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士强

作品数:16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灾害
  • 5篇城市
  • 4篇风险管理
  • 3篇人口
  • 3篇自然灾害
  • 3篇洪涝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情景
  • 2篇内涝
  • 2篇涝灾
  • 2篇恢复力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 2篇海平面上升
  • 2篇洪涝灾害
  • 2篇洪水
  • 2篇洪水风险
  • 2篇长三角
  • 2篇城市内涝

机构

  • 16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台州市住房和...
  • 1篇联邦科学与工...

作者

  • 16篇杜士强
  • 12篇温家洪
  • 5篇徐慧
  • 2篇徐慧
  • 2篇费璇
  • 2篇梁亚婷
  • 2篇潘顺
  • 1篇李仙德
  • 1篇王黎明
  • 1篇吴燕娟
  • 1篇於家
  • 1篇李卫江
  • 1篇廖邦固
  • 1篇姚东京
  • 1篇宗玮
  • 1篇张敏
  • 1篇王丛笑
  • 1篇王晶晶

传媒

  • 3篇自然地理学创...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中国减灾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WR模型的上海城区易积水街道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城市内涝给我国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虽然众多工程性措施(如管网改造)和非工程性措施(如海绵城市)正被应用于城市内涝防治,然而目前对城市内涝的环境致灾机理仍然缺乏清晰的认识。因...
王丛笑杜士强温家洪古荭欢张明
关键词:城市内涝最小二乘法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极端洪灾情景下上海汽车制造业经济损失与波及效应评估被引量:9
2017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全球极端气象、水文事件日益多发,沿海低地地区的产业系统面临着极端洪水等灾害的严重威胁。开展极端洪灾情景下沿海特大城市的产业经济损失评估,分析产业网络的波及效应,识别出产业空间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带,可为沿海城市的气候变化适应和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以上海黄浦江极端洪灾模拟结果为灾害情景,基于2013年上海汽车制造业第三次经济普查微观数据,评估了上海汽车制造业受灾后的直接经济损失、停产损失,并结合投入—产出模型评估了上海汽车制造企业停产引发波及效应造成的产业关联损失。分析结果表明,在极端洪灾情景下:(1)上海市共有451家汽车制造企业受到灾害影响,占上海汽车制造企业总数的23.1%。(2)上海汽车制造业厂房建筑、生产设备、整车存货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3.1亿元、196.1亿元、9.7亿元。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的停产损失分别为209.1亿元、69亿元,对相关产业分别造成了1037.6亿元、144.7亿元产业关联损失。受到相关产业停产、减产影响后,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及配件产业关联损失分别为120.9亿元、247.1亿元。产业关联损失明显大于停产损失和直接经济损失。(3)浦东新区生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和停产损失较为严重,分别为93.4亿元、221.7亿元,分别占全市的47.6%、79.7%。上海通用整车厂所在的浦东新区金桥镇停产损失为184.1亿元。(4)由于2.5~3.0 m洪水水深区间分布有两家大型整车厂,因此停产损失最为严重,高达255.2亿元。上海市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黄浦江、苏州河流域的防汛工程以及工业园区的防洪设施建设;相关企业需要制定周密的业务连续性规划,降低企业停产后波及效应衍生的系统性风险。
黄小莉李仙德温家洪李卫江杜士强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直接经济损失
长三角沿海低海拔地区及其人口的时空分布
长三角沿海低海拔地区是指长三角江、浙、沪二省一市海拔高度低于10m的沿海连续地带,主要分布在距离海岸线180km以内,其面积随着距里海岸线的距离加大而减小.二省一市沿海低地的总面积为7005 1km2,占长三角二省一市行...
潘顺温家洪杜士强
关键词:长三角海岸带低海拔地区人口分布
海平面上升及其风险管理被引量:16
2018年
海平面上升是人为气候变暖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近年来海平面上升及其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海平面上升作为一种致灾因子,需要预测未来可能的情景及其概率,并关注低概率高影响的上限情景。为此,近年来发展了完全概率估计方法,以典型浓度路径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为条件,对未来海平面上升进行多情景及其概率估算。(2)在高排放情景下,冰盖模式模拟得出南极冰盖到2100年对海平面的贡献高达0.78~1.50 m,远高出IPCC第五次报告的估计。(3)21世纪末的全球平均海平面(GMSL)上限由原来的2.0 m调高为2.5 m,并指出21世纪之后,海平面上升仍很可能加速,但上升的不确定性将增大。(4)发展了综合考虑极端情景和中间情景、适应对策路径和稳健决策等方法,进行长周期关键项目决策、规划和风险管理,以管理海平面上升的潜在影响和风险。海平面上升及其风险管理研究今后需要加强监测、分析和模拟来预测不同时间尺度全球、区域和地方海平面上升的情景和概率,加强冰盖的动力过程和突变研究,减小海平面上升预测的不确定性,评估其上限情景,加强深度不确定性下的风险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以满足沿海地区气候变化适应规划和风险管理决策的需求。
