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开封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自攻螺钉
  • 4篇木柱
  • 4篇混合结构
  • 4篇混凝
  • 4篇混凝土混合结...
  • 4篇钢板
  • 4篇薄钢板
  • 3篇榫卯
  • 3篇榫卯节点
  • 2篇土桩
  • 2篇柱脚
  • 2篇力学性能
  • 2篇局压
  • 2篇混凝土
  • 2篇混凝土桩
  • 2篇胶合木
  • 2篇力学性
  • 1篇滞回
  • 1篇滞回性能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7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刘开封
  • 6篇陆伟东
  • 4篇王瑄
  • 3篇刘杏杏
  • 2篇马俭
  • 1篇刘伟庆
  • 1篇李猛

传媒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5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木-混凝土混合结构节点连接形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混凝土混合结构节点连接形式,包括混凝土柱、木柱、钢板连接件、自攻螺钉和锚固钢筋,所述木柱与混凝土柱之间设置有钢板连接件,钢板连接件包括上部的薄钢板和下部的钢垫板,薄钢板垂直焊接在钢垫板上面,薄钢板采用...
陆伟东王瑄刘开封马俭刘杏杏
文献传递
考虑局压效应的榫卯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在我国西南、西北地震高烈度地区,存在着量大面广的传统木结构建筑。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传统木结构建筑广泛地应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景区的新建和改造建设中。现存的传统木结构建筑以及新建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均存在较大地震...
刘开封
关键词:木结构建筑榫卯节点力学性能
木-混凝土混合结构节点连接形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混凝土混合结构节点连接形式,包括混凝土桩、木柱、钢板连接件和自攻螺钉,所述木柱与混凝土桩之间设置有钢板连接件,钢板连接件包括上部的薄钢板和下部的钢垫板,薄钢板垂直焊接在钢垫板上面,钢垫板位于木柱底部与...
陆伟东刘开封王瑄
文献传递
木-混凝土混合结构节点连接形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混凝土混合结构节点连接形式,包括混凝土桩、木柱、钢板连接件和自攻螺钉,所述木柱与混凝土桩之间设置有钢板连接件,钢板连接件包括上部的薄钢板和下部的钢垫板,薄钢板垂直焊接在钢垫板上面,钢垫板位于木柱底...
陆伟东刘开封王瑄
文献传递
考虑局压效应的榫卯节点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木结构榫卯节点在受力过程中处于局部受压状态,通过木材横纹、顺纹方向的中部局压、端部局压、全截面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到了相应的材性参数;设计了钢榫头-木卯口、木榫头-钢卯口、木榫头-木卯口三组不同形式的分离式直榫节点试件,通过单调加载试验,对局部受压区域的应变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基于试验研究得出的榫卯节点受力机理,建立了考虑局压效应的直榫节点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木材横纹局压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高于全截面受压,顺纹局压与全截面受压的材性参数基本一致;榫卯节点受力区域的榫头应变远大于卯口应变,榫卯节点的受力挤压变形主要集中在榫头,而卯口变形可忽略;考虑局压效应的榫卯节点力学模型计算结果比未考虑局压效应所得的结果更符合试验结果。
陆伟东许奉妍刘开封刘开封刘杏杏刘杏杏
关键词:榫卯节点静力试验力学性能力学模型
木构架榫卯节点滞回性能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5年
为得到榫卯节点滞回性能的数值模拟,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针对榫与卯之间缝隙、木材材性、模拟单元、荷载及边界条件作了详尽定义。以此建立榫卯节点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该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低周反复荷载下榫卯节点的非线性滞回性能,较好地反映榫卯节点在反复加载过程中的捏拢现象。研究表明,对于榫卯节点滞回性能在有限元软件中的模拟,榫与卯间缝隙设定及木材材性的准确定义是必要的。
李猛陆伟东刘开封
关键词:榫卯节点滞回性能数值模拟
一种木-混凝土混合结构节点连接形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混凝土混合结构节点连接形式,包括混凝土柱、木柱、钢板连接件、自攻螺钉和锚固钢筋,所述木柱与混凝土柱之间设置有钢板连接件,钢板连接件包括上部的薄钢板和下部的钢垫板,薄钢板垂直焊接在钢垫板上面,薄钢板...
陆伟东王瑄刘开封马俭刘杏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