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琪
- 作品数:10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一道物理奥赛题解法之严谨性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在“对一道物理奥赛题多种解法的探究”(以下简称“探究”)一文中,对一道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力学奥赛题采用了三种解法,包括以地面为参考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及牵连速度求解、以斜面为非惯性系应用正交分解法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 陈琪刘金铭李卫平
- 关键词:奥赛题题解法严谨性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正交分解法
- 关于弹性斜碰前后系统动能的讨论
- 2015年
- 从恢复系数的角度出发,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了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弹性斜碰前后系统的动能,得出弹性斜碰前后系统的动能并不一定守恒。
- 刘金铭陈阳陈琪
- 高中物理教材弹性碰撞定义的修改建议
- 2015年
- 弹性碰撞(又称完全弹性碰撞,此文中统称弹性碰撞)是高中物理重点研究的碰撞类型.笔者通过查阅目前不同版本的高中物理教材,发现它们关于弹性碰撞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表述.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中对弹性碰撞的定义是: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 刘金铭陈琪
- 关键词:完全弹性碰撞高中物理教材机械能守恒实验教科书课程标准
- 九寨沟森林美学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景观美学质量评价作为生态系统服务文化价值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森林景观格局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与森林生态生产密切相关。定量化分析美学质量及其空间布局和森林景观格局对开展森林营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 陈琪
- 关键词:景观美学环境因子
- 鲁科版高中物理教材弹性碰撞定义怎样表述更完美
- 2015年
- 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中关于弹性碰撞定义的表述存在不妥之处——内部逻辑关系表述不够准确,容易使学生对其产生不同的理解.如果将其修改为"在理想情况下(碰撞系统在碰撞过程中不发热、发声),物体碰撞后,系统没有动能损失,这种碰撞称为弹性碰撞,又称完全弹性碰撞",则更完美一些.
- 刘金铭陈琪
- 一道物理奥赛题之另解及其原解修改建议
- 2016年
- 在"对一道物理奥赛题多种解法的探究"(以下简称"探究")一文中,提出了对一道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力学奥赛题的三种解法,包括以地面为参考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及牵连速度求解、在非惯性系中应用正交分解法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笔者认为,针对该题还可提出另外两种解法.题目(2013年第30届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预赛试卷第7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1的小滑块.
- 陈琪刘金铭李卫平
- 关键词:物理竞赛非惯性系牵连速度合外力正交分解
- 如此拓展 正确吗 必要吗
- 2015年
- 在中学物理的惯性教学中,常见到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在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圆筒,圆筒上放有一块木板,将一个小球静置于板上并对准圆筒,其中小球直径略小于圆筒直径,用一块弹片迅速猛烈地击打板,使板被打到圆筒外,此时小球则由于惯性落入筒中。在"一个典型惯性演示实验的理论再分析"①(以下简称"分析")一文中,对该实验的过程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理论分析,而"《一个典型的惯性演示实验的理论再分析》一文的拓展”②(以下简称“拓展”)一文又继续在“分析”一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笔者有幸了解了两者的研究情况,经对比和思考后,发现“拓展”一文在进行拓展分析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特此进行探讨。若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 陈琪刘金铭
- 关键词:中学物理打板球直径匀加速直线运动恒力
- a绝对=a相对+a牵连在中学物理解题中的运用
- 2016年
- 1伽利略变换关系当物体运动的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由伽利略速度变换关系可知v(绝对)=v(相对)+v(牵连).通常我们把物体相对于"静止"参考系S的运动叫做"绝对"运动,把物体相对于运动参考系S'的运动叫做相对运动,把物体随S'系一道运动而具有相对于S系的运动叫做牵连运动,上式表明"绝对"速度等于相对速度与牵连速度的矢量和.对式v(绝对)=v(相对)+v(牵连)两边求其对时间的微商.
- 刘金铭曾福征陈琪
- 关键词:牵连运动伽利略变换牵连速度牛顿第二定律
- 质疑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 物理课程标准中的“从生活走向物理”理念体现出以生活现象和生活经验为起点引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但是,这一理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尤其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超出宏观生活现象和生活经验的领域。在物理学发展史中,展现出现代...
- 陈琪
-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物理新课程
- 文献传递
- 由一道物理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 2015年
- 展现了一道天体运动类物理高考题的解题过程与评卷结果,并从考生、教师和试题等方面对造成该结果的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提出了尽量避免高考题中的计算论述题出现繁杂计算以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等相关建议。
- 陈琪刘金铭
- 关键词:物理高考题天体运动物理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