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佩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异构酶
  • 4篇拓扑异构酶
  • 4篇拓扑异构酶I
  • 4篇活性
  • 3篇突变
  • 3篇突变体
  • 3篇农业害虫
  • 3篇昆虫
  • 3篇活性筛选
  • 3篇害虫
  • 3篇DNA拓扑异...
  • 3篇DNA拓扑异...
  • 2篇点突变
  • 2篇新烟碱类
  • 2篇烟碱类
  • 2篇农药
  • 2篇蚯蚓
  • 2篇喜树碱
  • 2篇敏感性
  • 1篇毒性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篇张兰
  • 8篇蒋红云
  • 8篇张燕宁
  • 8篇张佩
  • 7篇冯磊
  • 3篇毛连纲
  • 1篇贾伟

传媒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年份

  • 5篇2015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的530位氨基酸为脯氨酸(参照人类拓扑异构酶I的氨基酸全长序列进行编号)。通过利用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构建筛选平台,对来自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化合...
张佩蒋红云张兰冯磊张燕宁毛连纲
文献传递
三种新烟碱类农药对蚯蚓体重及溶酶体膜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新烟碱类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非靶标生物受到威胁,如美国蜜蜂种群数量锐减等。蚯蚓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动物,是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本试验采用标准化人工土壤法,研究了吡虫啉、噻虫啉和氯噻啉3种新烟碱类农药对蚯蚓体重损失率和体腔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仅高浓度吡虫啉(1.6mg/kg)、噻虫啉(6.4mg/kg)和氯噻啉(1.6mg/kg)对蚯蚓生长有抑制作用;3种药剂对体腔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的影响具有时间和剂量效应,对溶酶体膜的毒性作用随着药剂浓度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强。相同剂量下,处理7d时,氯噻啉引起的蚯蚓体重损失率显著高于吡虫啉和噻虫啉;而对于溶酶体膜的毒性,在处理第2天时,氯噻啉显著高于吡虫啉和噻虫啉。同时,蚯蚓体腔细胞溶酶体膜中性红保留时间较蚯蚓体重损失率更为敏感,更适合于监测低剂量污染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冯磊张兰张燕宁张佩蒋红云
关键词:溶酶体膜蚯蚓
拓扑异构酶Ⅰ点突变对喜树碱敏感性的研究概况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作用于昆虫拓扑异构酶I-DNA复合物,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导致害虫死亡。医学研究结果表明,拓扑异构酶I对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敏感,作为喜树碱抑制昆虫生长的主要作用靶...
张佩蒋红云张兰张燕宁冯磊
关键词:喜树碱突变
拓扑异构酶Ⅰ点突变对喜树碱敏感性的研究概况
碱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作用于昆虫拓扑异构酶Ⅰ-DNA复合物,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导致害虫死亡.医学研究结果表明,拓扑异构酶Ⅰ对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敏感,作为喜树碱抑制昆虫生长的主要作用靶标位...
张佩蒋红云张兰张燕宁冯磊
关键词:喜树碱点突变杀虫活性
一种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的653位氨基酸为苏氨酸(参照人类拓扑异构酶I的氨基酸全长序列进行编号),通过利用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构建筛选平台,对来自动物、植物及微生物...
张兰蒋红云张佩冯磊张燕宁毛连纲
文献传递
一种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的729位氨基酸为苏氨酸(参照人类拓扑异构酶I的氨基酸全长序列进行编号),通过利用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构建筛选平台,对来自动物、植物及微生物...
蒋红云张佩张兰冯磊张燕宁毛连纲
文献传递
新烟碱类农药对蚯蚓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农药在保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近年来,农药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全世界的热切关注,开展农药对土壤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新烟碱类农药因其作用靶标独特,与传统的...
冯磊蒋红云张兰张燕宁张佩
关键词:蚯蚓
甜菜夜蛾拓扑异构酶I氨基酸突变对其DNA解旋活性的影响
2015年
【目的】为了探究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Top I)氨基酸突变对其DNA解旋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克隆甜菜夜蛾Top I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采用完全重叠PCR定点突变技术,向甜菜夜蛾Top I的V420,L530,A653和S729(根据人Top I氨基酸序列编号)4个位点引入突变,将改造成功的重组Top I基因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纯化,测定Top I突变对其解旋活性的影响。【结果】完全重叠PCR能实现甜菜夜蛾Top I定点突变。重组蛋白在体外得到稳定的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在96.0 k Da处出现特异性条带。通过对重组蛋白分离纯化并测定对质粒p BR322解旋酶活性,发现引入V420I,L530P和A653T突变后Top I的比活力显著降低,而引入S729T突变后比活力与野生型蛋白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证明在甜菜夜蛾Top I中引入V420I,L530P和A653T突变后,其对底物p BR322的解旋活性显著降低,为后期探索甜菜夜蛾Top I的定点突变与其对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敏感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张佩张兰张燕宁贾伟蒋红云
关键词:甜菜夜蛾拓扑异构酶I突变PBR32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