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 作品数:129 被引量:593H指数:9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羌塘盆地鸭湖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异常标志研究
-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内部海相地层保存最完整,也是我国最大的中生代海相含油气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该文结合野外对冻胀丘、泉水及气源岩等标志的观察,对羌塘盆地鸭湖地区潜在的天然气水合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综合测试分析结果及异常...
- 李超朱利东杨文光史建南陶刚
- 关键词: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
- 新元古代极端冰期事件中生物避难所的环境条件
- 2023年
- 新元古代成冰纪(南华纪)(720~635 Ma)以全球性冰期事件而闻名。这次冰期事件对早期生命演化产生了显著影响,被认为是生命演化的“过滤器”和“瓶颈”。冰期前后生物对比表明生物演化并未中断,暗示冰期过程中存在生物避难所。扬子板块北缘神农架地区成冰系南沱组中发现了罕见的宏体藻类生物记录——宋洛生物群。为了探究成冰纪全球性冰期背景下,古环境与生物幸存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扬子北缘宋洛剖面和青林口剖面南沱组内含化石页岩层和不含化石泥岩层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不含化石泥岩层沉积于半咸水氧化环境,而含“宋洛生物群”化石的页岩层沉积于冰消期末期,当时海洋为正常盐度、次氧化状态,该地区具有相对温暖的气候条件。这可能为“宋洛生物群”在极端冰期下幸存并保存为化石提供了有利条件。该研究也表明新元古代极端冰期事件中的确存在适合复杂生命生存的避难所。
- 胡军程猛陈欣阳叶琴安志辉李超
- 关键词:南沱组扬子北缘沉积地球化学古环境
- 一种含有改性玄武岩纤维的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改性玄武岩纤维的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固废骨料和改性玄武岩纤维,所述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原料包括玄武岩纤维、凹凸棒石和硅烷偶联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玄武岩纤维,改性凹凸棒石,...
- 张以河张娜宋帅李超张健聪
- 基于多层网络的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时空关联效应研究
- 目前,中国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尤以京津冀区域最为突出,高强度排放和不利的地理气象条件,使得该区域大气重污染传导的空间过程复杂,治理形势严峻。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的传导和联动,可从“污染物多区域传导”和“多污...
- 李超
-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
- 一种连接器插针位置偏差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针位置偏差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不同规格连接器外轮廓模板图像;通过图像采集系统获得连接器插针图像;通过模板匹配提取图像中ROI区域;对ROI区域进行预处理操作;使用斑点检测寻找图像中的...
- 李超潘睿志林涛吴宇帆吴涌涛李佳林
-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深海采矿扰动的生态损害评价方法
-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深海采矿扰动的生态损害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采矿扰动的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内,同时采集多种扰动因素的数据;S2:提取每种扰动因素的特征参数,得到...
- 张文全杨娟宋成兵李超景春雷郭晓莹莫晶廖小美
- 雅鲁藏布江街需水电站巨型危岩体基本特征及防治措施被引量:7
- 2014年
- 高位危岩体对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正常运营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规模较大且位于开挖线以外的大型危岩体,大型设备难以到达且加固难度较大,其治理方案对地质勘探提出更高要求。雅鲁藏布江上游河谷深切,边坡高陡,在街需水电站左坝肩发育一大型危岩体,约37.5万方,通过查明危岩体的赋存边界、连通状态、等效参数,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综合确定危岩体整体和局部稳定性、失稳方式,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这对巨型危岩评价思路和防治措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王敬勇石豫川王伍洲程英建李超
- 关键词:岩石力学
- 基于双指数拟合的核信号堆积脉冲重构方法
- 2024年
- 高计数率下核脉冲信号容易发生堆积,将堆积脉冲直接舍弃的方法会导致能谱计数率的下降。本文用硅漂移探测器对X光管激发的铜合金样品进行测量,采用14位20 MHz的ADC采样获取数据,在Matlab上对输出信号进行冲激成形以识别堆积脉冲,应用双指数表达式对堆积脉冲进行重构并进行幅值提取计入能谱中。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直接舍弃堆积脉冲相比,该方法提高了能谱计数,提升率约为21.37%。
- 周厚泓刘易李超
- 角闪石铝压力计对西藏多龙矿集区斑岩铜矿床剥蚀速率的制约
- 2025年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斑岩铜矿成矿过程的剥蚀速率可能控制了矿床的铜品位和规模, 因此成矿过程中的剥蚀速率成为一个热门研究。本文采用角闪石铝压力计和锆石年代学对多龙矿集区出露的早白垩新鲜岩体进行了岩体侵位深度和剥蚀速率研究, 并讨论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角闪石压力计结果表明多龙矿集区斑岩侵入体结晶压力范围在0.56±0.09×10^(8)~1.24±0.20×10^(8)Pa之间, 深度范围为1.93±0.31~4.30±0.69km。根据前人提出的剥蚀速率计算公式, 得出多龙矿集区在116~110Ma的最小剥蚀速率为0.36~0.68km/Myr。与全球典型斑岩铜矿床剥蚀速率对比显示该速率与世界上大部分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期岩体的平均剥蚀速率相似, 但显著低于El Teniente矿床(约3.00km/Myr)和Butte矿床(0.50~2.00km/Myr)成矿阶段的剥蚀速率。较高的剥蚀速率既有利于流体的释放与沉淀, 但未导致矿床被完全剥蚀, 这可能是多龙矿集区能够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并保存良好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快速剥蚀加速了岩浆的冷却和分异作用, 促进了铜等成矿物质高效地从岩浆中分离并富集在热液流体中迁移到地壳浅部。快速剥蚀引起的潜水面下降和含矿热液的快速冷却, 使浅成低温热液矿化叠加到斑岩矿化之上, 这加速了铜、金等金属的快速沉淀, 并可能引发了铜、金的活化和再富集。这一机制可能是多龙矿集区以及全球多个超大型高品位斑岩铜矿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 王婷婷杨超夏宏伟李彦波杨欢欢董玉杰李超谢富伟
- 关键词:剥蚀速率
- 多元碳酸铀溶液体系中聚丙烯腈基复合材料铀吸附行为研究
- 李超