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成

作品数:15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结核
  • 5篇细胞
  • 5篇分枝杆菌
  • 5篇杆菌
  • 4篇结核分枝杆菌
  • 3篇肉芽
  • 3篇肉芽肿
  • 3篇流行株
  • 3篇克雷伯菌
  • 3篇肺炎克雷伯
  • 3篇肺炎克雷伯菌
  • 2篇大细胞
  • 2篇炎症
  • 2篇小鼠
  • 2篇芯片技术
  • 2篇免疫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芯片
  • 2篇基因芯片技术
  • 2篇肥大

机构

  • 15篇三峡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三峡大学人民...

作者

  • 15篇王德成
  • 3篇韩莉
  • 3篇雷志强
  • 3篇雷志强
  • 2篇李丹
  • 2篇李佳
  • 1篇牛辰
  • 1篇赵超
  • 1篇李佳
  • 1篇黄卫锋
  • 1篇王磊
  • 1篇金柱
  • 1篇黄卫锋
  • 1篇王风华
  • 1篇彭刚
  • 1篇谢玲玲

传媒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芯片技术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的肺结核患者痰样本680例,同时采用基因芯片法和培养法进行菌种鉴定,对被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MTB)复合群的样本分别再采用以上2种方法检测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以培养法作为参考方法,评价基因芯片法菌种鉴定的符合率。以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基因芯片法MTB耐药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并比较其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基因芯片法检出3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培养法检出32例NTM,符合率为96.88%。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相比,基因芯片法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性为89.81%,特异性为93.55%,符合率为92.80%,Kappa值为0.82,P>0.05;检测MTB对异烟肼耐药性的敏感性为83.06%,特异性为91.39%,符合率为89.48%,Kappa值为0.73,P>0.05。结论基因芯片法能够准确地筛选出NTM,在结核病诊断和耐药监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与传统培养法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更高效、快捷、安全,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李丹杜德兵吴文燕王德成
关键词:基因芯片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异烟肼
肺炎克雷伯菌ST23型流行株小鼠肺炎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本研究采用经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鉴定的临床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 KP) ST23菌株分别感染C57BL/6与MyD88KO小鼠,建立小鼠肺炎模型。对小鼠临床症状、肺菌载量与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时相性监测,并模拟ST23菌株感染对免疫抑制动物的影响。方法取50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KP感染组、对照组和免疫抑制+KP感染组;另用30只SPF级MyD88KO小鼠分成对照组和KP感染组。所有KP感染组均采取滴鼻方式滴入50 μl细菌,对照组滴入等体积无菌PBS溶液;免疫抑制剂组先用环磷酰胺连续注射小鼠3 d,再滴入等体积KP溶液;从生存曲线、肺菌载量与病理变化及细胞因子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C57BL/6小鼠感染KP后10 d时肺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并且直到感染后21 d仍未观察到死亡现象;而MyD88KO小鼠感染KP后,小鼠均于第5天死亡,肺脏有严重组织病理损伤。同时,注射环磷酰胺的C57BL/6小鼠症状与MyD88KO组相似,所有小鼠于感染后5 d死亡。与对照组相比,KP感染组小鼠肺组织中TNF-α、一氧化氮合酶1(NOS1)和NF-κBp65等炎性介质表达明显上调。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小鼠KP肺炎模型成功建立,并可用于后续发病机制及药物疗效比较的评估。该模型的建立,将为进一步研究临床分离的KP的病原特性和发病机理提供可靠的小动物模型。
雷志强雷志强杨琼秀鲁波勇韩莉王德成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突变型斑马鱼在海分枝杆菌感染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作为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性休克等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究TNF-α在宿主抵抗海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Cas9),CRISPR/Cas9]技术,使野生型斑马鱼TNF-α基因发生突变,成功构建并筛选出含有移码突变的TNF-α突变型(TNF-α-/-)斑马鱼。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发现TNF-α-/-斑马鱼中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野生型斑马鱼相比,海分枝杆菌在TNF-α-/-斑马鱼体内扩散和增殖更显著。结果提示,本研究成功构建TNF-α-/-斑马鱼,有助于深入探究TNF-α在斑马鱼抵抗海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