温家洪袁穗萍李大力王璐阳张敏杜士强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情景致灾因子风险管理
基于网络大数据和水文-水动力模型的沿海城市洪水风险与适应被引量:4
2021年
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快速城市化很可能将加剧沿海城市洪水风险.如何定量刻画洪水风险未来变化趋势并进行有效适应是亟待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套多学科的综合方法:(1)基于网络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对承灾体分布与暴露价值进行精细尺度建模;(2)基于水文-水动力模型对未来极端风暴洪水进行淹没情景模拟;(3)针对不同情景进行经济损失风险分析和适应措施的成本效益评估.以上海为例,将上述方法应用于综合评估极端风暴洪水情景下的住宅建筑风险、未来演化(2050年)和适应措施的成本效益.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将显著加剧上海的洪水风险,RCP4.5、RCP8.5和RCP8.5 High-end三种典型浓度情景下住宅建筑的年期望损失在2050年达7.0亿元~9.0亿元,是当前结果的1.6~2.0倍.实施干适应措施和湿适应措施可分别将年期望损失减少76%~79%和88%~90%;并且两种措施均具有可观的成本效益,净现值分别达28.4亿元~55.3亿元和58.5亿元~99.4亿元,效益/成本比分别为1.9~2.4和7.9~9.8.上述研究可为科学理解和有效适应上海未来洪水风险提供依据,该综合分析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沿海城市的洪水风险和适应策略研究.
单薪蒙杜士强杜士强张敏李卫江张敏温家洪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
长三角地区沿海低地及其人口的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我国1∶25万DEM、人口密度格网数据库GPWv3和Land Scan,分析长三角沿海低地的空间分布及其人口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沿海低地分布在距离海岸180 km以内,面积为67 339 km2,占长三角总面积的32.2%;超过1/3的沿海低地海拔低于4 m,其中60%分布在距海岸60 km范围内。2010年,长三角沿海低地人口占长三角总人口的45.52%,其中,2/5以上低地人口分布在海拔4 m以下区域,2/3的低地人口分布在距海岸60 km范围内。1990—2010年,长三角沿海低地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人口由内陆向沿海、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态势。
潘顺杜士强徐慧吴燕娟王黎明宗玮温家洪
关键词:人口长三角
自然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
费璇温家洪杜士强徐慧
关键词: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恢复力
基于居村委层面的上海市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
社会脆弱性是面临灾害时不同人群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影响程度,是灾害风险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社会脆弱性指数(SoVI)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已经成为不同空间尺度上评估社会脆弱性的主要方法,并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得到广泛推广。
古荭欢杜士强温家洪吴瑞君
关键词:城市自然灾害
从2020年汛期灾情看我国洪涝风险管理的挑战与建议被引量:6
2020年
洪涝风险管理是对可能遇到的洪水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和处置洪水风险,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决策过程。本文结合2020年汛期洪水灾害的情况,以长江流域为例,分析我国洪涝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详实的流域综合洪涝风险管理建议,以减轻洪涝灾害风险带来的损失。
杜士强温家洪
关键词:洪水风险决策过程汛期洪水
基于应急疏散智能体模型模拟的城市避难所空间配置--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被引量:15
2017年
城市应急避难所的空间配置一直是灾害防治和城市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城市居民尽快地,尽少拥挤地到达满足容纳需求的应急避难所为目标,整合遥感影像数据、高精度人口分布数据、交通路网数据和专家知识等数据,综合运用智能体模型和多准则决策方法,对城市避难所空间配置开展研究。本文设计了三类与应急疏散相关的智能体:政府智能体、避难所智能体和居民智能体,来实现应急疏散的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支持应急避难所的空间选址和配置。选址方法上运用了多准则决策方法和权重敏感性分析,在选址高适宜区域内选定避难所的新建方案。以新的避难所空间布局和配置为条件,执行新一轮的应急疏散模拟过程,实现选址的循环优化,从而获得最终的避难所空间配置方案。本文以上海市静安区的应急避难所空间配置分析为案例,生成了该区域应急避难所的详细空间配置方案,该方案能帮助居民在尽少拥挤风险下尽快疏散到附近的避难所。本文提出的方法充实了中国城市避难所选址的相关理论与可操作性的技术基础,为其他地区开展避难所的配置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於家温家洪陈芸廖邦固杜士强
关键词:应急疏散智能体避难所地理信息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