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慧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黄河三门峡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关
  • 1篇异位妊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相关磷...
  • 1篇脂蛋白相关磷...
  • 1篇脂酶
  • 1篇妊娠
  • 1篇手术
  • 1篇他汀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癌
  • 1篇吲哚菁绿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磷脂酶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机构

  • 4篇黄河三门峡医...

作者

  • 4篇谭慧
  • 2篇祝莉
  • 1篇温媛
  • 1篇郭克锋
  • 1篇郭亚琼
  • 1篇宋宝珠
  • 1篇马良
  • 1篇何玉萍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口服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法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应用甲氨喋呤1mg/(kg.d),单日肌肉注射1次共4天,双日肌注四氢叶酸钙0.1mg/(kg.d)1次共4天;B组应用甲氨喋呤50mg/m2单次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50mg,口服2次/d,用3天,同时口服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A组,A组Ⅱ度、Ⅲ度胃肠道反应及血细胞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同时口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显著,胃肠道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温嫒何玉萍薛娟丽谭慧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指导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及预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技术指导子宫内膜癌(EC)分期手术的应用效果及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4年3月本院行腹腔镜全面分期手术的EC患者98例临床资料。均术前于宫颈注射ICG,采用ICG荧光显影技术辅助切除盆腔及腹部淋巴结,并对荧光显影和未显影的淋巴结进行病理送检,分析ICG荧光显影情况、淋巴结清除情况,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ICG荧光显影技术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影响多区域淋巴结ICG荧光显影的相关因素。结果:98例EC患者成功显影91例,显影率为92.9%,共显影994枚淋巴结节,其中盆腔淋巴结851枚(85.6%),腹主动脉淋巴结67(6.7%),骶前淋巴结58枚(5.8%),腹股沟深淋巴结9(0.9%);98例手术患者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阳性34例(34.7%),91例成功显影者中32例(35.2%)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阳性。98例共切除淋巴结1578枚,淋巴结转移阳性132枚(8.4%),91例成功显影的患者手术共清除淋巴结1422枚,其中ICG荧光显影994枚,转移阳性122枚,占显影总数的12.3%,所有患者中未发生转移而行淋巴结切除术患者占比65.3%(64/98),未转移淋巴结切除率为91.6%(1446/1578)。ICG荧光显影技术诊断EC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90.6%,特异度91.5%,准确率91.2%,阳性预测值85.3%,阴性预测值94.7%,Kappa值为0.810>0.75,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操作者经验≤10年、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管间隙浸润阳性是影响ICG腹膜后多区域淋巴结显影阴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ICG荧光显影技术对淋巴结转移有较好诊断价值,可用于指导EC分期手术中腹膜后淋巴结清除。
谭慧马金枝祝莉郭克锋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吲哚菁绿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
Th1/Th2类细胞因子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组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Th1/Th2类细胞因子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组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黄河三门峡医院确诊为宫颈癌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9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Th1/Th2类细胞因子与病理组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FIGO分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IFN-γ、IL-2、IL-4、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IFN-γ、IL-2水平与FIGO分期呈负相关(r=-0.547、-0.728,均P<0.001),IL-4、IL-6水平与FIGO分期呈正相关(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IFN-γ、IL-2、IL-4和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类细胞因子在宫颈癌患者中表达异常,Th1/Th2失衡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
祝莉郭亚琼温媛阎慧娟谭慧李巧莉
关键词:TH1/TH2类细胞因子宫颈癌病理组织
卡维地洛联合瑞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冠脉粥样硬化患者CTGF、Lp-PLA2水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联合瑞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黄河三门峡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脉粥样硬化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两组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抑制血小板聚集、降压等常规治疗,术前7 d均服用阿司匹林100 mg,1/d。对照组应用瑞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应用瑞伐他汀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检测CTGF、Lp-PLA2水平。评价两组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G、T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TGF、Lp-PLA2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瑞伐他汀治疗可改善高血压合并冠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症状,提高CTGF、Lp-PLA2水平。
马良谭慧郭明凯杜玮玮宋宝珠周清和
关键词:卡维地洛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