谢玲玲王风华王德成赵超彭刚牛辰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原位杂交细菌感染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Fbxw7敲低的Raw264.7稳定细胞株及其生理功能检测
2020年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Fbxw7表达抑制的Raw264.7稳定巨噬细胞株,并检测其生理功能。方法:转染Fbxw7_Cas9KO质粒到Raw264.7细胞,用含嘌呤霉素的培养基培养,挑取单克隆并筛选带荧光标记的细胞进一步培养;然后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bxw7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Confocal进一步检测Fbxw7蛋白表达分布;测序分析基因突变情况;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Fbxw7基因敲低后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与凋亡率。结果:Fbxw7敲低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Raw264.7细胞显著降低,Confocal观察发现敲低组Raw264.7细胞中Fbxw7蛋白表达微弱;测序结果显示Fbxw7敲低组存在多位点突变;Fbxw7敲低后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凋亡率增加。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以实现Fbxw7基因在Raw264.7细胞稳定低表达,所筛选出的稳定细胞株可用于后续细胞水平的实验研究。
宋璟瑞周爽闻馨陈云飞万梅罗梁杰杜德兵(指导)王德成
关键词:RAW264.7转染
基因芯片技术在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为本地区结核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采自宜昌地区共1 200例抗酸染色阳性患者临床标本,其中痰标本746份,菌液320份,分离菌株134份。对1 200例患者采取性别,年龄分组的方法分析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分布及流行趋势;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相关ropB基因511(T→C)、513(C→A)516(G→T,A→T,A→G)、526(C→T,C→G,A→T,A→G)、531(C→T,C→G)、533(T→C)位点及异烟肼耐药相关KatG基因的315(G→C,G→A)位点和Inhat基因的-15(G→T)位点突变情况。以比例法药敏试验为金标准,计算基因芯片法的检出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基因芯片法检测利福平异烟肼敏感968例,单耐利福平31例,单耐异烟肼63例,利福平异烟肼双耐57例,分枝杆菌属感染39例,未检出42例。药敏试验显示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的总耐药率为13.49%;男性占73.90%,女性占26.09%;≤20岁占2.50%(28/1119),21~岁占15.46%(173/1119),41~岁占40.21%(450/1119),〉60岁占41.82%(468/1119)。基因芯片检测利福平耐药相关ropB基因突变率最高的位点为531(突变率32.35%)、其次是511(突变率20.6%);异烟肼耐药相关KatG基因突变位点为315(突变率54.69%),ihat突变位点为-15(突变率43.75%)。检出KatG和ihat双突变1例,占突变株的1.56%。与比例法药敏试验相比,基因芯片法检测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株的符合率分别是90.90%(1089/1198)和97.41%(1167/1197),检测利福平耐药株的敏感度为90.62%(29/32),特异度为98.62%(1060/1166);检测异烟肼株的敏感度84.0%(63/75),特异度98.39%(1104/1122)。结论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总耐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远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增大感染�
胡晓红向启云韩宇谢传英庄倩王德成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芯片比例法
染料木素对APAP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染料木素低(5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10只。采用灌胃APAP建立小鼠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染料木素药物干预后的影响。应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染料木素可明显减轻模型小鼠肝脏炎性损伤及坏死,减少胶原纤维沉积;TUNEL染色结果显示,染料木素组小鼠肝细胞凋亡数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染料木素组小鼠肝脏中CTGF、TNF-α、IL-6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染料木素具有改善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的作用。
