光纪录片、人力否思纪录片、生态本位纪录片三个阶段,三者之间不是褫夺式的竞存,而是迭代式的共存和扬弃式的共融,展现了技术、自然、人与观念之间复杂的互动构型。生态本位纪录片秉持万有相通、非人类中心主义、民胞物与等价值诉求,表现出自然展演的超像性、具身在场的反思性、影像语言的并置性、国际传播的共通性等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讲好中国生态故事成为生态本位纪录片的使命和担当。
- 许加彪孙洪宇
- 关键词:生态主义纪录片纪实影像
- 一种与数码便携设备适配的摄影摄像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数码便携设备适配的摄影摄像支架,包括固定盘、扬声器和照明灯,所述固定盘下侧设置有所述照明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照明灯的设置,可以使得支架在夜晚使用时提供照明,给使用者提供极大地方便,通过定位感应器、...
- 孙洪宇
- 文献传递
- 纪录片中纪实与真实的逻辑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英国纪录电影之父格里尔逊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提出了"纪实"的美学思想,奠定了之后纪录片近百年的美学风格。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创作者所追求的是美学意义上的真实,是对现实生活凝练和加工的艺术再现,这就是纪实。钟大年在《纪实不是真实》一文中也讲到:"真实是电视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它要求现实生活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意义通过创作者的创作活动体现在作品中。在不以虚构的方式来对待现实生活的创作中,创作者的体现方式则是多种多样的。"由此可见,纪实与真实在纪录片的概念视野之中并非是同一的,二者有着质的区别。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真实观为切入点,探讨纪录片真实性与纪实性的逻辑关系。
- 孙洪宇
- 关键词:纪录片美学风格
-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故事化逻辑——以“一带一路”文化类题材纪录片为例被引量:3
- 2022年
- 以影像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典型样态,故事化的影像将文化符号表现力和文化阐释力相结合,有利于弘扬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在跨文化、跨时空传播语境中,纪录片借助非虚构的真实气质承担了历史记录、文化传承、精神沟通的时代使命。以“一带一路”题材文化类纪录片对中华文化的故事化传播为主线,以场域再造、情境生成和细节书写为论述框架,通过案例分析和文本细读探究“一带一路”题材文化类纪录片在纪实理念和叙事语态上的调整策略。
- 孙洪宇孙洪宇
- 关键词:故事化传播语境一带一路纪录片文本细读
- 顾桃独立纪录片:北方少数民族生存与精神现状的影像表达
- 2016年
- 纪录片的题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形象记录社会的发展,也对人类生活各方面进行真实的记录。这种记录包含宏观层面,也包含微观层面。既有宏大的叙事角度,也有平民化的叙事角度,二者应兼而有之。因此,纪录片被定义为国家和民族相册,真实表现国家及其人民是纪录片的生命和灵魂。纪录片是忠于真实的主观建构,是充满现实主义理念的艺术创造。而少数民族纪录片主要是通过电视媒体记录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表现少数民族特有的自然与人文及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要素。少数民族的纪录片也是对民族文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 孙洪宇
- 关键词:独立纪录片少数民族
- 试论人机交流中ChatGPT的“类人性”——基于关系传播的视角被引量:1
- 2023年
- 伴随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深度介入交流已成为传播中不争的事实。“交流”这一人类信息沟通的方式也被分割为人际交流与人机交流两个阵营,技术配置以近乎“主体”的身份出现在人类视野中。在机器“类人性”界定与阐释的基础上,结合ChatGPT的机制与功能,将作为交流对象的ChatGPT纳入关系传播视野下解读后发现,与人的主体性相比,人机交流中的ChatGPT呈现“涌现能力”“类情感生成”“准具身参与”等“类人性”特性,使以神经网络模型、大型语料库和强力算法为底层逻辑的ChatGPT体现出具有“心智”的一面。
- 孙洪宇孙洪宇
- 关键词:人机交流
- 混沌·分裂·重构:媒介生态变迁下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意识流变
- 2021年
- 我国纪录影像承载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以国外影像创作者"走进来"为开端的,经历了混沌期、分裂期和重构期,以及借"他者"的语言体系书写中国现实境况的特殊时期。其间,伊文思、安东尼奥尼等西方国家导演来到中国,并通过"他者"的视角记录真实中国的影像。中国记录影像经历的四个历程倒逼纪录片国际传播意识与行为产生,纪录电影和电视纪录片作为书写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像,其传播意识在新媒介的变迁下逐步提升。
- 孙洪宇王雅雯
- 关键词:纪录片文化交流
- 开鲁县融媒体中心创新建设策略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在全国县区融媒体持续改革进程中,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模式不断创新。开鲁县融媒体中心在策采编发上谋求新方法,在媒体视角上寻求转向,在服务功能上积极拓展,结合本地优势,利用差异化生存策略,实现创新建设思路、提升内涵动力和服务地方发展的县级融媒体发展新路径。
- 孙洪宇孙艳艳
- 关键词:媒体融合差异化
-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蒙古族说书的影像传播策略探究被引量:1
- 2023年
- 2006年,科尔沁蒙古族说书艺术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蒙古族说书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渐进成为社会共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样本,蒙古族说书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与传播价值。蒙古族说书因地域文化间离、传播理念失位和多元碎片呈现等造成的影像缺席,是其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传播现状的根本症候。建构多重叙事、多级制作、多层传播的影像传播路径,不仅为蒙古族说书艺术的传播提供策略支撑,也将为探讨民族艺术的传承与传播贡献理论参考。
- 孙洪宇孙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