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芳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2篇肺疾病
  • 1篇营养支持
  • 1篇营养支持治疗
  • 1篇预计值
  • 1篇评分
  • 1篇气肿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次数
  • 1篇住院情况
  • 1篇综合评估
  • 1篇疗效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弥散
  • 1篇弥散功能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胡成平
  • 3篇凌芳
  • 2篇李瑛
  • 1篇陆蓉莉
  • 1篇熊曾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肺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预后与Goddard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Goddard评分对肺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综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肺气肿型慢阻肺患者150例,使用德国Siemens Difinition 64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肺部扫描,采用Goddard评分对患者的肺气肿程度进行评分分级,同时检测患者的FEV1、FVC、FEV1/FVC、RV、TLC、RV/TLC、DLCO、FEV1%pred、FVC%pred及DLCO%pred,对Goddard评分与肺功能各项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比较不同Goddard评分的肺气肿患者在上一年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和合并症。结果对150例患者的Goddard评分结果显示,轻度肺气肿型慢阻肺57例,中度肺气肿型慢阻肺53例,重度肺气肿型慢阻肺40例;CT肺气肿Goddard评分与肺容积指标RV、TLC、RV/TLC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5、0.349和0.455,P<0.05),与弥散功能指标DLCO和DLCO%pred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771和-0.787,P<0.05);重度肺气肿型慢阻肺患者上一年因急性加重住院1次及以上次数显著多于轻度肺气肿和中度肺气肿患者(2值分别为44.69和25.66,P<0.05);重度肺气肿型慢阻肺患者上一年因急性加重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轻度肺气肿和中度肺气肿型患者[(13.5±4.2)d比(6.4±3.1)d和(9.0±3.8)d,P<0.05];重度肺气肿型慢阻肺患者上一年患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次数显著高于轻度肺气肿和中度肺气肿患者(2值分别为15.38和7.89,P<0.05)。Goddard评分分级越高,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呼吸衰竭的风险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oddard评分作为一种肺气肿的评估体系与肺功能评价指标相互补充,可以更全面地用于肺气肿型慢阻肺患者病情的综合评估。患者Goddard评分等级越高,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越高,更易于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合并症。
李瑛凌芳胡成平陆蓉莉熊曾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综合评估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疗效
2014年
目的对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所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随机表法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状况、肺功能状况以及血气分析等加以观察。结果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状况与肺功能状况,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胡成平凌芳
关键词:营养支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表型CT GOD评分与肺功能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Goddard评分CT分级与常规肺功能评价指标相比,对于判定肺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对肺气肿表型COPD以及非肺气肿COPD患者在上一年的住院情况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对Goddard评分不同CT分级的患者在上一年的住院情况进行评估,根据研究结果对患者进行预后。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肺气肿患者80例,采用德国Siemens Difinition 64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采用Goddard评分法对患者肺部功能进行评分分级,对所有患者的FEV1、FVC、FEV1/FVC、RV、TLC、RV/TLC、DLCO、FEV1%预计值、FVC预计值以及DLCO预计值等进行测量,对Goddard评分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肺气肿表型COPD患者150例和150例非肺气肿表型COPD患者在上一年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病死率等进行比较,对肺气肿表型COPD Goddard评分不同分级患者在上一年的住院情况、合并症等进行比较,从而对患者的疾病进行预后。结果 80例患者的肺部CT表现包括全小叶型肺气肿34例,小叶中心型肺气肿26例,小叶间隔旁型肺气肿17例和疤痕旁型或不规型肺气肿3例;Goddard评分结果显示,轻度肺气肿型COPD48例,中度肺气肿型COPD 26例,重度肺气肿型COPD 6例;CT肺功能Goddard评分与反映肺部通气功能的RV、TLC、RV/TLC显著相关,(r=0.385,0.349,0.455,P<0.05),与反映肺部弥散功能的DLCO和DLCO预计值亦显著相关(r=0.771,0.787,P<0.05);肺气肿型COPD患者上一年住院1次率与非肺气肿型COPD患者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上一年住院2次率却显著高于非肺气肿型COPD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气肿型COPD患者上一年的平均住院时间也显著长于非肺气肿型COP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气肿型COPD中的重型AECOP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肺气肿�
凌芳李瑛胡成平
关键词:CTGOD预计值住院情况弥散功能住院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