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丽贤

作品数:22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眩晕
  • 4篇中风
  • 4篇吞咽
  • 4篇吞咽障碍
  • 4篇中医
  • 4篇疗效
  • 3篇咽喉科
  • 3篇阵发
  • 3篇阵发性
  • 3篇中风后
  • 3篇中风后吞咽障...
  • 3篇位置性
  • 3篇位置性眩晕
  • 3篇显像
  • 3篇显像系统
  • 3篇良性阵发性位...
  • 3篇疗效观察
  • 3篇临床教学
  • 3篇内窥镜
  • 3篇窥镜

机构

  • 2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黄丽贤
  • 9篇姜辉
  • 5篇李庆彬
  • 4篇齐宝云
  • 3篇丁雷
  • 3篇吴兢
  • 3篇赵博
  • 2篇刘大新
  • 2篇王嘉玺
  • 2篇马洪明
  • 2篇蔡倩
  • 2篇范庆菁
  • 1篇盛海忠
  • 1篇吕凯
  • 1篇王亮
  • 1篇许芳
  • 1篇李凛
  • 1篇马大勇
  • 1篇邹忆怀
  • 1篇郭晓媛

传媒

  • 3篇北京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现代中医临床
  • 1篇第四届心身医...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作用机制
2022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平台)逐一查询葛根汤所包含的七味中药各自所含主要化学成分、靶点信息,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并应用网络图像化软件CytoScape 3.7.2对生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相关网络构建;以急性脑梗死为关键搜索词在Gencards数据库得到相应靶点信息并进行筛选;应用CytoScape 3.7.2中Bisogenet插件构建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将网络提取的关键靶点提交至STRING 11.0数据库,分析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将上述获取的所有药物靶点与所有疾病靶点取交集,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进一步数据分析,其中包括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因功能GO分析等,同时采用平台分析最终获得葛根汤有效成分-急性脑梗死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地黄黄酮、山柰酚、柚苷配基、β-胡萝卜素、谷固醇、谷甾醇、芒柄花黄素等,核心靶点为ESR1、AR、NOS2、PPARG、PTGS1、F10、SCN5A、DPP4、ADRB2等。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缺氧诱导因子-1、P53、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其功能主要为调节炎症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具有多通路、多靶点、多成分的特点,为葛根汤在临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药理学基础。
黄丽贤姜辉高铭媛吴兢李群先赵博
关键词:葛根汤急性脑梗死中药药理学山柰酚缺氧诱导因子1核因子-ΚB
舌七针疗法取穴机理探析被引量:3
2018年
舌七针疗法是一种采用毫针、电针、三棱针点刺出血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疗法,其临床疗效确切,但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理研究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详细介绍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相关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舌七针疗法选穴依据及其穴位释义、舌七针疗法具体取穴及操作、舌七针疗法适应症、舌七针疗法注意事项及禁忌症、舌七针疗法不良反应、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典型案例分析,初步探析"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理。
黄丽贤姜辉齐宝云李庆彬范庆菁
关键词:中风后吞咽障碍
功能训练联合舌针治疗多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研究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客观评价舌七针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纳入研究,以治疗第14天为疗效评价时点,对治疗组(针刺加吞咽功能训练)30例与对照组(单纯吞咽功能训练)30例,进行平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统一疾病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客观评价舌七针的疗效与实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较之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0、4、6分水平阶段的患者的吞咽能力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的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结论:舌七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李庆彬黄丽贤王亮孙立满齐宝云牛耸吴兢刘言祥赵博裴雪梅田素斋
关键词:吞咽障碍中风临床疗效
浅谈多功能内窥镜显像系统在中医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多功能内窥镜显像系统在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应用多功能内窥镜显像系统辅助教学与否,观察学生学习成绩和满意度变化。结果:通过多功能内窥镜显像系统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中...
姜辉黄丽贤张丽丁雷
关键词:临床教学
文献传递
王暴魁从肾病浅谈辨病与辨证治疗的关系被引量:8
2019年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均为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常用方法,二者各有所长。“病”反映的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代表了该病的基本矛盾,“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肾病临床表现往往较少或无,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寡证”或者“无证”,临床实际诊疗过程中,肾病患者常常面临无证可辨的境地,而同一种疾病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此时辨病论治起到了更好的效果,因而相对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在肾病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临床诊疗中,对于症状不明显的肾病患者,可以依照“无证遵从有证,寡证遵从多证”的原则,注重“病”的不同进行辨病论治,可以得到更可靠的临床疗效。在肾病的临床治疗中,以辨病为主,与辨证治疗相结合应作为主要治疗思路。
蔡倩王暴魁谢璇盛海忠郭晓媛黄丽贤
关键词:肾病辨病论治辨证论治
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发病半年内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加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康复治疗,14天为1个疗程,采用统一疾病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客观评价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加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黄丽贤齐宝云裴雪梅刘言祥李庆彬
关键词:中风吞咽障碍耳穴压豆
电针刺激听宫穴治疗暴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听宫穴治疗暴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暴聋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刺激听宫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听宫穴疗效较好,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姜辉丁雷张丽黄丽贤刘大新
关键词:暴聋电针听宫穴
三才封髓丹加味治疗肾虚肝郁型失眠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三才封髓丹加味治疗肾虚肝郁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肾虚肝郁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三才封髓丹加味治疗,对照组32例予艾司唑仑片每晚睡前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30/32),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23/3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SQLS、HAMA、HAMD评分,PSQ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7%(3/3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25%(10/32)。结论三才封髓丹加味治疗肾虚肝郁证型失眠,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疗效优于艾司唑仑片治疗,且毒副作用较低。
黄丽贤姜辉吕凯
关键词:入睡和睡眠障碍辨证三才封髓丹肾虚肝郁
妊娠后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例被引量:4
2016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2015年9月15日因发作性眩晕2天就诊,每次眩晕发作持续40~60 s,可自行缓解。自诉右侧卧位时症状明显,无耳鸣、无听力下降,无明显诱发因素。孕37周,初次妊娠。既往体健。专科体检:双侧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光锥标志清,位置试验:右侧Dix-hallpike体位诱发眩晕及扭转向上向地眼震,持续时间30 s,滚转实验阴性。诊断为右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行改良Epley手法复位1次,2天后复查,痊愈,3天后顺产女婴2680 kg,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姜辉黄丽贤刘大新王嘉玺丁雷
亚健康状态-阈下抑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阈下抑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抑郁症之间的中间状态,即抑郁状态,属亚健康状态的范畴.本文将从阈下抑郁的西医诊断、治疗以及中医认识和'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作用来介绍本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阈下抑郁的治疗从亚健康状态入手,在'治未病'...
黄丽贤张龙生
关键词:阈下抑郁亚健康状态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理论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