宋莉王汉琨张丁黄卫锋黄卫锋李丹王德成
关键词:染料木素肝纤维化TUNEL免疫组化
T-SPOT.TB测定、PPD试验和结核蛋白芯片对儿童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利用T-SPOT.TB测定、结核菌素试验方法(PPD法)及结核蛋白芯片法进行儿童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诊断比较,以评价各种不同方法在儿童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儿108例,其中确诊肺结核患儿57例,非结核患儿51例,用上述3种方法分别检测108例患儿,统计分析三种方法在诊断儿童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并比较T-SPOT.TB与PPD法及结核蛋白芯片法诊断儿童肺结核的准确度。结果 T-SPOT.TB测定法、PPD法及结核蛋白芯片法检测儿童肺结核的灵敏度分别为87.72%、56.14%和52.63%;特异度分别为90.19%、66.67%和82.35%。结论 T-SPOT.TB测定与PPD法及结核蛋白芯片法比较,具有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是临床儿童结核病快速诊断的有效检测方法。
李丹杜德兵袁容静王德成
关键词:PPD皮试儿童结核病
白细胞介素7与15在抗结核感染中的作用及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白细胞介素(IL)-7与IL-15作为IL-2家族细胞因子,近年来由于其调控T细胞分化与增殖及其在免疫记忆形成与维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IL7和IL-15均具有与IL-2相似的异三聚体结构,共同参与两面神激酶(Januskinase,JAK;是一类非跨膜型的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并参与调节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相对于IL-2,IL-7和IL-15在维持机体T淋巴细胞抗结核感染中可持续发挥作用,且在结核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使其有望实现对结核病的鉴别诊断。此外,IL-7和IL-15能提高机体二次免疫应答的水平,因而在结核病预防或治疗性疫苗研究方面发挥的作用亦值得期待。
刘冰靥王德成范小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15免疫细胞结核
结核肉芽肿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结核病(TB)是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机体感染M.tb后,感染的发展和转归是宿主的免疫系统和M.tb相互斗争的结果,这种斗争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是形成肉芽肿。因此,阐明肉芽肿的形态特点及参与肉芽肿形成的因素,揭示肉芽肿形成的动态过程,对研究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研发新的抗结核药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结核肉芽肿的特点、功能以及参与结核肉芽肿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
李佳刘冰靥王德成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肉芽肿细胞因子致病机制
Lgals3在分枝杆菌感染与肉芽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宿主Lgals3分子在分枝杆菌感染与肉芽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检测Lgals3在H37Rv气溶胶感染的小鼠、家兔肺组织及临床结核病(TB)患者样本中的表达与分布;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lgals3基因全身敲除(lgals3^(−/−))小鼠,并建立lgals3^(−/−)小鼠海分枝杆菌(Mm)尾静脉感染模型,观察小鼠尾组织损伤与脓肿形成,比较尾部大体病变;HE染色观察小鼠尾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肉芽肿形成差异;抗酸染色观察细菌分布;小鼠尾组织匀浆铺板接种于7H10-OADC培养基后比较菌载量;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比较小鼠尾组织中Lgals3和TGF-β、MMP-9的表达与分布。结果:H37Rv气溶胶感染的小鼠、兔子肺组织及临床结核患者肉芽肿区域中Lgals3呈强阳性表达。应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获得lgals3^(−/−)小鼠;Mm感染后,lgals3^(+/+)小鼠尾组织出现明显的渐进性脓肿及溃疡,而lgals3^(−/−)小鼠仅出现散在的小面积脓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观察发现lgals3^(+/+)小鼠感染Mm后伴随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且形成典型肉芽肿样病变,而lgals3^(−/−)小鼠仅有少量炎症细胞分布。组织匀浆铺板计数发现,相较于lgals3^(+/+)小鼠,lgals3^(−/−)小鼠菌载量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发现,lgals3^(+/+)小鼠感染Mm后Lgals3在肉芽肿区域内呈弥散分布,TGF-β和MMP-9表达上调并呈强阳性表达;lgals3^(−/−)小鼠仅检测到少量TGF-β和MMP-9。结论:Mm感染可诱导宿主Lgals3的表达,并在TGF-β和MMP-9协同作用下促进肉芽肿形成,帮助细菌逃避早期宿主免疫应答。
宋璟瑞王磊张丁张啸尘丁才荣闻馨周静陈紫涵杜德兵李丹金柱王德成
关键词:半乳糖凝集素-3炎症因子肉芽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